烟台市莱山区服务“三快”助推项目落地“三早”

2021-11-09 16:55:3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朱旭健

  烟台市莱山区服务“三快”助推项目落地“三早”

  烟台市莱山区服务“三快”助推项目落地“三早”

  烟台市莱山区服务“三快”助推项目落地“三早”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朱旭健 通讯员 康圣洋 刘宇 烟台报道

  为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活力,烟台市莱山区试行“项目申报、告知承诺、前置预审、容缺进入、并联审批、全程监管”新模式,有效整合审批资源,优化再造审批流程,着力破解项目建筑许可审批时限长、流程多的难题,让项目建设审批瘦身提速,助推项目落地。

  工程审批行动快 企业“少跑快办”

  企业或个人想办一件事,却要在多个部门间来回打转,这是很令人头疼的事情。烟台市莱山区充分利用烟台市工程建设项目网上申报平台,线上全面打通“信息孤岛”,打造线上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数据跑”代替“企业跑”,按照“网上办是常态、线下办是例外”的原则,全面推广烟台市工程建设项目网上申报平台应用,所有涉及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实行全流程网上办理;上一环节批复结果自动流转至下一环节,相同申报材料企业只需上传一次即可“全网通用”,形成了“件不出户、群众不跑二趟”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了让工程审批更有“速度”,各部门建立线下联动机制,烟台市莱山区规管办办结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主动与行政审批部门联系,推送项目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行政审批部门主动与申请人电话沟通,提供办理施工许可证咨询服务,并及时通知住建部门做好材料预审核准备,及时关注审批系统。

  秉承“审批至简、服务至善”的理念,烟台市莱山区投资建设大厅不仅设立了综合窗口、进驻部门联合办公区、咨询服务区,还开展了“外卖式”政务跑腿服务,通过上门办理、邮寄到家、送证上门打通“最后一公里”;事前“一口告知”、事中“一对一指导”、事后“点对点提醒”等“一站式”服务方式不仅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更提升办结速度。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从申报到办结,不超过24小时,压缩立项到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时间。生物材料研发和制造项目厂房、山东清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项目从项目提报、工作人员电话沟通、驳回修改到办结用时不超1小时。

  为进一步方便企业办事,烟台市莱山区进行流程简化、资源整合。工程建设领域审批由原来的串联审批转变为容缺受理、并联审批,节能审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等事项并联办理且不再作为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和申请材料;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图审合格证容缺办理、质监安监材料简化,取消现场踏勘环节,由申请单位递交具备施工条件承诺书,材料由原来的39项减少至11项。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烟台山医院新院感染性疾病楼、烟台新奥燃气发展有限公司莱山门站分别于9月6日和9月7日将图审材料递交至图审中心,取得受理回执并递交其他材料后,烟台市莱山区当即为其办理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目前,已累计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170余件,平均时限3小时左右,并在2021年5月发放了第一张电子施工许可证书,整个施工许可办理流程真正实现“不见面审批”。

  工程审批决策快 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按下“快进键”

  建设项目审批如何再提速?烟台市莱山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承接特殊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核定等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权限下放给地方,省去了企业区里报市里、市里报省里的等待时间,扎实做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临时占用林地审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审批等区级划转工作事项,明确审批主体、依据、程序、承诺时间、条件等内容,真正实现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找最少的部门、交最少的材料。从开始受理相关审批业务办理以来,已办理临时占用林地审批1件、受理特殊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19件、办理特殊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15件。

  以往,有时单位负责人不在,工作人员没有权限为申请人办理的业务出具审批结果,客观上影响了办事效率,为改变这一现状,烟台市莱山区在部门内部“下放”行政权力。只要材料齐全、符合要求,即使单位负责人不在,也可以马上为申请人办理业务并出具审批结果。“常规业务马上办”是烟台市莱山区的一贯做法,只要申请人符合办理条件,经单位负责人授权,无需等待单位负责人签字同意,便可马上为企业出具审批文书,避免了负责人出差、参加会议等因素导致的业务办理“搁浅”造成的时间成本。“环节”减少了,时间自然就省下来了。

  工程审批解决问题快 百姓办事不求人

  烟台市莱山区立足“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和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展现了政府服务企业的效率及温度。

  政府发挥主观能动性,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各部门发挥集中协调能力,邀请业务骨干召开协调会议,各个击破难点堵点,全程开通绿色通道,跟踪落实服务。重大项目从原来的“企业追着政府部门跑”变成“政府领着企业跑”。“拿地即开工模式”一经提出,烟台市莱山区就制定了《莱山区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各部门在开展区域评估过程中的责任分工及保障措施,为企业“拿地即开工”打好基础。

  组建项目专业服务团队,通过科学谋划、超前谋划,为烟台市莱山区项目建设推进提供系统性、基础性、研究性、服务性和技术性的工作,为项目提供政策研究、前期推动的“套餐式服务”,一对一、面对面、点对点为企业解难纾困,把服务送上门。烟台市莱山区通过事前联系,了解项目推进情况,制定项目“套餐”;在项目现场,从前期开工前可并行办理的节能审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到开工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等相关业务,都由工作人员进行耐心解释和介绍,帮助项目单位理清思路,明确计划。自服务队成立以来,解答各类问题300余个,提供帮办、代办服务30余次,在服务队的帮助下,烟台新迪石油有限公司新建加油站项目、山东尼加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等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初审编辑:鞠平

责任编辑:孙国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