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曹昱
胶东花饽饽习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我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久负盛名。到了近代,面塑艺人受文人艺术的影响,水平和风格都发生了变化,由街头制作的民间玩具,发展为案头陈设品,登堂入室。现代艺术家们对它注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使它成为一门全新的艺术,值得我们认真去探讨,把它提升到新的境界。
胶东花饽饽习俗是胶东妇女根据烟台地域特色、节日和生活习俗而创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胶东花饽饽习俗至今还流传、分布在烟台市区、掖县(今莱州)、蓬莱、黄县(今龙口)、招远、栖霞及周边地区。
胶东花饽饽所使用的材料,以日常食用的面粉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可塑性强,有很好的表现力。胶东花饽饽的制作流程为:和面——发面——揉面——捏型——雕刻——锅蒸——上色等。它以面为加工对象,以刀、剪、笔等工具进行创作,有“神虫”、“花馍”、“巧饽饽”等,是民间托物寄情、象征丰收喜庆、祈福长寿、自做自用的生活艺术用品。在技法上,不同地域各有绝招,风格各异。按人生礼仪、岁时节令和各地习俗、信仰不同,面塑制作通常分为“送三”、“结婚”、“百岁”、“上梁”、“过年”和正月十五捏豆面灯等主要花饽饽品种。胶东花饽饽造型一般是外型整洁、概括,内蕴饱满丰富,独具民间造型风格的人物、动物、植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聪明、勤劳的胶东农村妇女在各种传统节日期间,用面团做出自己喜爱的样式,象石榴、荷花、蝙蝠、蝴蝶、龙、凤、虎、羊、百岁、牛蹄等,蒸熟以后显得更加浑厚,朴拙,再点染一些颜色,便成了一件件非常生动的艺术品,既可食用又可供观赏。烟台面塑是胶东妇女根据烟台地域特色、节日和生活习俗而创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胶东花饽饽捏制风格古朴、粗扩、豪放、深厚。造型简洁浑厚、朴实雅洁,是自然崇拜、宗教思想、心理意识、造型语言的综合凝聚物。造型一般是外型整洁、概括,内蕴饱满丰富,独具民间造型风格的人物、动物、植物形象。将各种不同的造型意识融合一体构成了独特的民俗节日内容,形成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
整理者 邢建国
胶东花饽饽习俗(栖霞市)
胶东花饽饽习俗与中国传统民俗节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农家妇女根据地域文化特点、节日和生活习俗而创造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雏形,宋代《梦粱录》中曾有把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等喜庆日子的记载。到了明代,面塑逐渐演变成单纯的艺术形式独立存在,面塑技艺不断提高,多用于如春节、元宵、清明、八月十五、小年等节日。
在不同的节日,需要制作不同的面塑,例如过年的“神虫”,正月十五的豆面灯,清明的“饽饽鸡”,七月七“巧果”,以及结婚做的“铜盆饽饽”,过满月、百岁做的“岁”,还有上梁面塑,贺寿面塑等。工艺最复杂的是结婚面塑,花样繁杂、色彩丰富、造型别致、形体差异大,是一个丰富的作品群。也有造型单一的面塑,这样的面塑既可观赏也可食用,具有双重功能。栖霞面塑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制作的风格细致精巧,造型形象生动、色彩明快淡雅、朴实雅洁。栖霞面塑延传了先人对花鸟鱼虫的钟爱的同时,还将古今百姓生活的点滴趣味融入其中,使其更具生活性。观其型便可解栖霞风情,体味人间百味。
栖霞面塑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文化的特色,在民间艺苑中熠熠生辉。但是目前真正全面掌握栖霞面塑技艺的人大都年岁已高,而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学习这门工艺,这使栖霞面塑技法濒临失传,因此急需加强保护,使这朵民间艺术之花重新焕发光彩。
整理者 李朝莉
胶东花饽饽习俗(牟平区)
过年花饽饽-吉庆有余
牟平花饽饽(牟平面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牟平王格庄镇、姜格庄镇、龙泉镇等乡镇及周边地区。旧时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但深受群众喜爱。
牟平花饽饽所使用的材料非常普通,以日常食用的面粉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可塑性强,有很好的表现力,可以做出许多特殊的艺术效果,是十分值得推广和发展的一门艺术。聪明勤劳的牟平农村妇女在各种传统节日期间,用面团做出自己喜爱的样式,如石榴、荷花、蝙蝠、蝴蝶、龙、凤、虎、羊、百岁、牛蹄等,蒸熟以后显得更加浑厚,朴拙,再点染一些颜色,便成了一件件非常生动的艺术品,既可食用又可供观赏。
牟平花饽饽是胶东妇女根据烟台地域特色、节日和生活习俗而创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它以面为加工对象,以刀、剪、笔等工具进行创作,是民间托物寄情、象征丰收喜庆、祈福长寿、自做自用的生活艺术用品。牟平花饽饽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
整理者 葛笑蕾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曹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