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壁画上的音乐密码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卢旸   2016-02-24 15:43:00   作者:卢旸

    “敦煌莫高窟太丰富了。1000多年的历史,735个洞窟,492个有壁画和彩塑,240多个洞洞窟壁画中有音乐题材,从最早的北凉期的窟已经出现乐器,鲜活体现了各个时代音乐艺术的面貌特点……”聊起壁画上的古代乐器,音乐图像研究者刘文荣根本停不下来。自2009年,刘文荣集中精力投身音乐图像学,研究以图像形式保存的古代音乐信息。多年来,他积累了大量文献,走访了甘肃、新疆、印度、日本等几乎所有藏有古代“音乐密码”的地方,解开了一个个古代音乐谜题。

    孰真孰假

    “敦煌莫高窟壁画共有45000多平方米,绘有众多的乐器图像内容。”作为音乐图像研究者,刘文荣第一要判断的是,壁画上的乐器是否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还是画师即兴创作的艺术构思。证实壁画上的乐器是否真实存在,需要从多个角度互证,尽可能从不同角度把证据挖足,有足够的证据才有足够的说服力。

  “敦煌322窟有个葫芦形的乐器,没有人能够解释它的真伪问题。”刘文荣在日本滋贺博物馆,见到过相似乐器,“乐器外观,演奏乐器的乐伎的发饰、服饰也都与壁画上的一模一样”。该博物馆记载演奏此乐器的是粟特人。能歌善舞的粟特族,是我国古代生活在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信仰祆教。而祆教中的娜娜女神也在博物馆中有所体现。由此,似乎可以判断葫芦形的乐器确实存在过。“但只一个证据,不足以证明。”刘文荣得知,322窟被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判定,该窟壁画画风恰恰也是粟特风格。作为旁证,与粟特族乐器的证据正好对在一起。

  在此基础上,刘文荣查找了《隋书》、《元史》、《旧唐书》、《席上腐谈》、《辍耕录》等古籍文献,得出“葫芦琴”确为真实存在的乐器等结论,发表论文《敦煌壁画中所见“葫芦琴”图像考释》。文章得到敦煌研究院的重视,作为依据之一,判定322窟是粟特人开的窟。由此可见,研究乐器还具有断代的作用。

    触类旁通

    得益于宗教学、考古学、文献学等领域的长期积累,上世纪90年代潜心研究音乐图像学的刘文荣,2012年开始才陆陆续续出成果。“有了丰富的积累,看到这个能马上联想起另外一个。”

  刘文荣曾在两唐书及《文献通考》、《通典》等文献中看到过毛员鼓。“这是龟兹乐中重要乐器,唐代非常流行,已经失传。”刘文荣说,“从文献中来看,这鼓既可以拍击也可以用鼓槌杖击。但是鼓到底是什么样子,因为失传没人知道。而敦煌壁画中就出现了这种鼓,但仅仅是二维图像,无法知道怎么演奏。”行走各地的刘文荣在印度,看到了“活体”毛员鼓。与壁画上的乐器一样,鼓面上有两个鼓槌,手拿在中间摇,敲击鼓面演奏。以此考证,毛员鼓是印度系乐器,后传至西域,这与文献中将该乐器记于《天竺乐》、《龟兹乐》相吻合。

  “在印度发现了特别多敦煌壁画里有、但国内已经失传的乐器。”刘文荣介绍,鼗(tao)鼓是中原汉族乐器,民间有个叫法是拨浪鼓。拨浪鼓是一枚鼓,而鼗鼓有两个甚至三枚鼓,摇的时候发出很多不同的声音。2014年,也是在印度,刘文荣见到有人演奏此鼓,上前询问,得知其印度名字叫,”DABARU”。刘文荣当时一愣,他突然联想到藏传佛教中有个鼓叫“达玛茹”(又称嘎巴拉鼓),发音、外观都极为相似,当即确定二者定有渊源关系。

  “‘达玛茹’有的是用儿童头盖骨制成的。听起来很残忍,其实只是文化不同。藏传佛教讲究灵魂转世,用肉身制作乐器不是残忍,而是种解脱。比如,藏族女人难产去世,把她的小腿骨钻个孔做成笛子,在寺庙里吹奏,是为了免去她此生罪孽。”刘文荣表示,研究古代的乐器会涉及到宗教文化。敦煌壁画之所以这么多乐器,是因为九成以上的敦煌石窟是佛教石窟,乐舞伎乐表达了佛国天镜祥和欢乐的情景。“敦煌石窟不是乐器博物馆。文化、宗教是敦煌石窟中的乐器的母体。如果,研究人员不了解宗教、文化背景,脱离母体,单纯以乐器研究乐器,很容易出问题。”刘文荣说。

    新疆克孜尔石窟历史悠久,其中一幅早期壁画上,出现乐器箜篌。“箜篌有很多弦,而这只箜篌只有一根弦。于是,有些音乐家得出结论,北魏时期出现了一根弦的箜篌。得出这个结论说明他没有把乐器放在整个文化背景下看。其实,这个壁画讲了一个佛教故事。有一天,帝释天和音乐神乾达婆比乐器的技艺。乾达婆说,‘我什么乐器都能奏。’帝释天说,‘我可以演奏一根弦的箜篌。’因此,并非现实生活中真有一根弦的箜篌,而是借用乐器画了一幅宗教题材的画。”

    前赴后继

    说起敦煌石窟,不能不说美术家、敦煌学奠基人之一常书鸿。上世纪30年代,留学法国的常书鸿在巴黎偶然看到《敦煌图录》,得知在中国有这样一座艺术宝库,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回到祖国。1942年,经过几个月艰苦的长途跋涉,常书鸿终于到达了盼望已久的敦煌莫高窟。莫高窟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与在法国的条件相比更是天壤之别。常书鸿把全部心血都倾注于事业,妻子因忍受不了这里艰苦的生活条件离家出走,而他并未动摇,坚持组织修复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写论文,临摹了大量的壁画精品,辛勤工作几十年。

  “前人研究条件、工作环境极其艰苦。洞窟建在古代宗教修行地,都是非常艰苦的地方。敦煌石窟距离县城二十多公里,去县城买块豆腐回来就坏掉了。”刘文荣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专家学者充满敬佩与感激,“后来人一定不要忘掉前人的贡献。当然,由于条件所限,考证的深度、力度不够,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可以去完善。”

  但是,如今专注音乐图像研究的人并不多。刘文荣介绍,有专家学者对敦煌文献研究得非常深入,但不懂音乐理论知识,遇到音乐领域的问题只觉得很美,不能深入到音乐本体文化上;而音乐专业的人多致力于演奏、教学等实践工作,缺少文献研究功底。目前,刘文荣在南京艺术学院攻读博士。平时课堂上,他向本科生介绍石窟壁画上的乐器,并拿出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资料供学生研究,希望更多的人关注音乐图像学,但学生反响平淡。“现在的学生没有这个心思,学生在外面教课,马上能见成果。而音乐图像学想出成果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钻研。”刘文荣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