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接地气”到底有多重要?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陆倍文   2016-02-24 15:31:00   作者:陆倍文

  事情还是要从一个让人痛心疾首的传说说起。有首曲子,叫做“拉二”(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难度很大,据说音乐学院钢琴系学生每天四个小时以上,练习一年可能都无法完全掌握这首曲子。可是希腊有位天才少年,两个星期便能把“拉二”拿下,演奏质量还相当高,达到录音室水平。这个传说很可能是真的,远在希腊的神童暂且不说,近在眼前的沈文裕当年十几个小时拿下“拉三”的“神话”我可是十几年前就听说了。

  这还不算什么,据说还有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天才演奏家,仅仅看一遍就便可以上台完美演奏,还得到了评论家的好评。以上这些音乐学院中广为流传的“神话”当年好像传得神乎其神,现在看来好像就如一台九十年代的486电脑与现在的英特尔酷睿双核,前者的容量,运算速度全面输于后者,前者拼了命也带不动的大程度(技巧复杂的大曲子),对后者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可问题是,这些传说听了多年,到现在也没看到这些“天才”如同那些智能电脑一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渐渐地,我也就淡忘了这些故事,就像是淡忘了那一度炒得沸沸扬扬的明星绯闻,淡忘了那部让我哭得死去活来的韩剧,淡忘了那次心血来潮团购的干锅牛蛙一样。

  可是《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哪里了》(以下简称“张士超”)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随后,我在网上仔细听了彩虹合唱团演绎的金承志(“张士超”的作者)的其他作品的录音,确信了他是一位天才。“张士超”的走红绝不仅仅是昙花一现,而是一个必然:在这个时代,迟早、必定会有这么一个活跃于民间的音乐家,用一种接地气的形式,演绎接地气的音乐,为音乐艺术界重新注入活力。并且,作为这样的一位音乐家,金承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音乐家,他们中有搞合唱的、弹吉他的、弹钢琴的……他们的共同目标,便是让音乐艺术“接地气”。把从“张士超”一曲走红的金承志与之前提到的“天才”们相比较,我们不免唏嘘:倘若不“接地气”,就算你曾经是个天才,那最终也就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传说,在这个世界上留不下半点痕迹。

  “接地气”是一句俗话,换句话说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许多人把这句话理解成了:想要艺术创作,必须先要去民间,去乡下“采风”,灵感才会涌现。这样的做法恰恰说明:你的艺术不是来源于生活,因为你要去生活之外的地方寻找灵感,而你“真正”的生活(比如大城市)却给不了你任何灵感。当代的一些所谓“艺术家”们习惯于把自己作品的苍白无力归结于环境,归结于时代,动不动就埋怨这是一个“艺术没落的时代”,没有人懂得他们的作品云云。这种既无能又无赖的做法导致的结果只能是被时代无情地抛弃。

  有才能的人就能把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情写成《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哪里了》。虽说金承志反复强调,“张士超”只是信手涂鸦之作,但可以看到的是他写合唱作品已经达到了随意挥洒的境界。以“张士超”为敲门砖,随后去听他的相对“严肃”的作品,比如《泽雅集》、《双城记》,发现都是来自于生活感受的作品,曲曲动人,首首惊喜,其中的一首《小溪》还是讲美食的(正对“吃货”的胃口)。

  “接地气”对于艺术来说的另一层意思,便是明确对象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说道:没有对象性,便是非存在。前不久,一位同行还跟我抱怨,现在无论是钢琴家还是歌唱家,演出的时候常常只考虑演出什么曲子,却不考虑更重要的因素:到底演给谁听。历史上的大音乐家们音乐创作的对象都是非常明确的,比如海顿的音乐对应的就是公爵城堡中的音乐厅中贵族,肖邦的音乐对应的就是伯爵夫人家的客厅(也就是“沙龙”)中的艺术家、知识分子。前文中提到的“拉二”的对象听众是当时流亡到美国的大批欧洲与俄国的知识分子与艺术家。那么,事到如今,就算你是一个让人羡慕的“音乐天才”(拥有更快的CPU,更大的硬盘),两周掌握“拉二”又如何?当你登上音乐厅舞台的那一刻,你有没有想过,下面是谁会听到“拉二”?你为什么选择演奏“拉二”给他们听?你想表达什么?许多音乐家根本不会想这个问题,就有点像以前的国营供销社的售货员:东西都在那儿放着,你爱买不买!殊不知,物资短缺,供不应求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这样的情形造成了如今的舞台上的“拉二”多半都是没有“对象性”的“拉二”,如同一封没有对象的情书,要么空洞,要么滥情,总之无法让人动容。于是我们只能躲在家中一边听着“历史录音”,一边继续缅怀过去,一边埋怨这个“艺术没落的时代”。

  好的作品(比如金承志的合唱作品)便是有这样的力量:它能让你忘记那些苍白无力的缅怀,停止对于过去的无休止的崇拜,让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从而回到现实,毫无犹豫地投入到当下的生活中去。“投入当下”四个字说说简单,却是当今许多文艺界人士最缺乏的东西。是的,这需要勇气,需要魄力,但如果不这么做,最终至多便是成为《围城》中的方鸿渐:虽不讨厌,可全无用处。

  当然,“接地气”不等于一味迎合大众,而是:继承传统,而不拘泥于形式;书写生活,而不沉沦于日常。钢琴家德穆斯一句话说得好:音乐家惟一目的就是把音乐带进人们的生活。我还要加半句:音乐家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从生活中提炼出音乐艺术,二是把音乐艺术带回人们的生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