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邂逅“文化播种机”

2019-06-15 15:47:00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吴越

  在上海,丰富的艺术节庆、艺术活动让人应接不暇,带来许多欢乐。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之际,“艺术节与城市发展”的话题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艺术节对城市而言意味着什么?一座城市如何通过艺术节庆提炼、打造并传播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空间活力,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两位学者带来了他们的观察与思考。

  为城市空间播下艺术的种子

  记者: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之际,许多市民游客早已做好攻略,准备享受一道道“文旅大餐”。以艺术节为代表的节庆活动对增强城市活力起到什么作用?

  李翔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城市活力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西方城市研究学者做过这样一个统计,针对世界500强企业的员工进行调查,向他们征询一座城市最吸引他们的要素。统计结果表明,除了生活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等“硬条件”之外,排名前列、备受重视的还有城市文化艺术氛围这个“软条件”。也就是说,21世纪城市的竞争,除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竞争,城市的舒适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而舒适度包括这个城市所能提供的文化艺术享受。

  对一座城市而言,要能吸引全球精英落户安居,参与城市建设与发展,除了经济基础之外,还要不断有惊喜和“意外”,这个“意外”需要城市经营者、建筑师、艺术家等一起创造。人们在城市中不仅需要获得知识与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获得感受与体验。以艺术节为代表的城市节庆活动,在固定文化艺术场馆之外,为人们在短期内提供了相当集中、相当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调动了更多城市文化空间和开放空间。具有高度公众参与性的大型城市节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往往更能激发城市活力。

  记者:近年来有许多对于“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话题的探讨,在您的观察中,艺术节、艺术活动的举办对城市空间的形态、氛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李翔宁:艺术节庆对城市空间的影响非常显著。以意大利威尼斯为例,每年在那里举办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等具有悠久历史的国际文化艺术盛会,在构建威尼斯城市文化身份和文化形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有了这些活动,世界各地的人来到威尼斯,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去城市的不同角落、不同空间。去之前,人们对威尼斯的印象可能就停留在小桥流水和造型奇特的“贡多拉”游船上,只有真正行走在城市中,才会对城市文化空间有更深的体会。与此同时,大量人流也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旅游收入,提升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

  在上海,人们早已对艺术节这个形式不陌生了。像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这样的品牌活动,以前可能需要在举办之前做很多宣传、发动市民参与,但现在,一到时间大家自然而然就会去关注,和亲友相约、安排活动。尤其是城市空间艺术季,每次举办的地点都不同,轮流激活了不通的区域。从西岸到东岸、到各区的滨江地带,人们在艺术活动的引领下,欣赏着上海水岸开放空间的新面貌。

  艺术节庆为城市带来的也不只是一阵“风”。在国内外,许多城市空间都会保留艺术节期间的作品,有些装置和设施经过改造和认证得以永久驻留,成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节庆像是“文化播种机”,为城市空间播下艺术的种子。

  记者:以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为代表的艺术节庆为城市空间注入活力,为上海带来文化享受的同时,为城市带来怎样的机遇?

  李翔宁:首先是对固定场馆不足的一种补充。如今的上海拥有越来越多设施一流的剧场、博物馆、美术馆,但是相对于纽约、巴黎这样的国际艺术之都,我们的场馆数量和文化场馆人均拥有面积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艺术节期间的集中放送,为人们欣赏艺术提供了更多机会。

  其次是增强了互动。艺术节期间的许多报道以及相关的讲座和导览,给了人们集中讨论相关话题的机会,让大家与文化空间产生互动。这对城市文化高地的建设和文化艺术消费市场的拓展都有促进作用。

  此外,艺术节庆在提升市民文化品位的同时,也在培养和塑造市民参与大型公共文化活动的文明行为。如何有序排队入场?何时鼓掌?艺术节庆其实也给了市民一种学习的机会,以更加适当、更加文明的举止来参与公共文化生活。

  传播“技术问题”值得好好琢磨

  记者:许多国家都把艺术节庆活动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重头戏”,这样的盛会为何如此受欢迎?

  徐清泉(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第一,艺术节庆相当于一个平台,它集中展示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全人类文化艺术最精华的部分,具有重要的汇聚、展示、传播和交流功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的精神性消费需求相应扩大,很多国家在这个阶段都需要一些好的艺术节庆活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并借此机会提升文化影响力。

  第二,艺术节庆往往不是办一次就结束了,年年办的艺术节经过长期的积累,为打造文化品牌起到了组织保障和机制保障的作用。

  第三,艺术节传播的是人类文明中最具真善美价值内涵的东西。艺术节中汇聚的各种表演形式具有相当高的传播和推广价值,对提升国家和城市人文境界起到了关键作用。

  记者:艺术节这样的文化品牌活动除了做好内容之外,传播方式和传播路径其实也有讲究。上海如何利用现有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传播效率?

  徐清泉:从城市文化研究角度看,要打造节庆品牌、增强其影响力,必须要提升节庆活动的市民参与度和外来游客参与度。为什么萨尔茨堡艺术节和爱丁堡艺术节品牌那么响亮?就是因为它们的节庆品牌运作非常成熟,各个环节非常到位,主打“面向全球开放”这张牌,公众参与度非常高。

  当前,我们正处于时间分配和文化消费高度碎片化的时代,身处以移动互联技术为支撑的环境下,以艺术节庆为代表的文化生产供给,更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艺术演出一定要走进“高大上”的剧院去看?不一定。艺术节举办期间,萨尔茨堡和爱丁堡街头处处都是舞台,市民、游客可以在各种场合、各种环境中邂逅艺术。当我们把城市变成一个“公共文化会客厅”,那么文化艺术的交流和传播便不需要在某个固定场所进行,它可以无处不在。相应地,提供文化服务的主体也可以是多元的。既可以是文艺院团的演出小组,也可以是所在社区的老年舞蹈队。既然是“会客厅”,那就是接地气的,是让场所变得更有魅力的。

  在我看来,艺术节庆的举办让我们对“演艺+”和“+演艺”的概念有深入思考。“演艺+”,就是用好存量的公共文化空间,扩展运营思路,把更丰富的活动和内容加入演艺场馆,增加人气。“+演艺”指的是在一些本来不具备演艺功能的公共空间,适当地加入一些文化元素和文化活动。比如在地铁站、楼宇广场举办一些快闪、沙龙和小剧场活动,为办公空间、商业空间、交通空间注入文化活力。让艺术走出艺术场馆,走进人们的生活。

  此外,在发布文化艺术供给信息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做到精细化治理。比如说,演出信息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是否兼有纸质版本和新媒体版本?内容是否详尽?信息发布最终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方便,让最需要的人在最恰当的场合获得信息,随后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哪些节点发布怎样的信息,这样的传播“技术问题”值得好好琢磨。

  记者: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城市都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颇有建树,上海正着力打造“亚洲演艺之都”,是否可以借鉴一些经验?

  徐清泉:与国际文化大都市横向比较之后,我们会发现,它们的演艺产业发展都有独到之处。首先是产业高度集聚,具有演艺联盟化和演艺院线化的运作特点。像纽约的百老汇和外百老汇,旗下都有大量的规格、大小不一的剧院。它们高度联盟化,一个原创剧目的演出,可以先期在小一点的剧场试水,一旦感觉有市场潜力,就可以在旗下所有的剧院演出,甚至到海外演出。伦敦西区也是这样。上海的静安现代戏剧谷和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一些经验。

  与此同时,要打造演艺之都,演艺经纪的能级还有待提升。上海目前还比较缺乏旗舰型的演艺经纪公司,在各个环节的细化分工和专业服务供给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此外,规范化程度更高的票务系统也对提升演艺能级起到一定的作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