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河南卫视在2018年底播出了《梨园春》“擂响中国”总决赛,作为开场环节,几位评委一起献唱了戏歌《中国真有戏》。与小香玉、吴琼、戴玉强等“熟脸”一起出现的80后女高音歌唱家黄璐歌喉婉转,与前辈们同台也丝毫不落下风。
随后,黄璐开启了一项颇有野心的巡演,在她的计划里,她将带着中国艺术歌曲走遍百所高校,这些曲目中既有古曲《阳关三叠》、近代经典《听雨》,也有《关睢》、《江城子》等当代新作。目前,黄璐的“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已经造访山东艺术学院和临沂大学,接下来,这台演出还将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许多学校。
艺术歌曲在西方国家起源较早,多取著名的诗句为歌词,独唱与钢琴伴奏交织,结构精巧,意蕴优美而深邃。许多大作曲家都创作过艺术歌曲,比如德国作曲家舒伯特曾写有几百首艺术歌曲,《野玫瑰》、《慕春》至今仍在传唱,此外,莫扎特的《紫罗兰》、贝多芬的《思故乡》、舒曼的《致太阳》、柴可夫斯基的《春天》等也都是艺术歌曲的典型代表。近代欧洲艺术歌曲传入中国后,中国作曲家也谱写了大量的艺术歌曲,这些作品有的取自古诗词和现代诗歌,如廖尚果的《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黄自的《点绛唇-赋登楼》、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也有的感怀现实生活,如贺绿汀的《嘉陵江上》。
“中国艺术歌曲非常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黄璐说。出于艺术普及的考虑,黄璐“瞄准”了高校大学生。为了让大家听得更明白,黄璐还特别邀请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刘晓江担任巡演音乐会的“导聆”,向观众们深入浅出地讲解曲目和它背后的创作故事。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第一次登台前,黄璐坦言自己还是非常紧张。“在高校巡演,我们面对的观众基本上是90后和00后。在我之前的认知里,这是从小接触日韩和欧美流行音乐的一代人,他们可能更喜欢通俗、有故事、有剧情、有张力的音乐作品,而中国艺术歌曲整体感受上比较温吞细腻,音域跨度不是很大,也不会那么有冲击力,即使在很激动很亢奋的时候,也要控制自己的演唱。我担心他们对中国艺术歌曲不感兴趣,没有听下去的耐心。”
事情远比黄璐的预想顺利许多。山东的两场演出结束后,黄璐的疑虑消散了:巡演第一站安排在山东艺术学院。音乐会定于晚上7点开始,但离演出还有一个小时,音乐厅就快坐满了,正式开场时,过道上都站满了学生。整场音乐会下来,没有人提前离开;临沂大学的演出同样定在晚上7点,这一次,不到18点,音乐厅近乎座无虚席。两场音乐会的最后,黄璐上台返场,学生和老师们仍然不愿意离去,一直在鼓掌,盛情难却的黄璐不得不再次加演。“观众们的热情让我惊讶,也给了我很多信心。其实,观众在面对任何一种他们认为是全新的艺术形式的时候,都有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
普及艺术歌曲,需要付出努力的,其实并不只有台上的歌唱家和台下的观众。“艺术歌曲”在中国到底确指什么?相关的概念没有彻底厘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对它的了解。作为中国音乐学院的声乐博士生,黄璐心里有着一份责任感,“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还只有百来年,这个体裁的界定、创作、演唱、欣赏、审美等等,一直都是有争议的学术话题。我想通过音乐会的形式,引起作曲家、歌唱家和理论家们的关注,大家一起把中国艺术歌曲引向深入,再上一个台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