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评芝加哥交响乐团上海音乐会
时隔三年,芝加哥交响乐团在指挥大师里卡多-穆蒂的率领下,于22日和23日两晚再度亮相东方艺术中心。回首过去十年间,这支曾被斯特拉文斯基誉为“世界上最精准、最灵活的乐团”的每一次到来,都为乐迷所翘首以盼;而他们也总能以其个性鲜明又极具说服力的音乐诠释,来证明自己的不同凡响。
还是在莱纳、索尔蒂等大师执掌的年代,芝加哥交响乐团对于德奥作品风格严谨、技艺精湛的演绎就有口皆碑。这一传统又在穆蒂的指挥棒下得以延续。第一场音乐会中他便执棒上演了勃拉姆斯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和《D大调第二交响曲》,这两部作品从主题到情感都大相径庭,将其排于同一场音乐会中,足见乐团的雄心与诚意。从《c小调第一交响曲》奏响的那一刻,穆蒂棒下的芝加哥交响乐团便以兼具戏剧性和抒情性的演绎引人入胜。大师在对结构精心布局的同时,并未刻意追求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也不因对细节的勾勒而打破乐句的完整流畅。大多时候以疾徐有致的速度和浓淡相宜的色调,层层推进音乐的发展,着力于展现作品的内在精神。相比穆蒂为《c小调第一交响曲》所奠定的沉着基调,在演出《D大调第二交响曲》时,他与乐团则始终让人沐浴在明朗的情绪和优雅的意境之中,尽享乐声中的那份诗情画意。
整场音乐会听下来,穆蒂时代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在演奏风格上发生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过往以刚劲、洪亮、直率著称的“芝加哥之声”这次更趋饱满和圆润,这使演奏的两部交响曲既不失雄浑的气魄,又饱含柔美的色彩,还不时流露出融融暖意。穆蒂对于乐团强有力的控制,也让各声部间的平衡感和融合度较之以往更胜一筹。特别是在两部交响曲各自的第二和第三乐章中,弦乐和木管声部有如演奏室内乐般和谐,所呈现出的细腻层次与温馨美感着实令我耳目一新。看来在入主该团近十年后,如今穆蒂与乐团间已建立起一种心灵相通般的默契,而他也将自己数十年积淀的艺术理念完全融入该团深厚的传统之中。
如果说第一晚的演出是对芝加哥交响乐团当下艺术状态的真实写照,那么第二场音乐会便可视为乐团向自己在历史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一次回眸和致意。尤其是里姆斯基-柯萨柯夫的交响组曲《天方夜谭》,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莱纳指挥该团录制的唱片就一直是这部作品备受珍视的名演。
面对这部极具画面感和叙事性的管弦乐名作,穆蒂与芝加哥交响乐团从一开始就以极具戏剧性张力的演奏将我带入生动的情境之中。随后的第二乐章,穆蒂在节奏、韵律等方面给予木管声部充分的自由,几位声部首席清晰、灵动的独奏也将蕴藏其中的舞蹈特征和东方色调渲染得尤为生动。穆蒂为第三乐章中那支温柔、宽广的主题选择了较通常稍快的速度,同时也透过对自由节奏恰到好处的运用,增强了乐句的流动感,使之既具有浪漫的情致,又不流于过分感伤,这也成为整场音乐会中最温暖、动人的时刻。最后一个乐章中,芝加哥标志性的斑斓、绚丽的音响得以最好地彰显,而整个乐团在演奏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强烈的推进力和冲击力,也让人为之震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乐团首席陈慕融贯穿全曲的独奏极富艺术感染力,他用时而明亮、时而柔美的琴声为其中描述的每个故事所作的丝丝入扣的引导和铺垫,对整部作品的演出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不能再要求更多了,这是我认为最好的乐团状态。”第二场音乐会后,耳边又回响起穆蒂对乐团现状所作的评价,其欣赏之情溢于言表。在与穆蒂携手走过十年之后,如今这支传统丰厚、个性鲜明的乐团,正在大师的领导下迎向崭新的未来。
(作者系乐评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