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学习中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来源:中国声乐家协会 编辑:乐音 2016-02-20 15:43:00
有很多声乐学习者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尽管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还是停留在声音训练的初级阶段,甚至越学越糊涂,导致学习没有进步,或者学习状态总是时好时坏,反反复复。这可能与歌唱的声音概念的建立有关。
建立好的声音概念对声乐学习者(尤其是声乐的初学者)的声乐学习非常重要,好的声音概念就是声音训练的目标和学习进程的参照物,如果没有它,声乐学习就会变得茫无目的,到处碰碰撞撞,到头来,只会是陷入举步维艰,糟蹋了好条件的地步。所以,好的声乐老师和聪明的声乐学习者总是把“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作为声乐教学和学习的第一步。教者首先要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学者必须首先在老师的帮助下,建立一个好的声音概念。
一、什么是正确的声音概念
所谓好的“声音概念”就是指声乐学习者对正确、规范的歌唱声音形象的审美认知,对科学的歌唱方法和自然发声基本原理的正确理解,以及对错误或不规范的发声的辨别、纠正意识和能力等。那么,什么叫“对正确、规范的歌唱声音形象的审美认知”和“对科学的歌唱方法和自然发声基本原理的正确理解”呢?往往这是问题的关键。
一般来说,很多人都能把“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作为教和学的第一步来抓,但最终也未能取得好的效果就是因为没有弄懂什么叫“对正确、规范的歌唱声音形象的审美认知”和“对科学的歌唱方法和自然发声基本原理的正确理解”。
首先说“对正确、规范的歌唱声音形象的审美认知”吧,这里谈的“正确、规范的歌唱声音形象”其实是一个相对论的质化标准。它的意思就是指,在声乐发展史上,某一部分被普遍公认优秀歌唱家的歌唱声音形象总和的平均值,比如我们讨论美声唱法中男高音的好的声乐形象时,会在总结卡鲁索、吉利、帕瓦罗蒂等几代男高音歌唱家的发声特点的基础上,认为美声唱法中男高音的“正确、规范的歌唱声音形象”是运腔自如,充分使用头腔共鸣、高音圆润透亮而富有穿透力和弹性的声音。因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法选出和评定某一个歌唱家的发声方法是最佳的,所以,这里所说的“正确、规范的歌唱声音形象”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在认知过程中,这被称之为声乐艺术范畴的审美认知。
其次说“对科学的歌唱方法和自然发声基本原理的正确理解”。这里所谓的“科学的歌唱方法”和“自然发声基本原理”也是一个相对论的质化标准概念,前者是指歌唱要达到正确、规范的歌唱声音形象效果,歌唱者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规律。后者指发声器官的构造、机能、使用和保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经验。比如说在美声唱法中歌唱者要取得圆润透亮、浑厚有力、有穿透力而有弹性的声音,必须在身体各部位(包括发声器官)保持轻松自然的状态下,科学利用身体的共鸣腔和气息,合成音响。其中的共鸣腔的协调和使用、气息的运用和发声器官的放松自然协调发声等就是科学歌唱方法和发声原理的内容。
声乐学科,无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中国,都有上千年的研究、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歌唱的声音概念作为声乐发展的审美观,随着近现代世界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密切沟通和交融,不断趋向统一化和科学化。就拿现今中国人对声乐的认识和对歌唱声音的审美来说,国人在继承发扬我国优秀声乐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接受和吸取了西洋唱法的发声特点和优势,经过几代人日常声乐实践的应用、探索和总结,已经逐渐形成了以国际接轨,甚至在某种领域、某种程度上领先国外水平和代表世界水平的声乐理论,这里面包含对歌唱声音的审美观和发声概念。从国际和国内的一些声乐大赛和声乐活动来分析,尽管世界各国的声乐发展都有着不同的历史和背景,但当代各国人对歌唱的声音概念的审美标准和水平是一致和基本相同的,也就是说,对于“正确歌唱声音概念”的定义是基本相同的。
大致有以下几点:
1、在歌唱声音形象的审美认知方面,普遍认为正确、规范、优美的歌声是:
抒情男高音:圆润、透亮、有穿透力、弹性和金属感,运腔自如声音位置高等;
戏剧男高音:圆润、浑厚洪亮、有爆破力、金属感和弹性,运腔自如声音位置高等;
花腔女高音:圆润、有穿透力、运腔自如、行腔轻巧、跳跃弹性、有爆破力、声音位置高等;
戏剧女高音:圆润、浑厚、有穿透力、运腔自如、有爆破力、声音位置高等;
抒情女高音:圆润、细腻、有穿透力、运腔自如、有弹性、连贯流动、声音位置高等;
次女高音:圆润、浑厚、有穿透力、运腔自如、有爆破力、有磁性、有金属感等;
女中音:圆润、浑厚、有磁性、有金属感、运腔自如等
男中音:圆润、浑厚、洪亮、有磁性、有金属感、运腔自如、有爆破力等;
男低音:圆润、浑厚、洪亮、低沉、特有磁性、有金属感、运腔自如等。
2、在对歌唱方法和自然发声基本原理的理解方面,普遍认为,科学的歌唱方法和自然发声基本原理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身体部位(包括发声器官等):积极而不紧张;自然放松而不懈怠、疲软。比如,歌唱时,不直接参与发声的器官自然放松,直接参与歌唱发声的器官如口、咽、喉腔、肺、心和腹部肌肉等积极,张弛有度。为了达到理想的发声效果,上下牙关松开,舌头、唇部自然放松,根据咬字的需要自如协调配合;发声器官如喉器、声带保持在自然状态位置(不受不自然的力量的冲击和挤压)工作;呼吸器官(包括腹部肌肉)正常运作,不僵硬用力等等。
(2)气息控制和运用:为了满足歌唱声音长短、强弱、起音收音的变化,气息正常和自然的调配、控制、支持等运用。经长时间的实践证明,目前最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是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就是指把上至胸部和下至小腹的身体部位作为一个歌唱呼吸的“气箱”,为歌唱运动提供气息支持。遵循的原则是:气息满足音乐作品的表达需要,运用自如,用最少的气息做最大的功。
(3)共鸣腔的运用:根据歌唱者生理条件、声部音色特点和音乐作品的效果出来的需要,随着音高和强弱的变化,合理运用各个共鸣腔,既能满足音乐表达的需要,又能体现声部的声音特色和优势。遵循的原则是:体现声部特点和优势,音区转换嘴自如、统一和用最小的“力”、“气”做最大的功--最大的音量、最好的音色。
(4)作品处理和感情运用:以情带声,以声表情,寓情于声,声情并茂。无论是声音练习还是作品演唱,所发出的声音都不应是把“情”置之度外的“孤音”,“情为声之主,声为情之仆”,歌唱的声音永远是感情表达的手段,声音一定要“有感而发”。
(5)心绪和心理活动:
歌唱时,歌唱者要保持积极而冷静、平和的心态和清醒、敏捷的思维。
二、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的真实含义
声乐学习说到底,就是歌唱者学会按照听众的视听审美习惯和人体发声原理,来运用自己的声音。“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其实就是指歌唱者以听众的视听审美习惯和自然的人体发声原理来指导和建立自己的歌唱。所以可以说,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就是“听众的视听审美习惯”、“自然的人体发声原理”和“自身歌唱感觉”三者的有机整合过程。歌唱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要学会既当听众、有当专家,也当歌唱者。
三、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是涉及到教学方法技巧的一个问题。是凡教学方法和技巧,都有教学对象、主体和环境的适应性、随机性和可变性。就是说,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社会时代环境下,可能会采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但是,不管怎么样,科学、正确的方法总是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教学目的--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分析和总结国内外著名的声乐教育家的教学方法,在“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这个问题上,主要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通常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1、通过视听“名家”的音像资料和学生的上课录音,提高学生对“正确的声音”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让学生“知此知彼”。
作为声乐的有效教学,指导和带领学生对各个时代的优秀声乐表演家的音像资料的观摩和欣赏,是必不可少的。有经验的老师一般把这项工作摆在学生的学习早期。通过音像资料中的内容,结合老师的教学目的、意图等观点的解说,可以让学生在提高歌唱声音美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同时,充分了解老师的教学观点和目标;通过学生上课录音的分析和对比,可以让学生通过客观的声音形象认识自己的歌唱水平和与“标准”的现状差距,达到“知此知彼”的学习效果。
2、通过老师的有效和正确歌唱声音示范,让学生在"知此知彼"的声音认知基础上,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转变。
声乐老师在教学中通常扮演引导者、解说者和示范者的角色,因此,声乐教学要求专业老师不仅要同时具备以下能力:
(1)会唱(唱得好);
(2)会说(有概括、总结和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
(3)会听(对歌唱声音有敏锐的分辨和识别能力);
(4)会想(懂得把握学生的歌唱心理)。
为了让学生更直接地认识歌唱的发声原理和声音的形象,声乐老师要以歌唱示范来辅助教学。从各个侧面让学生对歌唱声音"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3、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指导来模唱,从而体会正误歌唱发声的感觉。
要对自己的声音有所认知,除了视听录像录音和老师的歌唱示范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引下"亲临其境"--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以歌唱发声实践来感受和体会发声的感觉。
四、在建立正确声音概念过程中,老师应让学生明白的声音听觉的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声乐教学不是.授之以"鱼" ,而是授之以"渔"。因此,声乐老师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工作,必须摆正老师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老师不是给予者,而是引导者,是"路标",老师是通过举例/示范/说理等方法,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辩证指导,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以最快速度,对歌唱的原理晓之以理,形之于心。在建立正确声音概念过程中,老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声音听觉的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要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一定要对歌唱声音有一个科学的认知。科学的认知就是指对声音听觉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理解。歌唱者的歌唱声音在歌唱者看来存在有两种效果,一种是主观效果,另一种是客观效果。前者是歌唱者现场演唱时,自己的耳朵听到的声音效果;后者是歌唱者歌唱时,观众听到的声音效果。有过听录音经验的人就会知道,录音通常与自己当场演唱时所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大相径庭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歌唱者歌唱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和此时听众所听到的声音是有差别的。这就是歌唱者声音的主观和客观效果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原因就是因为歌唱者的耳朵长在自己身上,离发生器官很近的地方,耳膜首先会听到发声器官传来的声音,然后再听到传出去再返回来的真实声音;听众的耳朵长在听众身上,离歌唱发声器官较远,只能听到歌唱传出来的声。一般来讲,听众所听到的声音(客观的声音)较歌唱者听到的声音真实,换句话说,就是歌唱者一边歌唱一边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假"的,它通常会误导歌唱者的听觉,歌唱者追求的声音效果应该是听众所听到的客观的声音效果。但在"歌唱者永远无法在歌唱的同时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呢?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收听录音机的录音。
因为歌唱表演艺术存在利他性,歌唱者歌唱时让听众欣赏的,所以,歌唱者的声音练习要以听众的声音审美习惯为主。因此,如果歌唱者建立正确声音概念要先有一个声音形象的话,歌唱者就应在认识声音有主客观区别的基础上,要以客观的声音形象来指导歌唱的主观思维。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