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论坛

浅谈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情感与想象

来源:面试网   编辑:孔冀平   2016-01-31 15:43:00   作者:孔冀平

  【摘要】音乐审美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审美感知开始,进入审美体验,最后达到审美启悟。而在这三个阶段,审美体验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欣赏者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进行在创造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欣赏者充分调动想象力和联想力,激发起丰富的情感,将自身与音乐融为一体,物我交融,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

  【关键词】音乐 审美体验 情感想象

  在音乐欣赏中,审美体验在整个音乐审美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欣赏者充分调动想象力和联想力激发起丰富的情感将自身与音乐融为一体,在审美欣赏活动中形成了对音乐作品欣赏的习惯与审美趋向。情感是音乐作品表现的主要内容,而想象又是在此基础上不受音乐对象的严格限制,可以自由驰骋的感情共鸣。所以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情感和想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审美体验中的情感

  审美情感是人对音乐美的体验和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发挥自己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正如《乐记》中所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里所指的“人心之感于物”就是音乐家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在审美体验时,人们往往将自己置身于客体对象之中,物我交融,将自己的感情移入对象,从对象中关照自我,并且想象是在情感的推动之下进行的,在对对象的联想与想象中掺和着主体的激情。欣赏者在审美体验中移情于对象,又在联想和想象中将感情体验更加深化,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得到最大的审美愉悦。

  歌曲是歌词与音乐相结合的综合体裁,歌词有文学的性质,有较强的表意功能。歌词可以叙事、抒情、写景甚至议论,有明确的题材与主体思想。歌曲的创作在一般情况下由作曲家根据所选歌词配上与歌词意境或内涵相一致的曲调和伴奏。也有根据曲调填词的歌曲,词作者根据自己对音乐情绪的理解填上相应的歌词。欣赏者在欣赏歌曲时一定能结合歌词所提供的具体生动的意象和情感内涵来感受音乐,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例如舒伯特的成名作艺术歌曲《魔王》就是以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歌词谱曲的。歌词的大意是:在深夜风雨交加的原野上,父亲抱着病危的儿子在烟雾笼罩的树林中策马飞奔,魔王紧紧地追赶着他们。魔王时而用甜言蜜语哄骗孩子,时而凶相毕露地威胁孩子,孩子惊恐的求助于父亲,父亲极力掩饰内心恐惧安慰儿子。当父亲筋疲力尽地回到家时,发现魔王已夺去儿子的生命。歌词的意象十分明确。音乐部分与歌词融为一体,加强了内容的表达,也给听众音乐的美感。由于歌词的意象和主题思想明确,音乐的情感表达有了明确的基点,欣赏者可以根据这些投入自身的情感。

  器乐曲被认为是纯粹的音乐,没有歌词参与也没有戏剧的表演,受其物质手段的制约,不能再现客观事物但可以通过表达情感来折射音乐家对生活的体验,也以人类相通的情感来打动听众。例如我国民间音乐家阿炳把他心酸悲苦的生活体验凝聚在二胡曲《二泉映月》中,这首乐曲没有也不可能再现他的悲惨遭遇,但那充满压抑、凄凉、悲哀、悲愤的音调却表达了语言文学无法形容的情感体验,使人们从音乐中窥视到这位饱尝人间辛酸的盲艺人的内心世界。纯器乐所表达的情感有不同的层次,有雅俗之分也有性质之分。基本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基本情感,这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带有类型化的情绪表达,描写悦耳动听、节奏性强的一般音乐,喜怒哀乐的情绪都十分鲜明,听众较容易感受。如欢乐的圆舞曲、热烈的吹打乐,悠扬动听的小夜曲,凄切如泣的哀乐、昂扬的进行曲,听众不需要更多的思索就可以凭一搬感性经验抓住乐曲所表达的情感。这些情感内容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很容易感知

  第二个层次是特殊情感,即参与了创作者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的情感。特殊情感并非离开基本情感,只是更强烈的以个人特有的表达方式传达某种特定的、较为复杂的个人情感,如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强烈的附点节奏上升的旋律、激烈的跳跃,左手逼人的汹涌起伏的音型、力度的不断发展,全曲结束时和弦的迸发”表现了肖邦内心的愤慨和焦虑,呐喊与抗争,痛苦与奋起各种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情,作者抒发的是他对华沙革命失败的内心感受。

  第二层次的音乐内容较第一个层次复杂得多,听众对音乐的理解需要一定的修养,特别是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创作道路、创作风格都需要有一些了解。在这个层面,特殊情感的表达也显示出音乐家艺术创作的个人方式和风格特点,同样是悲伤,莫扎特与柴可夫斯基的表达就很不一样,人们称莫扎特的音乐是含泪的歌唱,柴可夫斯基则是“没有眼泪的悲泣”。同样是优雅,门德尔松的夜曲是精致细腻的优雅,肖邦的夜曲是蕴含着幻想与热情的优雅。

  第三个层面是高级情感,这是一种蕴含哲理性思考和精神性内容的情感。它既不同于停留在感官感受基础上的基本情感,也不同于作品所表达的作曲家的特殊情感,而是一种包含着理性精神的情感,它是高级审美活动的产物。如巴赫音乐中的人道主义精神;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中的资产阶级革命理想;李斯特交响诗中对人生的思考;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对黑暗现实中忍受苦难的灵魂的祈祷。对音乐中的高级情感内容的领悟,不能只靠感知和想象,或是一般的情感体验,它还需要听众对音响中所包含的意蕴进行积极的思考、理解。听众的音乐修养、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层次,才能感受和体悟到音乐中高级情感的理性内容。音乐中高级情感的内容是抽象的,它以精神的力量直达人们的内心,是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当我们听音乐感到某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时会热血沸腾,感到灵魂在升华,进入脱俗的、光辉灿烂的境界,继而引起理性的思考,这就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情感。在这三个层次中,虽然有深浅之分但却具有音乐性内容的基本特点,就是直接传达感情,不以描绘具体事物为中介。因此器乐曲中的情感内容既给人们带来再创造的空间,也给人们带来说不清道不明的,可以进行永久探索的,常听常新的乐趣。

  二、审美体验中的想象

  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在音乐创作构思和传达两个环节中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音乐所塑造的“形象”在生活中是没有范本可依的,音乐的形象是从音响组合的形式中传达出来的幻想。在审美体验中想象是在感情的推动之下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把人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对象达到契合一致的最佳状态就产生了共鸣现象。这是欣赏主体受到对象的强烈感染,通过联想和想象将主体的情感移入对象,欣赏主体与音乐作品才能物我同一,物我两忘,得到情感上的最大满足。

  音乐的一切艺术表现都是通过声音与表现对象之间的比拟、象征以及模仿的关系来实现的,而想象就是使这些关系得以实现的中介桥梁。欣赏者的想象越丰富,就对音乐作品的声音与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体验就越清晰,感受到的情感、形象与意境也越鲜明。正如我们所熟悉的古代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则故事生动的说明了想象在音乐中的作用。又如指挥家卡聂夫斯坦曾说过“关于想象,它只是一种启示、诱导,而不是图解和说明或标题。音乐所表达的是不能用语言来详尽的,音乐的情感、诗意只能意会,用心去体验。不能做具体的形象联想,是要通过这种联想更加深刻的鲜明的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感情、神韵和意境,如果过于追求形象联想的具体性和可视性,可能会适得其反。音乐审美者要通过想象在音响所提供的旋律中创造出另一个想象的艺术境界。比如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那欢快、明朗、优美的旋律能够激发起人们对春天的想象:蓝天、白云、红花、绿草、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溪流等等,人们陶醉在音响与美妙的想象之中。贝多芬的《田园》欣赏溪边景色时, 常常想到司空图的名句:“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荫路曲,流莺比邻”。再比如著名的法国钢琴家科尔托对肖邦的24 首前奏曲的每一首加了标题性的解释。特别是第6首“怀念不幸的祖国”、第7首“记忆中,洋溢着芳香的欢乐的回忆”、第8首“雪在降,风在吼,暴风雨在狂啸,可我心中有更恐怖的暴风雨”、第15首“然而,死亡像暗影一般在那里”、第19首“恋人啊,假如我是翅膀,一定飞到你的身旁”、第20首“送葬”等,都非常确切的揭示了肖邦音乐的情感、形象和意境,这些都是科尔托对肖邦音乐的想象。

  综上所述,丰富的情感和无尽的想象在音乐审美体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审美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