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人类学视角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编辑:格明福 2016-01-24 14:21:00
【内容提要】在对原生态民歌和后现代民歌做出比较的基础上,从审美人类学角度,即运用人类学的实证方法从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等方面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做出阐释。由此得出,在当代社会,民歌面临一个发展的新契机,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现代需要在保存其人民性、民族性的基础上着重凸现民歌的现代美。
【关键词】民歌节/审美人类学/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人类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它倾向于把美学和文化人类学结合起来,找出美学研究的新方向。该学科用人类学的方法和概念系统来研究和阐释美学问题和审美现象,即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不同种族、民族在审美习惯、审美制度、审美传统方面的区别与联系,这一理论倾向既是现实要求,也是学理上的需要,可能解决困扰学术界的美学危机问题。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审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期做出有益的阐释。
民歌,又叫民间歌曲,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植根于民间,植根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在美学上,民歌以任性而发和准确地复制文化传统的特殊基因为特征。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以及文化关系、审美关系的诸多变化,民歌本身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民歌的现代发展问题成为音乐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大量的争议,如民族性的怎样成为世界性的?民歌的现代唱法是否会改变其文化基因?具有民族个性的美与现代的美是否相融,怎样把握其美学意义?等等。而广西南宁市连续举办(1999、2000、2001年每年11月份)的三届国际民歌艺术节更是给人以强烈震撼,加深了人们对以上问题的争议与思考。在我看来,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必须清楚把握原生态民歌(传统民歌)的本质以及其与后现代语境下民歌的区别。
一、原生态民歌与后现代语境下的民歌
一般认为,原生态民歌具有自发性、民间性、口传口授性的特点,是一种纯民间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斗争、生活、娱乐之中,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所以历来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之一。这种民歌多为集体创作,民歌手人人都可以加工润色,而其口头即兴创作方式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受定稿限制,众多歌手的创造,体现为民歌中集体智慧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几近天衣无缝。这些特征使民歌的旋律呈现一种大众化色彩,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歌最重要的特征,即民歌之为民歌的关键所在。
根据古典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显示,我国民歌大约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但是很遗憾,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诗经》中只记载了歌词,而没有留下旋律,而后者对于民歌非常关键。以后的各个朝代所记录的民歌也是如此。春秋时期,楚国的民歌比较繁荣,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和其他楚国诗人,对楚国民歌进行了搜集整理,称之为《楚辞》。汉武帝时,设立了专门音乐管理机构“乐府”,主要从事民间歌曲的搜集整理工作,流传至今的如“汉乐府诗”。汉魏六朝的民歌,继承了前人的优良传统。唐代民歌也相当繁荣,唐玄宗时,设置了“教坊”,广泛搜集整理民歌。宋词的出现,元曲的发展,也与民歌有密切的联系。明清时代,民歌亦有所发展,反映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可以说,各朝各代都为民歌发展做出了自己一定的贡献。
当然,民歌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和繁荣有其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就如古希腊神话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古希腊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文化不发达的条件下,演唱民歌是当时人民群众生活、娱乐的一种重要形式。即是说,民歌的繁荣和发展符合当时人民审美和交流的需要。
与此相联系的是传统的民歌节,它在形式和功能上相对单纯,意识形态色彩相对较淡。和现代民歌节相比,它并不运用或者说无法运用一些现代高科技,没有也不可能受到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在功能上则更多是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和娱乐,没有太多的功利色彩,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不是很密切。
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进入了文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传统形式的民歌当然是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的范本,但是它已经不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里,人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等所处的审美关系都已发生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对待民歌的态度也不同于以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本雅明所预言的文化艺术机械复制的时代高度发展,各种文艺形式如戏剧、电影、广播、电视、录像、录音等得到大量的普及,这使人们的娱乐形式大大增加,演唱民歌随之大量减少。在这种语境下,民歌适应时代的发展,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民歌的外延有所扩大。我们现在习惯于把按传统民歌的旋律填上新词的民歌称作“新民歌”(这颇类似于中国古代根据词牌名——某种旋律的代称填词)。新填词的民歌,其改变幅度各有不同,小的可能只是改变几个音或节奏,大的可以扩充结构,适当改变其旋律。新民歌有些仍然沿用原名,有的则根据新内容改变其名称,后者如《东方红》就是根据山西传统民歌《骑白马》改编而成,《雪山放金光》则是根据藏族传统民歌《弦子》改编而成等等。南宁国际民歌节中演唱的民歌就多为新民歌,与人民当代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如开幕式上的《广西好》、《梦壮乡》等就是专门为民歌节而创作的,青秀山歌台的“广西山歌擂台赛”上演唱的民歌甚至与党的“三个代表”、反恐怖斗争、宣传计划生育政策联系在一起。由于表现新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需要,旋律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显而易见,“新”只是相对而言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广泛流传之后,新民歌会重新成为传统民歌。如开幕式的主题歌《大地飞歌》,现在已经是广泛流传,颇似传统民歌。正是这样,每一个时期的人民都会对民歌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不同之处在于,现代人的个性意识极为强烈,“新民歌”创作中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大,数量都要多。
与此相联系,在这个强调个性、消解中心和崇高的时代,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可能性逐渐减小。建国以来,有很多的作曲家从民歌中吸取养料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最重要的是对传统民歌的吸收,只要旋律仍是民间的,亦可称之为新民歌。这种情况在今天尤为突出,只是由于其运用了许多现代高科技辅助手段,如配乐、灯光、音响等,容易使人把它与流行歌曲混淆,如台湾著名偶像派歌星周华健的成名曲之一《花心》,就是根据日本一首讲生命的民谣改编而成,基调由原来的悲观改为乐观,但是不知情的欣赏者一般视之为一首流行歌曲。在西方,现代主义音乐取材于民间音乐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如匈牙利现代派作曲家罗斯托克的作品就大量使用了民间音乐的素材,过分偏执的倾向于十二音系。南宁国际民歌节上演唱的民歌亦多属个人创作类型的民歌,如其主题曲《大地飞歌》,以及《走进西藏》等。
在当今语境下,由于演唱民歌的减少,仅由口传口授保存民歌已经不现实。机械复制时代应以机械复制方法保存民歌,民歌集成是抢救、保存和继承民歌遗产的极为重要的方法。它通过曲谱、歌词、录音、相片、文字等各种形式的综合,把各民族各类优秀民歌以及相关资料加以保存,再通过出版、发行,广为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民歌的盛况。民歌节是保存和发展民歌的有效手段之一。
同时,在当代这种语境下,人类各科知识相互交叉渗透,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的知识共享成为必然,任何学科都不可能单线发展。这在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复杂表现形式中已有鲜明的反映。民歌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兼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个侧面,可以为文学、民俗学、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提供理论资源,深化这些学科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决定了民歌的传播与发展必将与自然科学联系在一起。而南宁国际民歌节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民歌与各种高科技(舞台、灯光、音响等)以及各种音乐种类(流行音乐、美声唱法)的大融合。虽然这里涉及到“明星效应”等复杂因素,但民歌本身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审美人类学视角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节
前面已经提到,在文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代社会里,随着社会的转型,人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等所处的审美关系已不同于以前,这必然影响人民对待民歌的态度和方法,并进而影响民歌的发展。下面就试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南宁国际民歌节这一个案予以分析,以期对民歌在当代的发展有所帮助,进而对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和建设有所启迪。
审美需要,简单说就是主体要求进行审美活动的需要。一般认为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基本的生理—心理需要和深层的情感需要与理想冲动。它既是一个经验性、现实性的理论范畴,从属于“日常生活”这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性概念;同时,它还是一个个体性的范畴,它以受动的形式把个体的欲望与社会意识形式联系起来,把身体与精神联系起来,把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对当代社会审美需要问题的理论研究,是解释民歌在今天魅力仍存的关键,也是对民歌在将来发展有科学预测的关键。这里要谈的主要是后一层次的需要。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审美需要和其它形式的需要(个体的情欲以及功利性需要)处于同一个维度上,是密不可分的。艺术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独立出来,只是“技艺”的一部分而已。如中国古代的敦煌莫高窟佛教雕塑艺术,现在看来是雕塑艺术中的瑰宝,但在当时是带着极强的实用目的的;今天我们看作民间艺术的民歌,在当时也只是人们交往和娱乐的一种工具,“以歌代言”的传统就说明了这一点。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在浪漫主义文化和美学理论中,审美需要与世俗性的功利需要呈现二元对立,审美需要成为一种反对物化的需要。人们向往一种趋向无限的理性精神,艺术承载了这一理想,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民歌也开始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受到重视。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