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于伟杰
责任编辑:孙国栋
“割丁工”割扇贝丁
“割丁工”割扇贝丁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栾雨文 见习记者 尹钰婷 烟台报道
每年11月,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都会迎来扇贝丰收季。在这里,手持小刀的工人2、3秒便能迅速地将肉与壳分离,熟练的工人一天能割出150多斤扇贝丁。
扇贝正值成熟,许多岛上的村民纷纷出海,将大批新鲜扇贝从养殖区带回港口。杨学成是养马岛杨家疃村的一名扇贝养殖户,从事扇贝养殖多年,他告诉记者,每年这段时间,扇贝集中上市,以往扇贝丁主要靠出口外销,但由于近几年受疫情影响,扇贝养殖户的增多,扇贝丁销路并不乐观。为提高扇贝丁销路,养殖户们学起了直播带货,增加销路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户们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作为牟平区扇贝的主产区,养马岛上聚集了许多扇贝养殖户以及以捕捞海鲜为生的渔民。虽多数养殖户为个体经营,但聚集起来后在岛上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每年开春,养殖户投入扇贝幼苗,等到10月中旬便开始收获。收获季一般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杨学成表示,目前已经算得上扇贝丰收的收尾阶段。
“每笼能产三十余斤扇贝,能出三四斤丁,长势、产量各方面品质都不错,但受疫情影响价格所有下降,目前扇贝丁零售价格为每斤25元左右,今年收入较往年下降10%至20%。”杨学成说。
在杨学成的加工点院子里,20多个工人围坐在一起,保持着同一个姿势,源源不断的加工扇贝丁。“我每天从晚上12点工作到下午2点,一天工作12至14个小时,能收入300余元。”“割丁工”姜树清告诉记者。
虽然割扇贝丁收入高,但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十几个小时一直坐在小板凳上、弓着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每天都是腰酸背痛,下班回去躺在床上,翻个身都感觉很困难。”姜树清说。
割扇贝丁虽然辛苦,但收入高、结算快,农闲时很多村民都愿意来忙上一个月增加收入,今年是姜树清来养马岛割扇贝的第二年。“秋收时节忙完家里的农活,农闲时出来打工挣些钱补贴家用,也挺好的。”姜树清说。
初审编辑:于伟杰
责任编辑:孙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