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董波 烟台报道
为深入挖掘、保护和弘扬渔灯节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台大学海洋学院“渔灯引航”非遗传承实践队(团队成功入选“调研山东”——2024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重点团队)由指导老师王鸿睿带队,于7月前往烟台市芦洋村、山后初家村、海韵社区等多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探寻非遗文化,让非遗传下去
实践团队先后在芦洋村、山后初家村、海韵社区开展调研,发现以下情况对渔灯节的持续传承构成了威胁:一是日常文化传承活动较少,文化氛围淡化;二是农民的流动性增加,乡村经济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渔民数量的锐减,年轻一代对渔灯节的认知匮乏,使得民俗文化传统代际传承出现断裂;三是渔灯文化主要依赖于世代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缺少文字资料。为此,团队成员前往位于芦洋村的渔灯文化展馆,深入了解渔灯节和渔业生产发展历史,品味渔灯节珍贵影像资料。
传承非遗精神,让非遗深扎根
通过走访调研,团队成员深刻领悟到渔灯节源于渔民对海上渔船安全、鱼虾满仓的向往。此外,渔灯文化更是蕴含着渔民如何与大海和谐共处的智慧。渔民在长期实践中,会因来之不易的所得,更加珍惜和有节制地使用有限的土地和海洋资源。因此,当地渔民会严格遵守休渔期的相关规定,关注海洋污染情况和海产品的品质,制止船舶排放油污入海的情况。
团队成员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大受感触,坚定了保护海洋环境的决心。团队前往烟台黄渤海新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馆,与春晖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一同交流志愿服务的经验和环保理念,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并在于芦洋游泳沙滩上开展净滩活动,沿着海岸线清理废弃渔具、塑料泡沫、烟蒂、食品包装、玻璃碎片等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以50m为间隔取样并检测不同区域海水水质。
架起“创新通道”,让非遗结硕果
团队成员将文化与科技相结合,以实践中对渔灯节和渔民生产作业的感悟为灵感,将渔灯文化融入作品之中,设计出一种未来可以将海上遇难船只引渡返航的智能引航器,荣获2024中国国际海洋水下机器人大赛暨第五届国际海洋工程装备科技创新大赛科幻赛道二等奖。
此外,实践团队还与烟台大学扬帆船模社合作,利用3D打印机制造渔灯骨架,通过传统方法手工用灯笼纸为渔灯蒙皮,用画笔给渔灯上色,还原渔灯的绚丽色彩。团队还将调研过程中口耳相传的内容进行整理,从历史沿革、主要活动、价值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宣传册的制作,拍摄情景短剧,向青年一代科普渔灯文化。
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渔灯引航”非遗传承实践队结合专业优势,以青年视角进行非遗叙事作品设计和创作,构成调研→记录→剪辑→文案→宣传→创新“接力式非遗传承”闭环,打造非遗传承3+3(培训、传承、推广+进校园、进社区、进比赛)公益模式,使民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认同之情、调适之法、维系之力,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传播。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