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沟邓村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大众网·海报新闻莱州9月3日讯 (通讯员 邓永军 记者 孙国栋)从市区沿莱虎路向西不到2公里就是虎头崖镇沟邓村。这个普通的低山丘陵村,145户村民,600多亩耕地,因村内沟壑纵横而得名,更因盛产镁、滑石等矿产而闻名。
特别是在2013年,发展高峰期,全村采矿点、加工厂达到9家,村集体收入突破120万元……这曾是全村人引以为傲的一笔账。不得不说,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沟邓村铺就了一条“短平快”式的致富捷径。然而,看似光鲜靓丽的数据背后,带来的却是资源面临枯竭、粗放式开采加工难以为继、村居环境持续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发展困境,近年来,沟邓村党支部在虎头崖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结合村情,果断转思路、定方向,将突破口锁定乡村振兴,聚焦“三生三美”,全力下好环境整治、产业转型、美丽乡村建设“三步棋”,实现从“资源兴村”到“创业兴村”的华丽转身,探索出一条村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先后荣获烟台市文明单位、全市村庄发展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沟邓村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生态美 从环境治理起步
“起风尘满天,停风尘满院,晾个被子、晒个衣服,得拍打好一会,人也是灰头土脸,再这样下去,都没法住了”,这是村民对当时村居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村民呼声最高、最焦心的事。
村民的焦心事,就是支部的操心事。2013年底,村党支部顶住集体收入下行、就业萎缩等压力,以“断腕”之勇,毅然决然拉开了铁腕治理矿山开采加工的序幕,先后关停镁石、滑石、石子等采矿点、加工厂9家。
“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下滑至20万元,就业岗位减少了40多个”,这笔账,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邓焕纲深深印在心底,“这是环境治理必须要跨的一步坎,早跨晚跨,早晚得跨,我们不能只盯着眼前利益得失,鼓了钱袋,毁了生态”。
开弓没有回头箭。村党支部趁热打铁,组织实施村容村貌改造、农厕改造、生活垃圾处理、矿区生态修复、庭院绿化美化五大环境整治工程,村集体筹措资金90多万元,硬化村内街道、环村路6.8公里,新添路灯27盏,改造农厕82处,投放垃圾桶23个,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完成矿区复绿120余亩,新建沿街花坛110多个,栽植月季、紫薇、龙爪槐等苗木1.3万株。
“以前开窗白茫茫,现在开窗闻花香,大伙再也不用为粉尘、噪声这些事焦心了”,村民朴实的话语折射出环境整治带给他们的巨大变化和幸福感。
生产美 产业转型在阵痛中重生
关停矿山开采加工,无异于“自断财路”,下步往哪走?干什么?怎么干?是摆在全村面前的一道现实问题。对此,村民有迷惘,村党支部成员之间意见也不统一。
一张白纸好作画,办法总比困难多。邓焕纲与支部一班人一道分析研判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带领村民外出学习取经,开拓视野,最终在“一带一园”发展基调上统一了思想、达成共识。
借区位优势聚金。依托临城近效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村党支部筹建起沿路工业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入驻,由“靠山吃山”的资源消耗型向“借鸡下蛋”的经济外生型“换轨”。目前,已有市政建设、机械制造等4家企业落户工业带,累计吸引资金8000余万元,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多个。
借特色优势生金。依托前期资本积累优势,村党支部做足做活土地流转文章,集中流转土地300余亩,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鼓励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经济林果种植。2019年,村集体投资30多万元,新建400立方米自流灌溉蓄水罐1处,“靠天吃饭”的80多亩山耩薄地一下变成了丰产稳产的“聚宝盆”。目前,产业园内已发展梨、樱桃、核桃种植160亩,建起生态果品采摘农场3处。
“2018年底,村集体收入迎来复苏关键节点,大幅攀升到80万元,2019年预计可达110万元。”谈起这笔账,邓焕纲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尽管与前些年还有差距,但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产业转型没有完成时,只有不断创新谋变,才能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赢得先机,实现多元发展、接续发展。“下步,我们将在一带一园的基础上增加一区建设,对关停的矿山进行大规模绿化美化,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成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森林康养于一体的生态产业聚集区,变卖矿为卖风景,再现山间清泉、小桥流水的乡愁记忆”,对村庄未来发展设想,一幅更宏伟的蓝图已在邓焕纲心中擘画成形、布局落子。

沟邓村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生活美 乡村振兴建设实现新飞跃
晚上七点,华灯初上。“咚咚锵”的锣鼓声定时响起,村民们三五成群,踩着鼓点,一路说笑着涌向村文化中心广场。自从村里办起了秧歌队,这鼓点就成了队员们约定俗成的“集结号”。
“以前大家凑在一块不外乎是东家长、西家短,说好听点是闲谈莫论,难听点就是‘是非蒌子’,很不利于村民团结,为此,党支部发起成立了秧歌队,大家非常拥护,踊跃参与,不仅锻练了身体,更重要的是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改善了村风民风”,邓焕纲爽朗地介绍道。
“我们还代表村里出去比赛,得过奖呢!”村民们“骄傲”地说着、跳着,广场氛围其乐融融。
而眼前这一幕,只是沟邓村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村党支部大力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成立文体活动小组,组织开展球类、牌类、书画舞蹈类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前不久,成功举办了沟邓村第一届“够级”比赛,受到村民一致好评。成立精神文明建设小组,指导帮助村民简办婚丧嫁娶,经常性开展“五星家庭”“好婆媳”评选等活动,积极倡导“讲文明、讲节俭、比勤劳、比上进”新风尚,唱响文明和谐主旋律。健全完善公开机制、议事机制,定期进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对重要事项、重大财务收支等,交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建明白账、做清白人,全方位接受村民监督。
支部是堡垒,党员是旗帜。今年,村党支部推出党员联户举措,邓焕刚包保联系村民5户,每隔一两天,他都要走访一遍,传达落实村里最新安排,了解村民困难及对村里工作的意见,调处家庭邻里间矛盾纠纷。全村38名党员共为村民帮助解决就医、就业等实际困难56件,捐款捐物折合1.5万元,调解纠纷7起。
“现在群众遇到大事、急事、难事,第一反应就是找党员、找支部,把党员、支部当作自己最大的‘靠山’和‘主心骨’”,比起经济账,邓焕刚更为看重的是群众心中的这笔“口碑账”。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是初心不忘、使命在肩的底色,是追梦人永不停歇的脚步。奋发昂扬的沟邓村人将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止步,以其自身实践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绿色田野上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