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西贝柳斯《芬兰颂》赏析

来源:   编辑:乐音   2012-10-20 15:35: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音诗《芬兰颂》作品作于1899年,是西贝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1899年夏,处于沙俄统治下的芬兰人民不满于统治者的压迫和独裁政治,掀起了一场捍卫芬兰的自由和维护宪法权利的运动,人们为了声援被迫相继停刊的报界,组织起为新闻记者募集资金的义演活动,在义演最重要的一次晚会上,展示了以芬兰神话和历史主题组成的在当时最受欢迎的一系列生活画面,这个节目称作“历史场景”。西贝柳斯为这一“历史场景”所写的配乐,包括一首总的序曲、每一场的前奏曲,为诗朗诵而作的柔和伴奏,以及一首最重要的总结性音诗—《芬兰颂》。
    全曲分两部分,变奏曲式。引子的音乐严峻深沉,引出抒情悲叹的主题,随着音乐的发展,情绪趋向高昂,充满战斗的激情,最后以充满信心的辉煌壮丽的结尾结束。
    第一部分表现人民的愿望和苦难。乐曲开始,铜管在定音鼓轮奏背景下奏出沉重、压抑的苦难主题,表达了祖国的危难。接着,由木管奏出抒情、痛楚,略显伤感、压抑的旋律,随后,弦乐又在低音上重复这个旋律,描写了芬兰人民痛苦的生活情景。
    音乐经过一系列发展,人民渐渐觉醒。当乐曲转入快板时,铜管奏出了急促、有号召力的音调,仿佛是人民的力量不断壮大,爱国浪潮在汹涌澎湃。
    第二部分是一首表现人民斗争与胜利的颂歌。以低音 “号召动机” 开始,接着引出了明快而又充满信心的旋律,象征人民斗争的信念。音乐坚定而有力,接着由木管奏出一段优美抒情、感情明朗、意境崇高而又神圣的颂歌,它具有凯旋进行曲的特点和色彩。
    随后,弦乐重复演奏这个旋律,表现了芬兰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最后再现了人民斗争的主题,这时乐队以宽广的音调和嘹亮的音响,赞颂着人民的伟大,曲调庄重、舒缓,渗透了人民热爱祖国的崇高而神圣的感情。最后,乐曲在辉煌的高潮声中结束。
    《芬兰颂》的旋律是被限定在一个相当窄的范围内,相同旋律的反复出现以及持续低音的运用使得这首乐曲更加感人肺腑、深入人心,甚至能够打动全人类。西贝柳斯的音乐不像拉威尔、普朗克以及斯特拉文斯基那样属于城市,西贝柳斯的音乐好像是来自某个村落,他就生活在乡间,他是通过音乐来表现田园景色的,正是这一点使我们深受感动。
    西贝柳斯的《芬兰颂》和交响曲是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的音乐,是真正的艺术杰作,因此,这样的音乐能受到平民百姓和时代精英的喜爱,能流芳百世。
    西贝柳斯说,《芬兰颂》就像一缕来自旷野的清新的空气,这是来自天堂的旋律,纯洁而又令人振奋。

 

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