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海阳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有活力

2020-12-22 16:47:3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志愿者在沙滩清理杂物

宣讲团成员深入基层开展主题宣讲

义工们在包饺子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林世毅 通讯员 姜雅静 刘晓梦 烟台报道

  窗外寒风凛凛,海阳市方圆街道文明实践所里却温暖如春,洒落在笔墨字画上的阳光,让人颇为宁静闲逸、格调清雅。祁涛是这里的常客,闲来无事约上友人一同到此写字、画画,让他退休后的生活意趣横生。“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活动中心,大家一起发展爱好、修养身心,感到非常满足。”祁涛怡然自得。

  对方圆街道的居民来说,文明实践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逢年过节,居民们自发聚集在此,举办文艺活动、做美食、做手工,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兴味;居民和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志愿队像亲人一般,走进贫困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家中看望慰问,用善意温暖脆弱的心灵;活动中心还定期组织公益课程宣讲,传播女童保护知识,每周邀请“故事妈妈”志愿者给儿童讲故事,给孩子们营造了快乐的生活环境……

  生活,因文明实践而美好;社会,因文明实践而温暖。如今,海阳新时代文明实践已遍地开花,全市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7处,文明实践站627个,建成率达到90%;为做到资源共享,建设中心按照“一个中心、一个主题、多种使用”的机制,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资源,让群众在中心得到多元化、综合性服务。为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海阳组建了志愿服务团队892个,招募爱心志愿者9.3万人,通过“讲评帮乐庆”五种实践方式,因地制宜设计策划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在基层、家风家训传承、移风易俗等实践项目,每月开展经常性、面对面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让群众讲给群众听、群众典型群众评、群众困难群众帮、群众演给群众看、群众引导群众做,实践站成为了群众最爱光顾的地方。

  “党中央特别关心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方设法解决乡亲们关心的就学、就业、就医、出行、住房等难点问题;党员干部们也全力谋划乡村振兴工作,帮助乡亲们找到致富好门路,过上好日子。”在东村街道羊角沟村文明实践站,组织委员孙琳正面向村民进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如拉家常般的语言,运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地方话”解读“新思想”,村民听得津津有味。

  为了让党的最新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海阳将理论宣讲作为文明实践站开展服务的重要内容,组建了理论政策、理论惠民、时代楷模、中国梦等专家、百姓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活动,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振了群众精气神、增强了基层凝聚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成风化人、文化服务,要围绕基层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所需、所盼,既解决思想问题也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接地气、聚人气。”海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蒲晓虹说。

  为推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海阳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借助外力,整合机关单位、社会组织、在外能人等专业人才,以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真正做到了文化惠民。

  龙山街道荆家村荆方晶因意外导致手部伤残,生活异常困难。村“两委”联合龙山街道党委政府共同出资帮他修缮了房屋,粉刷了墙面,更换了铝合金门窗;荆家村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主动上门帮忙打扫卫生、照料生活,让荆方晶重新感受到了人生的暖意。“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日子再难也有信心扛过去。”荆家村妇女主任、文明实践站负责人荆淑红说,互帮互助已经成为荆家村的优良乡风,感染着每一位村民。

  “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梦想就是自己的屋里摆得下一张平坦的书桌,安放下一张舒适的小床。”城北善道公益发展中心志愿者李蓉动情地说。今年8月份,海阳团市委发起“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城北善道公益发展中心就发动志愿者们义务出工,顶着闷热做书桌、修屋顶、铺地面、粉刷墙面,先后为小纪镇桑梓口村、盘石店镇周家沟村、盘石店镇潘家沟村等15名贫困学生建起了“希望小屋”,用自身行动,帮助孩子们圆梦。

  乡村文明实践让文明的清风越过山岚,沁润了村民的心田,构建起美好精神家园。在城市社区、乡村、企业和学校,文明实践站如蒲公英一般,将爱的种子随风播撒向大地,催生着心灵的花开,吐露着文明的芬芳。今后,海阳还将不断深化文明实践阵地提升、道德教育建设、文化惠民、移风易俗、理论宣讲、人居环境改善等工程,着力在增强乡村文化引导力、感染力上下功夫,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伟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