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姚辉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妍明 通讯员 衣宝萱 烟台报道
近期,烟台市医保局第一时间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部署,迅速出台系列措施,强化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费用保障,精准做好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供应、价格综合监测,安全高效保证疫情期间医保经办服务,构筑医保疫情防控坚强防线。
保救治 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医疗保障政策
一是确保“应治尽治”,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按规定在医疗机构隔离留观人员救治保障和医保基金应急预付工作,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定点救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二是确保“应纳尽纳”,及时将符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规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三是确保“应检尽检”,及时支付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参保人员的核酸检测项目。四是确保“应付尽付”,全力做好疫苗免费接种资金保障,抓好疫苗资金预付、疫苗接种费用拨付及疫苗与接种费用的清算工作,助力构建全民免疫屏障。
强监管 严密做好药品和医用耗材监测
一是严格落实防治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机构应急采购机制。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网上采购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药品储备工作。对于应急所需、企业不能及时足量供应的,医疗机构可网下应急采购,不受网下采购金额比例限制。二是扎实做好医疗机构集采药品、短缺药品供应监测督导工作。在全市范围内选择3—5家医疗机构,加强对国家和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医用耗材以及新冠检测试剂供应情况监测,及时帮助医疗机构协调解决供应保障问题,对临床必需、不可替代药品和新冠检测试剂出现供应紧缺的情况,要求医疗机构第一时间报告。三是持续开展零售市场防治药品、医用耗材价格监测。在全市范围内选择2—3家大型连锁药店,针对国家、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疫情救治方案所列药品和预防救治所需医用耗材,开展价格和供应变化情况监测,每周2次上报监测信息,及时反馈供应和价格异常信息。四是各区市在市级监测范围之外自行选择1—2家医疗机构和1—2家连锁药店,参照市级监测目录开展监测工作,每周2次上报监测信息。
优服务 全力确保经办服务安全高效
3月13日,烟台市医保中心印发《疫情防控期间烟台市医保业务“不见面”办理服务指南》,全面梳理各类“不见面办”渠道,倡议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和定点医药机构疫情期间,非必要不前往医保经办服务窗口现场办理医疗保险业务,尽量通过微信办、网站办或延期办、预约办、帮代办、延期办等方式办理医保业务。一是日常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凡可通过网上办理的事项,一律不得要求必须到现场办理。要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办理参保登记缴费、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个人账户支付、门诊慢性病备案、异地就医备案等日常经办业务,减少经办大厅现场办理业务。倡议使用医保局“互联网+”医保服务,通过微信“网上下单、医保支付、快递到家”购药。二是申办材料“邮件办”。对手工报销医疗费、生育津贴申领等需要的纸质材料,鼓励申请人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申请材料。确需原始证明材料的,待疫情缓和后到经办大厅补交材料。三是费用结算“系统办”。对医疗机构每月发生的医疗费用,可根据医保结算系统数据先行结算拨付或预拨付,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补报、清算工作。四是咨询受理“电话办”。通过媒体、网站等公布业务咨询受理电话,对疫情防控时期群众业务需求、办理流程进行在线解答和业务受理,确保群众业务咨询有入口、问题有答案。五是推行“延期办”。因受疫情影响,用人单位逾期办理职工参保登记、缴费等业务,经办机构要及时受理。对城乡居民、灵活就业人员因受疫情影响,无法在集中缴费期参保缴费的,经医保经办机构核准备案后,可在疫情缓和后及时补办补缴,不影响期间医保待遇。医疗费用手工报销等业务可延长申请时限,本年度内均可办理。六是推行“放宽办”。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情稳定,并需要长期服用固定药物的慢性病患者,根据病情需求,长期处方可放宽至3个月。允许参保人员就近调整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对门诊进行的尿毒症透析、肿瘤放疗患者,可一次结算多次治疗费用,减少就医等待和跑腿时间。七是推行“预约办”。通过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等方式,对于批量业务和紧急业务提供预约服务,参保单位和个人可在指定时间到指定窗口办理。按需配备预约业务必要的工作人员,切实解决办理业务时间长、聚集排队等问题。八是推行“帮代办”。对未实现全程网上办理的事项,利用帮代办方式协助办理。参保单位和个人可通过多种方式提交申请材料,由帮办代办人员代为运转后续环节。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