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中学音乐课,应该怎么上?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陈 烨   2015-12-11 11:23:00   作者:陈 烨

  在当代中学生中似乎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大都喜欢音乐,却对学校里的“音乐课”不感兴趣。音乐课对于普通中学生究竟意味着什么?

  面对社会音乐教育的泛滥和教育成果的悲惨,8年之前,笔者曾提出过一个口号:我们需要普及高档的音乐教育。那么何为高档的音乐教育?冯友兰曾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我认为,能够使受教者透过音乐的符号感受到音乐本质的教育才能称得上“高档的音乐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学校的音乐教育似乎只停留在了“器物”的层面——肖邦是哪国的钢琴家?京剧中有哪些行当?中国南方民歌有什么特点?这类文字知识成了音乐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从形式上讲,它们与中学生课堂上学的文科和理科知识并无差别,因为不常用,甚至显得更加“冰冷”;另一方面它们也不是升学考试的考点,无法让学生形成逼自己去学习它们的动力。也就是说,这些“音乐知识”既无法从“求知欲”上也无法从“功利心”上勾起学生的兴趣,45分钟的音乐课又不得不上,自然地,学生也就对音乐课形成了冷漠的态度。

  那么,中学音乐课如何突破这种两面尴尬的无奈局面,引导学生透过符号感受到音乐的本质呢?我认为,这里我们要转变一个观念,即,中学音乐课应当帮助同学们寻找音乐的思维,而不是仅仅传授用语言描述的音乐知识。所谓“音乐的思维”就是指音乐通过节奏、音高、音色等元素的变化用自己特有的声音语言来表现形象的过程和办法。这种思维越过符号,直接建筑在听觉感性思维之上。它不同于文字中“符号——信息——构建”的思维过程,而是通过大脑对声音模式进行记忆、比较形成感性认识,同时在潜意识中将这种感性认识与日常运动经验相联系来完成。这种思维模式虽然受到风格、时代、内容三个相互渗透的维度制约,但是在伟大的作品中它的运动和变化常常具有合理的独创性。这一点与学生们解理科难题的思维模式很相似。难题之所以“难”,是因为它的某些步骤的求证或者求解超出了一般的逻辑范围,需要跳跃性的思路,而到“会做”后反过头来看整个求证或求解过程又显得是那么合理、流畅。同时,我还想到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在结尾也时常遵循的一种类似的思维模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以上不同学科中存在相似思维模式的现象绝非偶然,它正说明了各学科内部深层的思维间是可以相互融通的。因此,从这一层面上讲,音乐课与其他学科对于学生的训练方面也是雷同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我看来,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训练中,最重要的即是思维训练。举个例子:当我现在翻出高中时考了满分的函数试卷时,会惊愕地发现,当年自己的笔迹现在却成了“天书”!那多年的寒窗苦读留下了什么?最重要的还是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思维能力从我们解题的纸上逐渐抽象了出来,被我们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去解决具体问题——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音乐思维”在其中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当我们考虑如何摆放家具的位置时,音乐中的“层次性思维”、“对称性思维”等就会起作用,让我们的设计往“合理、美观”的方向上靠;当我们写文章时音乐中的“再现性思维”会促使我们时刻关注前后的照应,“变奏性思维”会让我们注意用词的前后变化,避免雷同;当我们进行复杂的软件编程时,音乐中的“复调性思维”会指导我们让程序的每个子层面都按自己的逻辑有条不紊地发展,同时“主调性思维”又促使我们关注如何将各个层面主次分明、相互配合地组织起来等。

  用音乐训练学生思维时,我们要注意——学生是这个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感受、创造、观点是最具价值的东西,教师的角色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并明确他们自己的认识。我们经常用“一百个读者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来形容读者的主观能动性,音乐较之于文学,往往显得更加抽象,听众对于艺术形象的塑造空间也更为广阔。我甚至觉得这种创造不一定局限在听众的角色范围,我们可以打破教材,让学生越级成为编曲或作曲,亦或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小型音乐剧,配乐文学等形式,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在音乐课上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玩转”音乐。这种主体意识对中学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许多学生参加考试,看着试题就紧张、发抖,无所适从,从心理上首先输给了自己——这就是缺乏主体意识的表现。如果学生能够将答题的过程看成是一种主体间的心理较量,经常会去猜测出题者的意图,我想,整个局面就会不一样。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受到民族、时代等因素的制约。通过音乐了解各民族、各时代的文化特征是很重要的,也是高中音乐课的重要任务。在学生的文理科学习中,与文化关系最直接的要数中文课与外文课。在这些语言类课程的学习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个概念——“语感”,指人对于某种语言文化的感性把握能力。语感好的学生往往在阅读时能理清思路,表达时能行云流水、紧扣中心。文化的反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种文化的各形式间也存在着许多通感。与“语感”相对应,在音乐中有个“乐感”的概念,指人对于某种音乐文化的感知和把握能力。现代音乐学的研究表明,在同种文化下,语言与音乐在音调、格律、组织原则(语法结构)上都存在着趋同的思维倾向。因而,音乐课教学可以在学生对音乐文化思维的探索过程中结合进他们对该种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其他方面(如语言、美术、历史、地理等)的切身感受,从各个角度丰富学生对于该种文化的认识。

    在西方思潮的长期影响下,国人很多都走了极端,认为非此即彼,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完全地割裂开来。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我们要重拾“中庸”,将二者构筑在一个相辅相成的功能体系之中。在我看来,“应试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而很多艺术、体育素质课程的合理实施不仅彰显了这些学科本身的功能,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思维和别样的人生体验,为文化课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活跃的思维能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