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乐表演中的“声”与“情”
来源:中国声乐家协会 编辑:谭辉琼 2016-03-13 09:46:00
3.“声”“情”结合
在声乐的学习与训练过程中,大家往往只注重声音的训练,甚至有的人生搬硬套别人的唱法,模仿某些优秀歌手的音色唱腔等等,然而自己却不能理解怎么才能长号一个练声曲或唱好一首歌曲,一位优秀的声乐演员,他既要有优美的嗓音,又要有一定的表达理解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悟性”。我们练声的时候不能为了练声而练声,像个木偶一点表情都没有,我们应该带着感情去练声,平常我们练声唱的“咪”“吗”“依”“呜”听起来很单调,有的人更是像和尚念经,有的人可能说,我们唱练习曲也需要“情”吗?当然!千万不要以为声音唱美了曲子唱对了你就认为一首作品就完成了,我们应该从情绪上调整,从而用情绪来带动和激发我们的声音。
以前,老师告诉学生,要唱好一首歌,就必须先学会朗诵歌词,了解歌词的内容,这一点至今也可用。每首声乐作品内在的情感都是通过它的词和曲共同表现出来的,而这些情感都必须通过演唱者才能把它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所以就要求演唱者从演唱技巧、表现手法、形体语言、面部表情、歌曲情感等各个方面去完美的体现,当你完全进入歌曲的角色之后,你会觉得你就是歌中的主角,你将完全融入到了歌曲的特定氛围里。声音也充满了激情,有时候平常你上不去的高音这时候自然一唱就上去了,这就是以“情”带了“声”,“声”中传了“情”。
声乐艺术是听觉和视觉双重性的艺术展现。音乐是属于听觉形象,使观众从听觉上感受作品的情感,但更具吸引力和魅力的就是符合音乐作品的音像画面,也是就形体的表演。它给人们的是很直接很干脆的视觉上的感受,能通过具体的画面形式展现给观众。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声乐表演就是带表演形式的歌唱,声乐作品的演出都是必须依靠演员的形体动作来完成,恰到好处的形体动作是一场声乐演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音乐表演专业开设了专业的形体课程,也称基本功训练,主要训练有压腿、踢腿、下腰、下叉、大小跳等等,也对手指手势、眼神、步法、身段等进行训练,在使身体更加协调的同时更加提升我们的气质。掌握好形体动作的各种技术方法,能让我们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有那个气质有那个“范儿”。有形体,动作、步法、眼神等做填补性的表演,使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场面和谐地融为一体,在人们满足听觉效果的同时加强视觉的欣赏艺术魅力。
三、“声”与“情”的关系
“声”和“情”是歌唱艺术中最基本的两个要素。歌唱艺术要做的要求就是音准,即声音准确、到位,因为出色的声音技巧与完美的情感艺术表现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的,声音是歌唱的基础,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只有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才能使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情感得到充分表达,才能使歌唱艺术达到完美的境界。
在声乐表演这种多元素构成的艺术活动中,节奏是骨骼,旋律是血液,声音是肉体,情感则是音乐的灵魂。通过具备健康的骨骼、健康的血液和丰满的肉体,人的声音则是最容易触摸到音乐灵魂的一种媒介。声音是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情感则是促进声音技巧创新的动力,声音和情感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依托的。
四、结语
声乐表演艺术是一个复杂的劳动过程。“声”是歌唱艺术存在的先决条件和载体,“情”是音乐表达的内在核心,也是歌唱艺术存在的最终目的,歌唱者只有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的歌唱技巧,以心灵去感受,把“声”与“情”完美结合,才能把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准确细腻的表达出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才能在舞台上展现出真正的艺术,才能更容易和听众产生共鸣。
这些不是简单说说就能做到的,它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实践和积累,所以,为了将来更好的表现声乐表演这门艺术,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全身心的投入到艺术中来。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