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创作历程
来源:小提琴课堂 编辑:乐音 2016-02-21 10:31:00
维瓦尔第是诞生在威尼斯最著名的作曲家。和他同一时期还有一位作曲家托马索阿尔比诺尼,但是,即便在作品的数量方面,也是维瓦尔第居于其上。维瓦尔第一生作品非常多,至今已发现650首。其中包括554首器乐,40多部歌剧,还有50余首宗教乐曲。这些仅仅是被发现了的作品,很可能还有未发现的。所以,他是一位相当多产的作曲家。如果进一步把他的554首器乐曲分类,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其中454首是各种独奏乐器的协奏曲。这数量使他被尊为“协奏曲之王”而当之无愧。这些协奏曲当中,330首是为弦乐器写的,占73%,这恰恰表明了他是一位小提琴名手。
由于长着红头发而被称为“红毛僧侣”的维瓦尔第,生平有许多不明之处。首先,关于他出生在哪一年,就有多种猜测。最近发现了他的洗礼登记,才证实了他出生于1678年3月4日。他先跟随父亲学拉小提琴,后来却于1693年(15岁)入修道院。10年之后,他晋升为神父。但是,人们都知道虽然他身为神父,却是连一次弥撒也未做过的怪人。据说有这样一段故事。最初,他和普通神父一样也被授予主持弥撒的职责,但是,有一天,他正在主持弥撒时,偏巧头脑里涌现了赋格主题,他立刻跑到另外一个房间里把它记在五线纸上。当他写完乐谱,若无其事地再去主持弥撒时,很不走运被主教碰见了。自那以后,他就被禁止主持弥撒了。这不过是传闻而已,并不可靠。维瓦尔第否认这件事,他说“我不能主持弥撒是因为我生下来就患有疾病”。他所说的病是一种气喘病,后来,由于这种宿疾,他被免去司祭职务,去负责一个孤儿救济机构的音乐教育,这倒似乎是事实。当时的威尼斯有很广的音乐水平,它拥有4所音乐学院。维瓦尔第任教的其中之一,名叫“皮耶塔”音乐院。“皮耶塔”中的学生,都是被遗弃的女孩,是一个很奇特的教育设施,它的建筑至今还残存着。搭水上巴士在圣马可(San Marco)寺院前的广场下船,沿大运河岸边向中走不远,左边就是那个旧址。这所音乐院中的学生组织一了支管弦乐队,大概是由于老师高明,他们的技艺很高超,被誉为“仿佛天使在演奏”。据说维瓦尔第一生当中所写的乐曲,大部分是为皮耶塔管弦乐队创作的。
维瓦尔第留给后世的最大的业绩就是他继托列里和科莱里之后,确立了古典协奏曲形式,巴赫和亨德尔都受到他的很大影响。尤其是巴赫,他在青年时代努力钻研维瓦尔第的作品,把其中许多乐曲发展为古钢琴独奏曲和协奏曲,流传于世。维瓦尔第的尽人皆知的名曲《四季》,作于1720年前后,是5年之后于阿姆斯特丹出版的《协奏曲集,作品第8号》(和声与创意的尝试)的12首乐曲中的第一曲至第四曲,这4首乐曲都是为独奏小提琴和弦乐队所写。从前曾经标题为《合奏协奏曲》,其实并非如此,它是3个乐章组成的接近现代协奏曲形式的乐曲。
《四季》的标题出自附在乐曲前歌唱春、夏、秋、冬四季情景的短诗。第一首《春》的短诗大意是:“春天来了。小鸟欢快地振翅歌唱,把喜悦献给春天,泉水淙淙,静静地发出碎语。忽然,乌云密布,电闪雷呜。一会儿,暴风雨停了,小鸟又歌唱起来。”(第一乐章)“在野花盛开的牧场上,牧童命令牧羊犬看羊,他静听着沙沙的树叶声,陷入瞌睡。”(第二乐章)“粗犷的牧笛引起山谷回声,牧童和宁芙(半神半人的少女)跳起舞来。”(第三乐章)《四季》的每首乐曲都有描写季节的短诗,作曲家用音乐巧妙地描写了诗的内容。比如:开头“春天来了”的部分,演奏令人感受到春的气息的明朗而又跳动的旋律,继而在“小鸟……”的部分用小提琴独奏奏出安详的牧歌,及至“乌云密布”以乐队齐奏来表现暴风雨。
因此,我们欣赏这首乐曲时,只要理解短诗的内容,就能随着乐曲的演奏听出树叶沙沙作响和牧羊人酣然入睡的场面。但是,这首乐曲卓越,并不仅仅限于这些。抛开短诗,音乐本身也写得结构严谨,淋漓尽致,维瓦尔弟在这里不但有力地创造了描写音乐的要素,而且巧妙地写出了作为纯粹的小提琴协曲也字字珠玑无可挑剔的乐曲。从后来的贝多芬在《第六交响曲》(田园)中模仿潺潺流水的杜鹃、鹌鹑、夜莺的鸣啼,描写村民的舞蹈和暴风雨来看,肯定是受到《四季》的影响和启发,所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维瓦尔第是贝多芬的老前辈了。不过,维瓦尔第与贝多芬不同的是他下笔如飞。他曾说过:“我作起曲来,比抄谱还要快。”根据现在的记录,他接受别人委托,只用三天,就写完了10首协奏曲。不论当时的协奏曲比后来的古典派和浪漫派协奏曲结构有多简单,那也是十分惊人的速度了,他既然如此多产,所以,在作品当上出现令人感到似曾相识的情况,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1975年去世的意大利现代作曲家达拉比科拉曾经挖苦他说:“维瓦尔第并非写作了600首协奏曲,现时是把一首曲子写了600遍。”
但是,如果你能用心地聆听包括《四季》在内的作品第8号和题为《谐和与灵感》的作品第3号—他的代表性的协奏曲集,就会知道这种评论是不准确的了。有的乐曲貌似雷同,其实维瓦尔弟变换着每一部乐曲的风格,改变管弦乐队伴奏的写法,从不用同一写法来写另一首乐曲。他虽然下笔如飞,但决不潦草从事。维瓦尔第的晚年留下许多谜。他为什么、和怎样来到维也纳,谁也不清楚。但是,1741年夏季他确实在维也纳。后来,他在维也纳的一位皮匠师傅家里与世长辞,遗体于7月28日葬在维也纳公共墓地。这位意大利巴洛克音乐天才的临终,与他的业绩相比,未免过于凄惨了。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