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烟台高新区居民朋友的一封信

2021-03-30 10:07:0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广大居民朋友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超过1.2亿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死亡人数已超过270万人,全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抗击疫情既需要严防死守、养成文明习惯,更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全民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截至目前,我国接种量超过8000万剂次,全球接种总量已超过3.7亿剂次。

  目前,我国新冠疫情形势平稳,但仍存在疫情输入和局部流行风险,而且绝大部分人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患病风险较高,有基础疾病者患病后危害将会更加严重。

  注射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国家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领跑世界成功研发新冠疫苗,积极推行全民免费接种。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我区将有序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今年上半年重点接种18~59周岁人群,下半年接种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我们倡议适宜接种人员尽早接种疫苗,做到“应接尽接”,从而快速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亲爱的居民朋友们,生命是最宝贵的,疫情传播的不确定性将长期存在。疫苗接种利国利民,是对自己健康的保障,也是对家人的呵护与关爱,更是对全区的责任和屏障,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让我们积极参与疫苗接种,人人行动共筑健康长城!

  烟台高新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

  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2021年3月26日

  疫苗接种小常识

  一、新冠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答: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我国新冠疫情形势平稳,但仍存在疫情输入和局部流行风险。对绝大部分人来讲,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患病风险较高,有基础疾病者患病后危害较严重。接种新冠疫苗能够对个体进行有效保护,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并且也能够形成有效的群体免疫屏障,阻断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最好办法,也是我国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主要的策略。

  二、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答:我国疫苗在研发、试验、审批、上市、储存、运输、接种等全流程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规定。有完善的疫苗冷链系统保障,储存和运输均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接种单位、医护人员都经过了专业培训和严格审核,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接种。前期试验表明,全程接种28天后90%以上受种者都会产生保护抗体,保护效果明显。少数人接种后接种部位有红肿、硬结、疼痛,极少数人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无需处理,一般1-2天可自行恢复。目前全国接种新冠疫苗接近8000万剂次,进一步证明我国疫苗是安全的。

  三、新冠疫苗价格?

  答: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四、接种新冠疫苗最佳时间是什么时间?

  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建议,疫苗最好在今年打、尽快打。新冠疫苗一共接种2剂次(针),2剂次间隔14-28天。提醒广大居民,如果有出差、外出计划,一定要提前做好安排。

  五、接种新冠疫苗后多久才能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答:根据前期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2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六、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答: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接种部位局部疼痛、红晕或者出现了硬块,全身乏力、发热、头痛,另外还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常见的不良反应。市民在完成接种后,应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再离开,现场工作人员会告知受种者接种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后续健康状况观察、处置建议以及联系方式等。回家后如出现不良反应相关症状,报告接种点工作人员,必要时及时就医。

  七、哪些人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答:1.属于严重过敏体质,既往注射其他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或初次接种本疫苗出现严重过敏者,严禁接种本疫苗;2.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或核酸、抗体检测阳性者;严重慢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者;患有惊厥、癫痫和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史者;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者或者出血性疾病患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者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均不适合接种本疫苗;3.妊娠期的妇女。

  八、哪些人不适宜打第二剂次疫苗?

  答:受种对象身体状况应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如果接种第一剂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或出现任何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者,且不能排除是疫苗引起的,则不建议接种第二剂次。另外市民在接种第二剂次时如患急性疾病,或在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忠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