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中兴华为美国遭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编辑: 2012-10-11 10:41: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至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费三元
“十一”长假刚刚结束,从大洋彼岸就传来了一则“坏”消息:10月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表调查报告称,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建议阻止这两家企业在美开展投资贸易活动。
针对美国国会的做法,中兴、华为两家公司都已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驳和回应,中国政府也通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对此事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反对。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美方第一次做出类似的决定了。在此之前,美国政府曾于2007年和2010年分别阻止了华为公司收购3Com和3Leaf公司。此外,在今年早些时候,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禁止了华为公司参与澳大利亚的国家宽带网络项目竞标。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美方的行为,对这两家公司在美、欧等高端市场的经营活动必然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其实,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也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仅从新闻媒体对美方的此次报告内容的报道和分析就不难看到,该事件背后的原因至少有三个:
一是中西方之间存在深刻的互不信任和相互成见。这种不信任和成见既存在于政府高层官员的头脑之中,也存在于普通民众心中,其直接的表现就是,西方往往以“国家安全”、侵犯知识产权、涉嫌腐败等理由封杀我们的企业,其中有些指责看似牵强和疯狂,却很符合西方人一贯的逻辑,能够被很多当地民众接受,并因此能够为当地政客拉来选票。
二是商业利益层面的竞争与国家利益层面的竞争总是错综交叉在一起。美国一向在高科技产业领域领先于世界,以中兴、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企业的进入,无疑会削弱美国本土企业的传统市场和竞争优势,而美国本土产业的不断空洞化,势必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利益。这种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错综交叉的形式,决定了某些敏感行业的竞争不仅仅限于商业层面,商业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政府出面干预。
三是我们的企业也不能完全否认曾经有过卷入不当行为的案例。别的姑且不论,中兴、华为两家中国公司在海外市场互殴,或涉嫌项目国当地腐败案件的报道就不时见诸于海内外各种媒体。这当是中国企业需要自我检讨的地方。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仅仅表示愤慨和不平恐怕是没有多少作用的。仍以此次中兴、华为事件为例,尽管从企业到政府,中方的反应可谓迅速及时,但从经验判断,今后中兴、华为这两家中国企业在美国从事投资经营活动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巨大障碍。而且,可以肯定地是,只要以上三个原因依然存在,那么未来还会有其他中国企业遭到相同或相似的不公平待遇。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中兴、华为公司在美国的遭遇,我们既不必义愤填膺睚眦必报,也不必大惊小怪杯弓蛇影,我们在表达不满和抗议的同时,似乎更应该做一些理性、建设性的努力。但是,这种努力决不应该是以牙还牙的报复。报复只会进一步加深彼此的成见和敌意。成见只能通过沟通才能消除,信任只有通过了解才能建立。通过更广泛地增加沟通来增进相互的了解和信任,深入地分析和了解西方人的思维逻辑,据此改进我们拓展海外市场的方法和策略,才能不断发现和拓展双方战略合作和共赢的空间。
需要补充的是,以上种种努力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实现中西方的战略融合、实现中国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注定是一个充满曲折的过程,需要时间、毅力和不懈努力才能做到。(记者杜鹃)
针对美国国会的做法,中兴、华为两家公司都已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驳和回应,中国政府也通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对此事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反对。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美方第一次做出类似的决定了。在此之前,美国政府曾于2007年和2010年分别阻止了华为公司收购3Com和3Leaf公司。此外,在今年早些时候,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禁止了华为公司参与澳大利亚的国家宽带网络项目竞标。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美方的行为,对这两家公司在美、欧等高端市场的经营活动必然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其实,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也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仅从新闻媒体对美方的此次报告内容的报道和分析就不难看到,该事件背后的原因至少有三个:
一是中西方之间存在深刻的互不信任和相互成见。这种不信任和成见既存在于政府高层官员的头脑之中,也存在于普通民众心中,其直接的表现就是,西方往往以“国家安全”、侵犯知识产权、涉嫌腐败等理由封杀我们的企业,其中有些指责看似牵强和疯狂,却很符合西方人一贯的逻辑,能够被很多当地民众接受,并因此能够为当地政客拉来选票。
二是商业利益层面的竞争与国家利益层面的竞争总是错综交叉在一起。美国一向在高科技产业领域领先于世界,以中兴、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企业的进入,无疑会削弱美国本土企业的传统市场和竞争优势,而美国本土产业的不断空洞化,势必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利益。这种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错综交叉的形式,决定了某些敏感行业的竞争不仅仅限于商业层面,商业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政府出面干预。
三是我们的企业也不能完全否认曾经有过卷入不当行为的案例。别的姑且不论,中兴、华为两家中国公司在海外市场互殴,或涉嫌项目国当地腐败案件的报道就不时见诸于海内外各种媒体。这当是中国企业需要自我检讨的地方。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仅仅表示愤慨和不平恐怕是没有多少作用的。仍以此次中兴、华为事件为例,尽管从企业到政府,中方的反应可谓迅速及时,但从经验判断,今后中兴、华为这两家中国企业在美国从事投资经营活动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巨大障碍。而且,可以肯定地是,只要以上三个原因依然存在,那么未来还会有其他中国企业遭到相同或相似的不公平待遇。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中兴、华为公司在美国的遭遇,我们既不必义愤填膺睚眦必报,也不必大惊小怪杯弓蛇影,我们在表达不满和抗议的同时,似乎更应该做一些理性、建设性的努力。但是,这种努力决不应该是以牙还牙的报复。报复只会进一步加深彼此的成见和敌意。成见只能通过沟通才能消除,信任只有通过了解才能建立。通过更广泛地增加沟通来增进相互的了解和信任,深入地分析和了解西方人的思维逻辑,据此改进我们拓展海外市场的方法和策略,才能不断发现和拓展双方战略合作和共赢的空间。
需要补充的是,以上种种努力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实现中西方的战略融合、实现中国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注定是一个充满曲折的过程,需要时间、毅力和不懈努力才能做到。(记者杜鹃)
王郝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