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快以港兴市步伐,推动海陆统筹开发
紧紧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坚持海陆统筹、梯次推进,加快构建以港口为龙头,岸线为基础,海域为前沿,腹地为支撑的海陆开发格局。
(14)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发挥港口比较优势,以芝罘湾港区、西港区、龙口港区为核心港区,莱州港区为黄河三角洲重点港区,其它港区分工协作,按照深水港、专业化、多功能的发展方向,搞好分工合作,形成特点鲜明、功能完善、信息畅通、便捷高效、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大型枢纽港,全力将烟台港建设成环渤海和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
(15)完善港口物流体系。按照区港一体化方向,加快建设芝罘湾港区、西港区、龙口港区、蓬莱港区、莱州港区等物流特色示范园区,形成新的复合型、聚合型产业。以内陆腹地为依托,积极与内陆腹地无水港、物流园区、生产加工和贸易企业等衔接,形成腹地点线面结合的物流服务网络。加大与集装箱航运企业合作力度,争取开辟更多航班航线,重点发展远洋干线。加强大通关建设,不断创新口岸通关模式,提升口岸服务和监管水平。加快港口集装箱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16)放大保税港区效能。高起点规划建设保税港区,以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为基础,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等功能,逐步向“自由港”发展,建设区域性贸易中心、航运中心、高技术产业中心。加强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合作,共同打造东北亚枢纽港。高标准推进网外配套服务区建设,吸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船代货代企业入驻。其它港区积极争取保税仓库、保税堆场、保税罐区等保税政策,推动港口向更高层次迈进。
(17)全面加快海陆统筹开发。统筹海岸、海湾、海岛、海域开发建设,实现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形成发展沿海、开发海洋、带动腹地发展的新局面。把海湾海岛作为由陆地向海洋进军、由近海浅海向远海深海跨越的战略支点,各有侧重地开发和保护,培育海陆开发的战略节点。发挥港口带动作用,高效利用岸线资源,建设一批专业化和综合性的产业聚集区、特色化和高端化的滨海产业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海陆产业集聚发展。
(18)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示范。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优化莱州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创新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改革资源利用体制机制,开创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为全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保持莱州在黄河三角洲各县市区中的领先地位,成为开发建设的“桥头堡”和“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