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周海宏:五行养生音乐都是骗人的把戏

来源:尚音爱乐   编辑:周海宏   2016-02-27 08:59:00   作者:周海宏

  当下的种种国学热、传统文化热中,恰恰是这些玄之又玄、忽忽悠悠的说法最能迎合大众的现实功利的需求,也因而最能吸引大众眼球。但这无助于人们对传统的理性认知,反而让传统文化被妖魔化和污名化,最终成为鬼画符之类的东西,如五行养生音乐之类的东东,鼓吹者宣称《春江花月夜》能够治疗因情志不节而致的神经衰弱.心血管疾患,《甜蜜蜜》之类的角调音乐能够治疗因思虑不解忧郁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头痛心血管疾病等等,并专门录制了一套金木水火土的音乐专辑,分别对应不通过体质的人群,木对应角乐据说有利于从事生态农业、房产建设及矿产开发的人员。土对应宫乐,有利于从事土地开发、建筑业或国家立法执法机构。此等荒谬言论竟大行其道,让人瞠目结舌。还是让我们听听周海宏老师从音乐专业的角度如何批驳五行养生音乐之荒谬。——芬芳文化研究院微博

  “五行养生音乐”都是骗人的把戏!大家不要相信宣传与推销“五行音乐”的人!他们全是音乐的门外汉!根本就连什么是宫、商、角、徵、羽都不知道。他们的“宫乐”,根本就不是“宫乐”,“商乐”也不是“商乐”,就是任意创作的轻音乐。那些音乐除了与其它任何轻音乐一样都能改善心情外,没有任何治疗作用。改变心情,那是所有音乐都有的作用!他们推荐的那些号称能治病的传统音乐曲目,不仅能治病是纯属扯淡,连调式也根本就不是他们所说的调式!——他说的商调曲子,其实是宫调的;他说的是羽调曲子,其实是徵调的……因为他们连基本乐理都不懂,所以搞不清什么是宫商角徵羽。让我来向那些宣传“五行音乐”的人普及一下基本乐理。

  五行音乐的原理称:金、木、水、火、土对应着五音的商、角、羽、徵、宫;对应着五脏的肺、肝、肾、心、脾。所以听角乐,益肝;听宫乐,益脾;听商乐,益肺等等……听上去挺有逻辑是吧?宫商角徵羽的频率,使对应的脏器共振,从而达到治疗作用,听上去挺有科学依据吧?关键的问题是:宫商角徵羽到底是什么?

  我告诉大家——也告诉那些五行音乐的宣传与推销人:宫、商、角、徵、羽就是哆、来、咪、嗦、啦的中国古代叫法。你把“宫乐”翻译成“哆乐”,写成“1乐”,“商乐”翻译成“来乐”,写成“2乐”等……,这事儿是不是就一点劲都没有了,一点都不玄秘了吧?至此,我们就把什么是宫的问题,变成了什么是“哆”的问题,什么是“1”的问题了!

  什么是“哆”呢?首先“哆”不是有任何固定振动频率的音。大家都见过简谱上1=C,1=D,1=G这样的标记吧?C,D,G这是固定频率的音(其实也有变化的时候,如A=440HZ,也有调为442HZ的,435HZH的)。1,即哆,可以是任何频率的音!对此你在唱卡拉OK调音调高低时就知道了。那么宫商角徵羽与什么脏器的什么频率共振?是胡乱振的!其实,什么是“宫乐”?怕那些搞五行音乐的不懂,我们还是翻译成什么是“哆乐”吧!是由哆构成的音乐吗?——哆哆哆哆哆哆哆,不可能吧?那答案就出来了:是“宫调式”的音乐!为此我得费些口舌,让没学过音乐的人听懂,也为了推销五行音乐的人不被他委托的作曲家蒙了,我要细细的讲。

  以由五个音的音列构成的音乐为例:1,2,3,5,6。虽然这五个音在音乐中都有用,但是地位则不同。地位最重要的音,就是主音。主音的特点是:往往在结尾的位置,一句的尾,特别是全曲的尾;音较长,出现的次数多,位置显著。反正,给人印象最深、感觉最稳定的音就是主音。哪个音是主音,就是什么调式。“哆”是主音,就是“哆调式”,“来”是主音,就是“来”调式,“咪”是主音,就是“咪调式”……,你把它翻译回来好了:“哆”是主音,就是“宫调式”,“来”是主音,就是“商”调式,“咪”是主音,就是“角调式”……,按五行音乐的说法,它们分别是治脾的,治肺的,治肝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音乐很少有一个调式贯穿到底的!常常在中间就转调了!从徵调转成商调,从角调转成羽调,从宫调转成徵调!甚至有些民歌,上下两句都在不同的调式上。你分析一下《东方红》、《茉莉花》、《沂蒙小调》,哪个中间没有转换过调式?!请五行音乐的宣传推销者分析一下你卖的音乐调式对不对吧!

  我现在要说的是:多亏音乐没有那么大的治病功效,否则还不像吃错了药一样,把人听死了!

  音乐具有极大的情绪影响功能,通过影响情绪,改善心情,调整行为,这是音乐真正有的功效。但是不能夸大它,玄化它,更不能借人们不懂音乐去蒙事、骗钱。这样做只能自毁行业名声!

  音乐是从心灵说向心灵的语言,是感性人生的精神家园;音乐欣赏给人心灵的慰藉,是健康的享受方式;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友谊的桥梁;请不要亵渎它!

  作者:周海宏,著名音乐心理学家、音乐学博士。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主要致力于音乐心理学、音乐学研究方法、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赏析以及严肃音乐普及工作。

  文章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的博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