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农商银行下活助农“特色棋” 铺就乡村致富路

2024-05-23 16:22: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慧

  大众网记者 李慧 通讯员 栾钧屹 烟台报道

  赋能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龙口农商银行始终牢抓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聚焦地方特色产业,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思路,不断提升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以金融力量助力铺就乡村致富路。截至4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209.19亿元,较年初增长8.12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02.15亿元,较年初增长3.8亿元。

  新平大虾格外“鲜”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龙山街道新平村的对虾以鲜美、个儿大、营养丰富而闻名。近来,海鲜价格水涨船高。看着自家对虾长势良好,新平村对虾养殖大户包先臣脸上笑开了花。

  “毫不夸张地说,是龙口农商银行这20万元贷款给了我发展的机会。”包先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据悉,包先生从事对虾养殖多年,经营了2个大棚,20个虾池,近来因虾池整修,包先生将手头的流动资金花费所剩无几,但购新虾苗时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犯难的包先生正好遇到了下乡走访的龙口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该行工作人员了解到包先生的困难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上门考察、综合评估、制定金融方案,用时三天20万元的“鲁担惠农贷”解了包先生的燃眉之急。该行工作人员看到包先生的对虾养殖场设备完善、水质干净,产出的对虾品相极佳。看着如今的对虾长势,包先生对自己的养殖场也有了新的规划:“我们将尽快采购一批饲料和虾苗,同时升级养殖管理和采收作业技术,用现代化、精细化手段维护养殖场,预计明年虾产量能翻一倍多。”

  以服务乡村振兴为主要抓手,以当地特色产业为着力点,龙口农商银行不断加大服务创新,加大鲁担惠农贷投放力度,解决种植养殖农户担保难题,按月开展业务交流会,组织支行内训师与省农担公司包片经理进行现场业务交流。“鲁担惠农贷”业务开办以来,累计发放1044户,投放金额7.8亿元。其中支持海产养殖487户,金额3.1亿元。

  前山牡蛎格外“肥”

  海阳市留格庄镇前山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牡蛎之乡,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世代以渔耕为业。隋玲武就是前山村典型的渔户代表。隋先生感慨道:“海产养殖让我们富裕了,这十多年创业既艰辛又快乐,虽然这期间牡蛎价格高低起伏,年终收入高低不一,但是我特别高兴,多年的牡蛎养殖使我锻炼成为了养殖业的行家里手。”谈起养殖牡蛎的发展历程,隋先生高兴地说:“十分感谢龙口农商银行的支持和帮助。去年因为牡蛎价格低,收益大幅下降,近期购买牡蛎苗时就缺少资金,是龙口农商银行主动找到了我,给我提供了50万元的信贷支持,帮我解决了大困难了,现在有了足够的资金保障,我对今年的收入期望更高、信心也更足。”

  “海产投苗”是养殖的第一道关,气候、技术、环境都缺一不可。隋玲武仅仅是龙口农商银行支持渔业养殖的一个缩影,龙口农商银行将渔业部门的“海产投苗”技术下乡与金融知识大讲堂相结合,协力开展“高素质渔民金融知识大讲堂”,截至目前,共组织活动9场,参与培训的养殖主体670名,其中建档评级389户。同时,该行工作人员深入渔民、养殖户家中,了解海产养殖户的经营难题,同时宣传普惠信贷政策、讲解放贷条件及流程、提供金融服务,并通过微信“面对面建群”建立长效沟通机制,为“海产投苗”保驾护航。

  西索格庄的蔬菜格外“甜”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小纪镇西索格庄村一排排现代化的温室大棚鳞次栉比,满载各种蔬菜的三轮车穿梭其间,一茬茬收获的各类蔬菜准备投放市场。翻起大棚门帘,大棚内生机盎然,各种蔬菜长势喜人。棚内菜农们采摘、装箱、掐茎、整枝、深耕细耘的忙碌身影,一派繁忙的景象。

  “俺种的蔬菜长得可喜人了,每天都能够摘300多斤,随摘随卖,每天能卖数千元,这可多亏了龙口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大棚种植户刘伟在大棚里满脸笑容地说道。

  说起如今的发展,刘伟感慨万分,创业初期大棚设施建设费用高昂,好在龙口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名单制走访时了解到刘伟的困难,第一时间为其发放了10万元的信贷资金,解决了他建大棚的资金难题,这才使得土地租赁、人工除草、合里施肥能及时进行。“今年是蔬菜结果的第三个年头,为了让产品保持原生态,菜园一直坚持有机种植的理念,使得蔬菜结果量大,而且味道纯正。”刘伟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今年以来,该行深化与农业农村局业务合作,以党建共建为契机,深化业务合作模式,共获取“美丽庭院”客户5985户,家庭农场客户清单1303户,种粮大户257户,累计交易额超百万企业清单866户,创业贷客户清单1092户,龙头农业企业27户,烟草商户2700户。

初审编辑:张忠莉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