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近年来,戏曲的创作和演出迎来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出现了令人欣喜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戏曲评论也紧跟舞台实践,在总结引领或批评反思中呈现一片生机。无论是以评代奖后出现的一剧一评模式,还是大量剧评组织的相继成立,以及在主流纸媒和网络平台上不断出现的评论文章,都标志着当前戏曲评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但是,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对于以音乐为重要表现要素的戏曲艺术而言,专业的音乐评论却屡屡缺席于当前戏曲评论的话语体系。这无疑是戏曲发展生态的重要缺失,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提出并引起关注的问题。
回顾20世纪戏曲艺术的发展脉络,经历了从“听戏”到“看戏”的审美重心变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音乐在戏曲综合性艺术因素中占据首屈一指的地位。以京剧为代表,四大名旦因其各具特色的唱腔音乐成就了京剧音乐的最高典范,而老唱片的流行,更是将音乐从戏曲诸多综合元素中抽离出来,建立起一种“只听不看”的独特审美体验方式。评论作为人们从事艺术审美活动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总结,其关注重心和聚焦指向,对应着这一艺术形式最为重要的表现能力和艺术手段。这一时期,大量围绕嗓音、用气、吐字、行腔的杂谈随笔见诸报纸杂志,表演者的演唱能力和琴师的伴奏水平占据了评论者的主要视线,成为戏曲舞台上下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发表于《戏剧月刊》的《论京剧唱法取径之不同》《青衣唱法概论》《谭腔之研究》等诸多文章,字里行间对声音的细致揣摩几乎可以用文字再现出京剧鼎盛时期的音乐样貌。
随着戏曲艺术的不断发展,20世纪中叶以来逐渐形成了戏曲剧目创作的职业化分工,剧作者打破了传统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中幕表戏、大纲戏的文本模式,以职业文学创作的状态与水平投入戏曲剧目创作之中。进入21世纪,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审读当下不断涌现的新创戏曲剧本,有些作品着力于人性多面性的开凿,有的剧作对历史有了全新的解读视角,有的情节紧贴当下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代优秀剧作家的思想深度和写作开合幅度已经与传统戏曲相对简单的情节架构方式有了巨大差别,剧本的信息容量也绝非过去才子佳人、忠孝节义的单一叙事模式所能比拟。在如此宏阔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面前,对戏曲剧目文本的关注已然成为当前戏曲评论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从“听戏”到“看戏”,此消彼长之间,反映出戏曲音乐地位不断式微的过程,以音乐为代表的“艺评”逐渐让位于对剧本文学的“义评”。
综观当下戏曲音乐的创作实践,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小剧种音乐歌舞化、大剧种音乐京昆化的创作倾向,剧种音乐呈现模糊化趋势;主题贯穿、专曲专用等作曲技法的使用使得戏曲音乐整体面貌发生改变;戏曲作曲家取代戏曲演员的创腔功能,导致戏曲新流派难以产生的窘境;以及大量使用的MIDI音乐伴奏方式,切断了演员与乐队之间的情感连接,等等。这些问题急需艺术评论的及时跟进与理论指导。但另一方面,戏曲音乐评论写作之难也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一般而言,一出戏有没有产生优秀的核心唱段,既能够展现表演者的艺术功力,又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被广大戏曲爱好者广为传唱,是判断剧目音乐创作是否成功的直观标准。对于职业戏曲音乐评论而言,所涉及的问题要更加复杂。与单纯的声乐、器乐作品相比,戏曲音乐具有既有专业性又有民间性、既有综合性又有戏剧性、既有传统性又有现代性的复杂特点。因此,戏曲音乐评论并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作曲技巧和表演水平的一般判断,还要综合考虑剧种特点、剧目风格、表演二度呈现能力、成熟剧种音乐与正在成长中的剧种音乐的差别等因素,要求评论者对戏曲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经验、鉴赏能力和理论水平。
衡量一部成熟的、具有较高质量的戏曲音乐作品,应该具备以下三项要素的统一。首先,突出剧种音乐的稳定性和辨识度。戏曲理论家曲润海先生说过:“如果说剧本是一个剧目的‘本’,那么戏曲音乐可以说是戏曲剧种特色的一个最主要的‘本’。”对于戏曲作曲而言,必须熟悉和把握剧种音乐特性,在创作中保持剧种音乐的高辨识度,克服一味迎合市场而出现的过度歌舞化倾向,树立剧种自信,避免剧种音乐风格的模糊和趋同。这一点对于小剧种的生存发展尤其重要。再者,具备剧目音乐的风格性和典型性。从事戏曲作曲40余年、创作了170余部作品的朱绍玉先生曾经讲:“我的每个戏都要具有不同风格特征,因此在创作中我始终需要不断突破自己。”对于一部新创剧作而言,能否在保持剧种音乐稳定性的基础上,打造出剧目音乐的独特风格,为新创剧目不断积累下典型化的音乐符号,是考验戏曲音乐创作水平的更高标准。最后,能够体现戏曲音乐发展的时代性和引领性。由于受到程式性和戏剧性的束缚,戏曲作曲无法具有和其他音乐创作类型同样的自由度,从某种程度上讲,戏曲音乐创作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和“变”与“不变”的尺度拿捏。不断运用新的作曲手段、化用外来音乐语汇、融汇更多音乐表达样式,生成新的剧种音乐语汇,让高度程式化的戏曲音乐焕发出时代新意,是当前戏曲音乐发展取得突破的重要路径。
中国戏曲的艺术魅力包含着每一个时代剧本文学对民众的思想感召与引领,更珍贵的是数百年传承积累下来的独具特色的艺术手法。戏曲艺术的审美建构在每一个高度符号化的技艺表现之上,故而对戏曲技艺表现能力的关注应该成为戏曲评论链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傅瑾先生曾经提到:“在当下的戏曲领域,如何通过评论与戏曲艺术家协力营造推动戏曲发展的良好环境,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当前戏曲音乐评论的缺席所反映出的,正是当下戏曲发展中对舞台技艺关注程度的欠缺。这一点值得戏曲评论界重视。
(作者:孔培培,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