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田青教授在民族民间音乐周上的主旨演讲

来源:田青思想馆   编辑:田青   2016-11-23 15:43:00   作者:田青

  编者按:世纪之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推动下,各国对自己本土的传统文化及文化多样性进行了深刻的理解与反思。2016年11月11日,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主办方之邀,田青先生发表了名为《文化与沟通: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主旨演讲,针对当下娱乐节目滥用文化遗产等现象,田青先生再次发声:“保护文化遗产,首先要敬畏,不可随意篡改!”

  田青教授在民族民间音乐周上的主旨演讲

  大家好!主办方让我讲15分钟,还要“精彩”,15分钟只能“精”,“彩”有点难,直奔主题吧。给我的题目是“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刚才白庚胜主席也提到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样一句话,这句话不知是谁说的,好像有二十多年了,应该说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我们全盘西化的过程中提出来这样一个口号,让人重新想到我们的民族文化。但是仔细琢磨这句话,在理论上还是有问题的,而且是不通的。

  首先它把民族和世界对立起来,如果按照常识,我们当年,即改革开放之后所提出的一些口号,今天来看都有一些常识问题。比如当时有一个口号是“走向世界”,很多县城都在县政府门前弄一个广场,做一个金属雕塑,拧一个大麻花儿,莫名其妙的,一定是抽象的,下面写着“走向世界——某某县……”,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口号时就在想:你要走向世界,那你在哪儿呢?你不在这个世界里吗?包括“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样的口号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我就想为什么有这么多口号?而且这个口号在当时能起到好的作用?

  那么就必须联想到我们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这一百多年,我们中国人的政治、文化、价值观、世界观发生了多少变化!烙饼翻个儿,翻了多少个个儿?为什么我们提出来“走向世界”这样莫名其妙的口号,仿佛我们不在世界里呢?的确,“世界”这个词进入中国不足两千年的历史,因为它不是中国汉字原来就有的词汇,“世界”这个词是从佛经中来的,《长阿含经》中说:“当于尔时,地为震动,放大光明,普照世界。”这才有“世界”的概念。那么,在佛经传入中国之前,在中国人眼里用什么来代替类似“世界”这个概念呢?是“天下”,“天下”是什么意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一个政治概念,一个土地的概念,我们是一个农业民族,我们所有的文化思想与文化思维都跟它分不开。

  佛教进入中国,中国人才知道原来有“世界”,大,可以大到三千大千世界,而且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小,可以小到一微尘一芥子,里头还有三千大千世界,这超出中国人原来的想象。中国人知的是天下,走得到的地方,对皇帝来讲,就是管得了的地方,能收税的地方。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使得我们直到今天才明白过来,要“走向世界”,才出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样的话,就是把民族和世界,把我们自己和世界区分开,有时候是对立起来。为什么要走向世界?因为不能总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天下”,关在自己的房子里。而且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恐怕也不是原来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只要有民族特色的,就必然得到世界的承认。

  今天我们讲文化多样性和过去我们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不同,认识到人类要保护文化多样性是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才滥觞的一种思想。也就是最近几十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了两件影响到人类历史的大事。一个是反思人类和地球、和其他生物、和大自然的关系。过去,尤其西方文明认为人类是万物之灵,是这个地球的统治者,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地球攫取,地球上除了人之外的所有万物都是为我们人服务的。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广告非常好,是一个表,每个时间刻度上是一只我不认识的动物,时针在走,表“嗒嗒嗒”的声音在响,底下一行字出来:每一分钟,这个世界上就有一个物种消失了。我不知道各位可能正在吃着饭、正在聊天的时候,你无意之中看到这个广告时,有没有像一根鞭子一样抽你一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过一个统计——原谅我对数字是超低能的,永远记不住任何数字——大致意思是说最近这几十年,陆地上的生物消失了三分之二,海洋上的生物消失了三分之一。我这短短的一生当中亲眼见到的生物物种的消失,是我小时候拿着一竹竿满大街去粘蜻蜓,当然我应该自我谴责,我也是消灭这个物种的罪人,但那个时候小,无知儿童嘛,最近这几年,我再没有见过一只蜻蜓!因为这么的物种的消失,我们到今天才发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个人类的反思,就是反思今天的文明、今天的文化和过去人类在整个历史当中创造的文明的关系。现在的人都崇尚科学,科学是什么?科学是最“无情”的,所有新出现的科技手段都是对已有的、过去的、过时的科技手段的全面否定和覆盖。简单讲,现在人都拿手机拍照,只有专业人士才拿照相机;有了彩电后黑白电视没人要了;有了数码相机后,世界上最大的感光照片厂,日本的柯达,中国的乐凯就关门大吉了,不管你有几千职工,也不管这几千职工上有八十高堂,下有三岁孩子。如果我们用科学这种无情的态度对待人类过去的文化,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

  今天我不敢说我们有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了,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统计的时候,中国还有380多个剧种,什么叫一个剧种?每一个剧种都有它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积累下来的独特唱腔,独特的表现手段,一大批代表性剧目,还要有自己的角儿以及与角儿一样要多年才能培养出来的观众群。但今天,其中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已经没有了,这个剧种消失了,只留下一个名词。什么叫消失?没有一个人会唱了,没有一出戏能演了,没有一个剧团还在了!而且我们其他剩下来的将近二百个剧种面临着同样的情况:不但角儿没了,唱腔不会了,独特的乐队没有了,连观众都没有了。

  比如我原来听北路梆子,现在听北路梆子的人都到北京打工去了,都是看中央电视台歌舞晚会了,我们知道的“农民工歌手”旭日阳刚,是抱着吉他唱摇滚。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才做了这么一件大事,制定了《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同时通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评选,促进了全世界许多国家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思和保护行动。包括刚才鲍元恺老师讲他写的“炎黄风情”二十四首民歌的管弦乐作品,写了二十多年,以前谁听啊?没想到,似乎今天突然出现了一个作曲家,用几十年的时间,原原本本地用西方的交响乐来写中国的歌曲,就是用交响乐的形式来表现中国民歌,而且民歌的每一个音符他都没有去改。正是由于有这样的一种思想的进步,才可能有今天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才可能请来自民间的艺术家们到中国最高的音乐殿堂来表演。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