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办校园音乐节?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陈茴茴 2016-11-11 11:16:00
10月22日下午,在一群孩子们饰演的可爱小蚂蚁、灵巧小鸟等小动物的校园童话短剧的活泼暖场下,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月上玉泉”音乐节在北京音乐厅拉开序幕,该校国乐团、合唱团、马头琴社团师生为全校同学、老师、家长奉上了一台集民乐合奏、合唱组曲、马头琴演奏、独唱等组成的精彩节目。
师生展示共享舞台
家喻户晓的民乐合奏《茉莉花》、充满民族特色的《丰收祭》、充满生命希望的《春晓》等经典曲目,展示了玉泉国乐团的实力;从童声合唱《水乡谣》、《当孩子诞生的时候》、《童年叮叮当》、《快乐飞翔》等流淌出来的天籁之音,诠释了童年的美好;马头琴社团师生合奏的浑厚悠远的《醉草原》,又将观众带到了茫茫的蒙古大草原,尽显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月上玉泉,冰洁而恬淡。月儿弯弯,银沙裹校园……”将音乐节推向高潮的,是由国乐团指挥韩学周根据玉泉小学高峰校长所作的校园原创歌曲《月上玉泉》改编的民乐小合奏《月上玉泉》。这首曲子勾勒出夜色笼罩下的玉泉小学,柔美静谧的幸福画面,表达出作为教育人内心的恬淡幸福,和为孩子们营造童话般校园的美好愿景。
“音乐节,不仅提升孩子们的音乐素养,还能让孩子们学会合作、互动、交流,在团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彰显每个人独特的作用。”为了鼓励艺术教育发展,高峰校长亲自担任学校国乐团的名誉团长,并亲自写了18首原创校园歌曲,让孩子们在歌声中表达对学校的热爱。将音乐节设在北京音乐厅,就是要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展示机会和平台,营造一个高品位的艺术育人氛围,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知艺术、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
孩子家长共听音乐
国乐团、合唱团、马头琴社团等艺术社团平时的训练,孩子们都是在各团老师的指导下单独进行,此次音乐节的展演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是一次集中展示的机会。也让其他没有进入社团的孩子们看到了各个社团训练取得的成果,对各种乐器、作品也是一次面对全校师生及家长的普及。
乐器、声乐的学习都带有很强的表演性、实践性,“光练不演”达不到真正的学习目的,这次学校把音乐节的举行定在了北京音乐厅这样的专业音乐厅,既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在专业舞台上演出的感觉,也锻炼老师们组织演出、协调节目的能力,与此同时,前来观看音乐节的孩子和家长也有机会学习如何在专业音乐厅中做一名合格观众,潜移默化地让更多孩子和家长得到熏陶。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一个不懂艺术的民族,怎会优雅潇洒,怎能拥有幸福的明天?”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了戏剧、舞蹈、书法、剪纸、毛猴制作、布艺、泥塑、民俗工艺、木工制作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类的自主选修课课程,形成了玉泉的特色和传统,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属于自己的艺术特长和爱好,让玉泉学子在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和氛围中激励精神,温润心灵。
“美育的过程,就是让孩子们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相遇的过程。”高峰表示,为了加强全景育人的功效,艺术课程向艺术节延伸,打破课上课下、学科之间的边际,拓展和深化了教学目标。比如,将音乐课延伸,开发和完善了《午唱》课程,让每个孩子都会传唱《玉泉系列歌曲》。为了形成美育改革创新的合力,学校还将艺术教育延伸到社会和家庭,专门编写了《家庭教育课程纲要》,让每一位孩子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足迹走遍中国美术馆、国家大剧院、梅兰芳大剧院、北京艺术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艺术家故居等艺术类场馆,全方位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发展孩子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让艺术教育真正成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润物无声、走心暖心的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