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尽诉心中感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沙泾珊 2016-11-11 11:04:00
唐代诗人白居易以音乐的传达性写出的《琵琶行》是广为流传的名作,琵琶独奏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的作曲者、已故作曲家吴厚元用琵琶的音响特征和指法运用,细腻地刻画出诗作的核心内容,通过音乐形象化,立体地再次展现出那个独特的夜晚发生的故事情景。音乐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诉》的引子用带衬音的挑轮在二弦上开始,左手带滑音,泛音。刻画江边秋风瑟瑟,诗人内心孤独、不舍的感情,同时也描绘出诗词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情绪。原诗在这里似乎要停止,因为该喝的酒,该道别的话已经讲完。“忽闻水上琵琶声”是原诗的转折,也是音乐主题的开始。诗人和客人都被琵琶声音所吸引,忘了要告别和离开。乐曲使用羽调式从柔美委婉的旋律中开始,音乐体现了琵琶女有点惊慌害羞,不知是谁邀请她弹琴,所以会“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下一句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暗喻琵琶女是一位有修养的演奏者,在未成曲调的声音里已流露出音乐的情感。琵琶运用“滑音”、“勾弦”、“推拉”、节奏的变换,演奏出心情上的哀伤与这一生的回忆。不得志的心情是压抑和愤恨的,所以琵琶在主旋律的第二次呈现时往上挪高了一个纯四度进行,体现了内心的情绪波动,也让旋律的再次呈现产生出新鲜感。
琵琶用一个“打板”的指法引出了“哀诉”的段落。用大量推拉的技巧在高音区描绘出哭腔的情绪。在后段,琵琶用“遮分”、“滑音”、“带扫弦的轮指”等指法,将音乐逐步推进,最后把段落停在一个降七级的和弦上,紧接快板,使全曲到达高潮段落。琵琶用大段落的1/4拍子的节奏展开快板,结合“扫轮”、“推拉”等指法,这种强烈的剁板节奏最能表达乱世中紧张、慌乱的情绪。随后琵琶进入一段高音散板,单音扫轮结合四弦最低音的挑弦,把这首叙事诗般的作品慢慢带回现实,四分音符的拂扫轮使速度缓缓变慢,以一弦为底音衬托,泛音为旋律,最后过渡到三、四弦,左手用“滑”、“打”、“勾”等非力度指法结束全曲。本来吵杂的码头突然安静得鸦雀无声,大家都被音乐所吸引。“东船西舫俏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是诗人对琵琶女高超演奏技艺最赞美的句子。乐曲在这里有一种“悯默”的情感,怜悯而沉默,是诗人听到的一个生命从繁华到没落的感伤,这是琵琶女的感伤,也是诗人的,于是才有了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在《琵琶行》原诗里,诗人在写作时把琵琶的“挑”、“抹”、“拢”等古代指法的名称都写出来,由此可见,诗人是懂弹奏琵琶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说出了琵琶粗细琴弦在音乐里的运用。诗人用了最美的句子“大珠小珠落玉盘”描绘出琵琶的特点指法“轮指”。
诗词在最后写道“唯见江心秋月白”,这种对自然的描写呼应了刚开始的“别时茫茫江浸月”。诗人被琵琶女的琴声所感动,琵琶女因为诗人的感同身受而感动,“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这是对诗人当下生活在一个终岁不闻丝竹声的地方的一种安慰。“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是诗人对琵琶女最感人的心意。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