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积累作品是场持久战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孟绮   2015-12-04 09:04:00   作者:孟绮

  11月22日,由新加坡华乐团主办的“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比赛2015”在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圆满落幕。

  本届比赛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选手报名参赛,收到作品129部。经过初评,13部作品入围决赛。11月20日,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叶聪执棒乐团演绎了13部入围作品,经过陈怡、钟耀光、何志光、松下功、许舒亚、余家和6位决赛评委的评判,5部作品最终脱颖而出。创作大奖的前三名为首奖《琵琶协奏曲:狮舞弄清韵》(中国香港 冯迪伦),二等奖《来自远山的呼唤》(中国台湾 刘韦志),三等奖《穿越热带雨林》(中国内地 孔志轩)。黄佳俊凭借《克雷克吐尔火山》获得新加坡作曲家奖,周俊安凭借《梦亭》摘得新加坡青年作曲家奖。本届南洋奖空缺。

    颁奖典礼及获奖作品音乐会于11月21日晚在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举行。今年特别增设的音乐会“乐团票选奖”和“观众票选奖”也在演出结束后现场揭晓。最终,“乐团票选奖”由《克雷克吐尔火山》(新加坡 黄佳俊)获得,“观众票选奖”由《琵琶协奏曲:狮舞弄清韵》(中国香港 冯迪伦)获得。

    作品与乐团齐头并进

    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比赛创始于2006年,2011年举办第二届,本次为第三届。谈起举办此项赛事的缘起,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叶聪告诉记者:“2003年,我上任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上任之初,我发现乐团的作品缺乏本地特色。恰巧我参加了一个关于南洋画派的展览,突然闪现出既然能有南洋画派,为何不能有南洋乐派的念头。于是,乐团开始着手本土作品的探索。”

  近年来新加坡华乐团一直未间断委约作品,为何还要坚持举办作曲比赛呢?“通过比赛,乐团可以收获不同形式的作品,这些作品对乐团的技能提出挑战,对乐团的视奏能力更是极大的锻炼。”叶聪说。以本次决赛为例,在一上午的时间内,新加坡华乐团演绎了13部不同类型的参赛作品,在此之前,他们仅排练过两次。叶聪直言没有过多排练的原因是在刻意考验乐团的视奏能力以及作曲家的写作、配器功底。6位评委对于新加坡华乐团对作品的准确诠释给予高度评价,评委们一致认为乐团的演绎精准、到位。

    在叶聪看来,作品与乐团需要齐头并进。“只抓作品是不够的,乐团也要前进,要通过作品训练乐手的多声听觉。作品成长起来的同时,乐团也要成长。”

    比赛不只为拿名次

    叶聪用“收获颇丰”来形容此次比赛。不仅乐团得到了锻炼,几届比赛下来能够看出入围作品的水平明显在提升。“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已经从模仿南洋风到消化南洋风从而升华南洋风。作品的深度和广度都迈进了一大步,色彩鲜艳、结构严谨、配器讲究。”叶聪表示,主办方要有宽阔的胸怀,允许各类作品的出品。“管它是马还是驴,我们都要给它时间,让它成长。”

  从2006年到2015年,三届比赛除了为新加坡华乐团积累了众多作品,更难能可贵的是“比”出了一支作曲家队伍。为了加速南洋乐派的进程,叶聪率领多位作曲家赴中国潮汕、厦门,马来西亚沙巴、砂拉越,印度尼西亚爪哇等地实地采风,搜集当地民间音乐材料。“不能只求产品,还要提供养料。”叶聪表示,入围作品都有演出机会。

    本次评委之一的余家和,2006年报名参加了首届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比赛,获得第二名。近年来,余家和跟随叶聪采风,与新加坡华乐团展开多种合作。余家和表示自己收获的已远远超出名次与奖金。

    分享加速吸收

    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比赛,除了赛事之外还举办论坛。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前任主席刘太格、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总裁朱添寿、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作曲家余家和都做了专题发言。同时,获奖选手被请上台讲述创作历程,评委以及本地作曲家也被请上台开展分享会。评委陈怡激动地说:“这真是让人兴奋的论坛,听一天下来,满满的收获。”陈怡提醒作曲家,为华乐团创作作品,首先要了解文化背景与乐器。“你要掌握这门语言才能发声,而后才能探究如何更地道。”评委何志光提醒作曲家:究竟什么是南洋风?音乐不仅是技术表面,音乐要反映当地人的生活状态。评委许舒亚告诫作曲家:要诚恳地对待自己的创作,每一部作品都要有自己的特点。

    获得本届大赛第三名的孔志轩告诉记者,他是学民乐作曲的,然而一直以来专门为民乐作品开设的创作比赛非常少。对于一个年轻作曲家来说,最大的荣幸莫过于自己的作品被高水平的职业乐团首演。对于创作,孔志轩认为作曲家需要长期和不同声部的演奏员接触,花大力气熟悉乐器的功能,这样才能用好每一件乐器。来自台湾地区的刘韦志表示,民族乐器比较复杂,因此音色的平衡特别需要注意。自己当初从独奏、重奏开始创作,积累经验,最后开始创作大乐队作品。

    为“民族性”搭建桥梁

    如何打造新加坡华乐团的特色?行政总监何伟山认同叶聪的观点——靠作品。“我们的展望是成为出类拔萃、别具一格的新加坡华乐团。如何出类拔萃、别具一格?一定是要靠作品,靠量身打造的作品。”在何伟山看来,比赛是桥梁、是平台、是纽带,新加坡华乐团收获作品的同时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我们举办这样一个比赛,希望得到同行与观众的认可,过程比结果更值得回味。”何伟山介绍,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比赛的多部获奖作品都成为了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的指定曲目,在全国上百支华乐团中生根、发芽。每届比赛结束,新加坡华乐团都会选取获奖作品录制唱片。何伟山解释道:“不论是委约作品还是获奖作品,我们不会将其束之高阁,发扬光大才是我们要做的。”

    正如杨燕迪在本次主题讲座中谈到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一方水土也养一方“乐”。责任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团的,是大家的。音乐中无论怎样运用“本土性”元素并凸显“民族性”,在创作和接受过程中,最终的落脚点和成果体现都在音乐风格中的“个人性”。只有通过鲜明的个人角度和个人风格,才能真正彰显艺术创造中“民族性”的真谛。新加坡华乐团正是在通过比赛,搭建一条“个人性”与“民族性”之间的桥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