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小而美作基础 简而精为手段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孟绮   2015-11-01 16:56:00   作者:孟绮

  在香港,有这样一支乐团,他们既不是业余乐团,又不是完全靠政府资助的大编制乐团;他们只有16人是正式编制,多数团员为外聘,却活跃在香港、澳门、台湾等各类艺术舞台上。成立于2003年的香港竹韵小集,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探索、开拓小型中乐的发展空间,展现中国民乐“小而美、简而精”的独特魅力。成军12年,如今的香港竹韵小集,已成立竹韵小集公司管理日常运作。

  小乐团更要精打细算

  香港竹韵小集的行政总监陈照延告诉记者,成立之初并没有远大理想,只是觉得在香港,有很多专业学习民乐的年轻人由于编制满员,既进不了中乐团,也进不了院校,觉得很可惜。那何不把他们组织起来呢?带着这个初衷,陈照延等几个元老召集了一些年轻人,香港竹韵小集就这么成立了。陈照延说,这个想法也是受台湾一些国乐团的启发。

  由于乐团乐器种类齐全,编制上继承了传统丝竹乐演奏形式,能根据不同场合及表现手法灵活组合,胜任传统与现代的中国民乐作品,更配备了各种香港本土传统和特色乐器。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后,2011年,香港竹韵小集向香港政府申请经费支持,最终获得香港艺术发展局每年拨款70万港币用于乐团的行政运作经费。同时,香港竹韵小集通过参与、主办不同的活动,每年可以向政府其他部门申请经费,总计约10万港币。陈照延表示,由于香港竹韵小集是非营利性的慈善团体,所以每花一分钱,乐团都要精打细算,非常节约。“虽然我们的演出很多,但是中小型团体不好找赞助。”

  小乐团更要有特色

  香港竹韵小集每年都会坚持举行具有持续性的音乐会,从而慢慢找出适合自身的发展路线。陈照延等创团元老认为乐团发展不能缺乏本土的作曲家和作品。于是,除了演出传统曲目,香港竹韵小集还特别注重对现代作品的演绎。从2004年起,香港竹韵小集每年都会委约本土作曲家为乐团量身定做两部作品。卢亮辉、陈锦标、陈明志、郭亨基等一批作曲家的作品由香港竹韵小集首演、推广。

  香港竹韵小集成立的第一场音乐会是“笛子世界系列”的“草原的思念——李镇笛子艺术展”,该系列音乐会至今已为当代13位笛子名家举办过专场演出,也算是创下香港音乐史的先河。

  十几年来,香港竹韵小集还多次邀请海内外乐团访港,同时经常代表香港“走出去”交流。通过发展,香港竹韵小集的知名度大增,形象也逐渐建立起来,“本土精英、文化传承;根植岭南,融会中西”也成为自身的艺术特色。陈照延坦言:“小而美,简而精是我们一直追求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加入香港竹韵小集,越来越多的艺术节愿意邀请香港竹韵小集。陈照延表示:“莫忘初心,前进路上,我们将一直探究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国民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