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怎样运用歌唱本体感觉?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屈歌   2015-10-11 08:32:00   作者:屈歌

    上一篇有关歌唱本体感觉的文字抛出后,可能有读者会产生疑问:“这个本体感觉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什么把本体感觉这个神经生物学与运动学的名词,‘拉’到声乐理论里来呢?”“它到底能在歌唱实践中发挥什么作用呢?我们又该怎样开发利用它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复旦大学寿天德教授在其著作《神经生物学》中对本体感觉做出这样的界定:本体感觉是指人和高等动物对身体运动的感觉,本体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肌肉、肌腱和关节处。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这里的“身体运动”不仅指四肢与躯干等人体结构“大部件”的运动,还指构成这些“大部件”的肌肉、关节等“小部件”的运动。同时,本体感觉这个概念最终强调的,是这些“大、小部件”运动所产生的各自的以及总体的感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了解本体感觉对歌唱的作用前,先让我们看看本体感觉在体育运动学与医学康复领域有什么作用。2014年,为探讨本体感觉对控制人体“精细化动作”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不同群体的本体感觉情况进行对比测量。测试对象包括体育专业大学生、武警战士和软件学院的普通学生三类人,并把实验结果发表于《体育科学》杂志。该研究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和武警战士的本体感觉明显优于普通学生,同时前两类人的手枪与机枪的射击成绩也显著强于后者。文章最后得出结论,运动训练可以提高本体感觉能力,本体感觉能力的提高能够改善运动成绩,尤其是一些要求精准的运动项目。此外,广泛应用于竞技体育训练中的平衡感训练、悬挂式的放松训练等,对于保证优秀运动的获得功不可没,而这些训练的本质就是对运动员本体感觉的训练。在医学康复领域,和本体感觉相关的“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更是被广泛采用,这是一种利用人体运动感觉、姿势感觉等刺激,增强有关神经肌肉反应,促进相应肌肉收缩的锻炼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利用本体感觉的特殊作用,获得神经肌肉运动能力的提升以及这种运动准确性的增强;同时,神经肌肉能力的强化,反过来也可以促进本体感觉朝着更为敏锐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取得好成绩,射击运动员从射击姿势准备,到举枪瞄准的屏气凝神,再到最后激发的那一刹那,都需要自己站立的双腿、持枪的手臂、握枪的手指等部位,做出一系列平衡与协调的控制动作。这一过程中的任一环节,无不需要凭借自己敏锐的本体感觉进行精准调控。任何一个细小的感觉差异,都有可能导致该次射击的失败。这一点,和歌唱要求对各发声器官甚至各器官的不同部位进行精准调控,是一样的道理。即,歌唱过程中本体感觉的作用无处不在;同时,高超的歌唱技巧,也是本体感觉精细化调控的结果。这样说的原因有二:一是,歌唱发声终究还是发声器官协调运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相关肌肉、肌腱及其关节必然参与运动,理论上讲,只要参与运动,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本体感觉。其二,除听觉外,歌唱实践所强调的“感觉”,从本质上说,绝大部分即为歌唱者的本体感觉。

    歌唱本体感觉“并非新物”

    在歌唱理论的语境中讨论本体感觉,虽然尚属首次,但传统经典声乐理论中,并不乏对这一“客观存在”的实际运用。只不过这些非常实用的道理,在传统声乐理论中多用口语化的、比喻类比性质的语言加以描述,而显得缺乏较深层次的理论支撑。目前对歌唱本体感觉的实际运用,一是还处于应用的基本层面,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更深层次的、更为具体、更加高效的指导作用;二是在其使用广度上,尚囿于某些具体问题,而没有形成具有全局观念的歌唱教学与演唱的本体感觉思维。当前,以“感觉”代称的本体感觉(参见上期《歌唱感觉怎么找?》),虽在声乐教学与演唱中发挥了特有的重要作用,但在意义表述上过于泛泛而失之确切,过于笼统而失之具体,过于含糊而失之精准。这也是笔者斗胆探讨此问题的初衷。

    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在其为期不长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优秀歌唱家。在谈到歌唱方法与感觉的关系时,他认为歌唱的方法是抽象的,而歌唱的感觉是具体的。他认为,“学唱,光知道方法,自己做不到,那么方法还是老师的,你没学到手。只有实实在在找到了具体、正确的感觉,才算把老师的方法学到了手,真正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李晋玮、李晋瑗,2008年)。沈先生这里强调的“具体的歌唱感觉”,除了歌唱者对自己身体的整体感觉外(“整身唱”),更多的体现在歌者为了某个发声目的,可以运用自己在实践中摸索、记忆的本体感觉,对相应生理器官加以部分的、或组块式的综合调控。这时产生的感觉,才是沈先生所说的具体的、正确的感觉。邹本初在《歌唱学:沈湘歌唱体系研究》一书中,引述沈先生的观点认为,“当歌唱器官发声时,则产生肌肉将腔体扩张、收缩的感觉。一旦形成歌唱的支持力,就应保持腔体扩张状态时的相对稳定状态……”这就是具体运用歌唱本体感觉的一个鲜活的案例。此外,沈先生在其声乐教学理论中,特别强调要学会运用“内听觉”与“内视觉”的本领。“内听觉”主要指歌者对自己腔体内声音的主要感受,“内视觉”主要强调歌者利用这一特殊功能,间接地帮助歌手去控制和调整有关歌唱发声的一切机能。以神经生物学的观点看,这里的“内听觉”与“内视觉”也主要是歌手本体感觉的另一表现(邹本初,2000年)。

    怎样运用歌唱本体感觉

    既然歌唱发声活动中存在着本体感觉,而且这种本体感觉对歌唱发声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那么,在歌唱教学或演唱中,我们要怎么才能更好地运用这种本体感觉呢?

  正如沈湘教授所认为的那样,歌唱的本体感觉才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换句话说,人们在练习歌唱的过程中,不论歌唱的质量如何,每一次发声都会伴随有不同的生理感受。唱对时会产生喉部轻松、身体协调的愉悦感;而一次失败的发声,带给歌手的可能是喉部紧缩、憋闷费力的挫败感。唱对时,我们努力感受此时各发声器官所在位置及所处状态,并尽力牢记此时的生理感觉;唱错了,我们也要体会并牢记此时的本体感觉。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反复体会,并牢记各种状况下的本体感觉,歌唱迷宫里的“地图”就会被绘制得越来越细致、越来越精确。以这个精心“制作”的地图为指引,我们才不会在通往歌唱高峰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想要快速而准确地绘制出歌唱本体感觉这幅地图,有以下几点工作要做。

  首先,要熟悉发声器官生理解剖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各发声器官在人体内的具体位置,它们在发声中的作用,与周围其他器官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器官各部位的名称以及各器官的协调运动情况等。了解这些知识,就相当于在绘制地图时在不同的地点确定不同的标志物。每一个和歌唱相关的本体感觉,都对应着各发声器官整体或部分的调控,和这些分系统间的协同运作。掌握上述知识,才能使我们更准确地感受与把握此时的本体感觉。

  其次,在练习与体会本体感觉的过程中,要努力建立发声器官生理状态、歌唱声音与本体感觉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在练习中要细心体会,在发声器官怎样的生理状态下,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这时的本体感觉又是怎样的。建立三者间的对应关联,就可以在想发出某种声音时,准确调用相应的生理器官,以熟悉的方式组合运动而准确达到目的。在此练习的初级阶段,有经验的教师将借助于其敏锐的听觉判断,帮助歌手树立并逐步强化三者间的对应关系。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自身本体感觉,使其更加敏锐与精准,也是在歌唱中有效运用本体感觉的必要手段。如歌唱练习并不都是以大声歌唱的方式进行,一个人安静地站立时,正是体会骨骼支撑及身体协调放松的好时机;一个轻轻张口的动作,可让我们体会此时是哪些肌肉参与了这个运动,这个运动又对包括舌肌、下颌、口咽等相邻部分产生了哪些影响;如果张口程度增大,此时的运动对其相邻器官的影响是否会随之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等。这些旨在提升本体感觉灵敏性的有意识练习,势必将在歌唱发声的精准调控中发挥更大作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