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我为何呼吁一生至少要学一件乐器

来源:中国少儿音乐培训   编辑:周海宏   2015-04-23 15:27:00   作者:周海宏

  学琴教育为孩子提供了最复杂的综合刺激。我们要强调的是学琴教育,为低龄孩子提供了最复杂综合刺激的训练,相对于其他各种教育,学琴教育需要人的心智能力、肢体控制的整体配合特别复杂。对心智能力、肢体协调的综合提升要求特别高。因此,我们可以以学琴为抓手展开音乐教育,带动孩子心智能力的全面发展,我们可以简单拉一个清单,看一看器乐演奏的学习包含了哪些复杂的心智活动和肢体控制操作性的活动。

  符号对应关系视觉、动觉配合、审美构想情感体验的唤起对听觉的要求,空间对应关系的转换对肢体运动的速度、力量的控制,定位的准确人际交往中,自我行为的控制,遵从指令。多不胜数。没有哪一门教育能够像器乐学习那样,需要同时调动如此复杂的人的综合能力与全面系统配合。举一个小例子:完全可以让三岁的孩子学会五线谱,五线谱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的呢?五线谱是一个视觉图形,在这一视觉的图形上,有很多视觉图案构成的符号,这些符号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有不同的意义。

  一个在五条线上的“小蝌蚪”,意味着在键盘的那么多琴键中的一特定的键子,意味着一个上肢肢体的定位,与一个手指下按的动作指令,意味着一个特定振动频率、特定长度的声音的产生与消失。这是一个典型的符号概念建立的过程,而这个符号概念所包含的意义甚至比语言概念的符号丰富得多。在这个过程当中:

  有视觉的刺激——通过眼睛看到谱子,视觉图形的刺激变成了符号的识别;

  有声音的想象——实际上包含了一个音高、音长记忆的激活;

  有肢操作的指令——一个键位的选择以及一系列系列肢体控制的配合;

  有听觉的反馈——音高、音长与想象的符合情况。

  视觉、听觉、符号、动觉一系列的活动,就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过程。

  不仅如此,音符识别的过程,还是一个连续的、系列化的过程。而在这个系列化的音符识别过程与肢体操控过程中,还发生了更复杂的心智活动。所有符号组织起来形成了音响组织,而演奏者要对这个音响组织的样式提前有一个想象,考虑这个音乐上去是渐强,还是渐弱,这段音乐是快乐的还是悲伤。就与情绪情感的唤起发生了联系,从而调动了一个人从认知到情绪的全面反应,在肢体的配合下,产生出音乐的音响。孩子听到了音响以后,还会和自己头脑当中理想的样子进行比较,发现这个键不够强,下一个键子按下力度就要再强一点,孩子不仅仅要想象和创造出对象,还要比较这个对象跟我理想对象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想象在小孩学琴过程中,孩子整个心智与肢体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刺激。我们稍微对比一下就可以发现,在孩子童年所接受的各种各样教育当中,没有哪一种教育,能像学琴那样,对人的整体能力产生这样全面、系统的训练效果。

  我必须要强调的是,也许学琴不能培养数学能力、语言能力、逻辑推演能力。这些提高学校课程成绩所需要的智力,实证研究表明,学琴教育不能够促进这方面的智力。提升这些智力,不是音乐教育的职责。但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学琴可以提升感性素质,可以提升人听知觉的组织能力、想象能力,可以提升人的注意分配能力和肢体控制反应与协调配合能力,所有这些东西组织在一起,就变成了非常复杂心智和肢体能力的整合。我们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这些非常重要的能力的培养,恰恰在学校几大科目学习当中没有包括的。而这正是学琴教育对孩子发展特别有价值的地方。

  音乐是培养创造力、想象力的重要平台与抓手。我要特别强调的是音乐教育是培养想象力的最有效的抓手,这是由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决定。没有哪一门艺术,能够象音乐这样,给每个人提供了如此广阔,如此自由的想象空间。很多东西都有发挥人想象力的空间,为什么音乐格外培养人的想象力呢?这需要回到一点点心理学的原理上。

  人类的基本感觉反应中,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视、听、味、嗅、触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感觉——这个感觉是联觉,也有人叫做通感。人类各种感觉之间具有相通性对一个感觉器官的刺激,不仅仅让这个感觉系统产生反应,它还激活了其他感觉器官的感觉。比如,你的听觉受到了刺激,但是同时也觉得高音给人感觉明亮,兴奋、小而轻、活跃,低音给人感觉昏暗、压抑、大而重、沉闷。音乐艺术在诸多艺术当中,是最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

  音乐欣赏活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想象力激发的过程。音乐欣赏课,本身就是想象力培养课!而想象力正是创造力的核心构成部分! 所以要想让孩子成为创造性人才,就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音乐教育,那么,学琴就是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最好抓手。

  这就是为什么,我四处呼吁“每个人一生,至少要学一件乐器,每个孩子必须从小接受音乐教育,学琴要坚持到初三”的原因。

  作者简介:周海宏,汉族,出生于辽宁沈阳。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处长、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坊间也称他为当前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第一人,是公认的积极于音乐普及工作的中国音乐普及第一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