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别开生面的客家风情歌舞剧

来源:文艺报   编辑:乐音   2014-04-13 10:10:00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广西歌舞剧《刘三姐》以来,就罕见一台集中以民间歌谣、民俗为基本内容的歌舞剧了。虽然《云南映象》以边疆美景取胜,虽然甘肃有敦煌飞天的舞台艺术呈现,但完全以民间歌谣构筑剧作基础的仍是凤毛麟角。最近,在深圳保利剧院观摩了由杨宏海任总策划、赵艳任总导演的客家风情歌舞剧《月照围楼》,感到这是一台别开生面的舞台艺术精品,令我耳目一新。

  《月照围楼》剧具有独创价值之处在于:

  第一,文学基础极好。“明月照山间,围楼团团圆;山歌随风起,客家情绵绵。”《月照围楼》歌舞剧对于客家民谣民歌的采集改编,除保留了原汁原味,又有提炼升华,主人公唱段大都取材于传统山歌,又根据剧情的需要进行巧妙的调整与修改。如“风吹竹林沙沙响,恋妹吾怕路头长;爬山过水情更急,魂魄飞到妹身旁”,流露青年男女的恋情,可谓惟妙惟肖。全剧追求客家风情与现代审美元素相结合,将客家风情很好地体现出来。

  第二,方言和歌诗韵的结合也很有特色。方言与民歌是不可分割的。我也注意到报纸上的评论有两种相互矛盾的看法,一者以为客家口语不够地道,一者以为应当用普通话演唱。我的看法不是这样的。客家方言韵味运用到什么程度,需考虑到与音乐歌唱表达是否和谐而定,方言运用不可不服从于音乐歌舞,而转为普通话表演之建议则绝不可取。

  第三,此剧穿插之客家歌舞,特别是群舞、舞台队列、节奏编排都极具匠心。我特别欣赏《月下劝学》《竹林相约》《正月上灯》《送郎过番》诸场歌舞,其中海边送别一段,将现代嘻哈歌舞说唱与民俗传统歌舞混搭表现,也是非常大胆的尝试,感觉很新颖,很震撼,看了令人心酸和催人泪下。

  第四,我也十分赞赏此剧的音乐创作,包括声乐表现的处理,其中的独唱、对唱、二重唱、合唱以及配器都非常好。声乐创作与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风格浑然天成。据悉声乐创作和设计均来自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音乐创作团队,后生可畏,尤其难能可贵。

  这部作品的首演是很成功的,但作为精品工程还需继续打造,也还有可提升修改之处。

  一、在全剧结构方面,尚缺少高潮。因本歌舞剧不以剧情(戏剧冲突)为重,走向写意抒情为主,此点尤难掌握。我以为,全剧尚需抓紧情感主线,以情感之矛盾冲击为全剧精神主脉,让歌诗舞场在情感主脉中展开,且为情感之铺垫、提升、回旋、超越等构成全剧结构和节奏。

  二、歌舞设计方面,独舞和双人舞的设计不足,群舞则显得“太满”。从国际经典作品看,歌舞剧也不时需要舞台焦点、视觉焦点的表现,以群体的静场来突出焦点。现在感觉独舞、双人舞的舞蹈语汇不够丰富,表演的难度和力度也有欠缺。

  三、此剧内容上男女爱情的意境,悲欢离合贯穿是很好的,但融汇客家生活风情与诠释围楼生活的文化历程方面仍显不足。围楼含有“拱卫群生”之意,即抵御外侵,而且客家群居生活的乡亲近邻的那种特定的族群社区亲情亦未有鲜明的传达。

  四、“人文客家,四海一心”的主题很好,《中元祭祖》一场,表达了客家人“爱国爱乡、不忘祖根”的人文精神,“客家来自黄河边,万里迁徙出中原,披荆斩棘一代代,滚滚血脉一线牵”,歌词恢弘大气、振奋人心,但似乎群体生活的仪式感还可以加强一些,此场过分注重个体团圆,群体生活的庄严感表达的不够突出。

  本人对于音乐歌舞并无专门研究,但看到这么一出声情并茂、美轮美奂的客家风情歌舞剧,欣慰之情无以言表。我衷心祝贺《月照围楼》成功演出,希望主创人员再接再厉,不断打磨,使之早日成为国家级文艺精品。 (吴予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