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冯长春著作《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
来源:中国音乐评论网 编辑:王昕 2015-10-11 15:13:00
近代中国是一个充满历史特殊性的时代,随着外国列强的侵入和晚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原本就奄奄一息的中国社会变得更加动荡不安;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也加剧了近代社会多元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为中国近代的有识之士们提供了重新审视自身文化的机会,促使中国近代社会出现了一股学习西方社会科学文化的潮流。然而,在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中,赞同学习西方文化者有之,支持国粹文化者亦有之;主张全盘西化者有之,坚持文化保守主义者亦有之;提倡中体西用者有之,赞扬西体中用者亦有之。固此,近代中国社会在文化上形成了一种多元文化思潮并存的局面。中国近代出现的音乐思潮也是当时社会文化思潮碰撞、交汇、影响下的历史产物之一,折射出整个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思潮中的一侧剪影。因此,对于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的研究,便于我们将音乐本体问题的理解上升到宏观层面,从更加宽广的视角进行理解和把握之。
最近,笔者有幸读到了冯长春先生的新作《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该书是2007年10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并列入该社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计划项目“21世纪中国音乐学文库”之内。本书是作者冯长春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博士专业的学位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
长春君作为一位从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青年学者,近几年发表过多篇引起业内同行关注的学术论文。尤其是他在2003年《音乐研究》第4期上发表的《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表现主义实质》一文,是从美学的视角来考察、关照中国音乐家创作思想的代表性文章。从其文中方可领略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到的思维方式。故《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一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作者研究与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展现。
本书属于音乐思想史的研究范畴。“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对于音乐思潮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中国近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活动更深层的认识,帮助我们理解近现代各种音乐现象和问题所发生的原由。就像作者在绪论中谈到的:“对音乐思潮的梳理、归纳与剖析并以此为切入点,不能不说是回顾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必要而可行的学理思路之一……为现代中国音乐史的研究乃至将来中国音乐的发展提供一个不可或缺的学术参考与档案备忘。”故此,对于音乐思潮的研究,对拓宽音乐史研究者的学术视野、明晰音乐思想在整个中国近代文化思想中所占据的地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近年来,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领域的文章愈见丰厚,研究成果显著。但是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思潮领域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1985年,张静蔚在《音乐研究》第4期上发表《近代中国音乐思潮》一文,是作者对清朝末年至1919年之前出现的中国音乐思潮的梳理与总结,可谓是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的先河。何小兵于1993年在《音乐研究》第2期上撰文《中国音乐落后论的形成背景》,该文也提到了关于音乐思潮领域的问题,但作者的着眼点在于“中国音乐落后论”出现的特定历史范围,并采纳了音乐人类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进行讨论,这与本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式均有所不同。
环顾当下的中国音乐历史著作,2002年,明言博士撰写的《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人民音乐出版社)和2007年,梁茂春主编的《中国音乐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两书均有所涉及中国近代音乐思想、观念的研究,但前者是以音乐批评领域作为思考、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而后者则着力于探究20世纪中国相继出现的各种音乐思想、观念的争论因缘。因此上述两本著作与《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的研究视角也不尽相同。正因为如此,《中国近代音乐思潮》一书的问世,恰如居其宏先生在为本书所做的序言中所说:“本书作为中国近代音乐史研究领域第一本以音乐思潮史为对象的著作,其开创之功不言而喻。”因此,本书可以说是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领域中出现的第一本具有专题性质的研究著作。
平心而论,就笔者的阅读感受而言,本书是在音乐思潮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学术著作,无论是丰厚的史料、规范的注释、深刻地洞察力以及不偏不倚的历史评价,无不彰显出作者严谨、科学的治史态度。此外,作为一位音乐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文中也时时凸显出作者富有哲学意味的观点和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领域中,《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一书的学术价值无庸质疑。读罢此书,掩卷暇思,笔者粗略地将本书的学术价值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严密有序的结构
本书作者用将近40万字的篇幅论述了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各种音乐思潮相继出现的文化因缘,并对其进行了历史流脉的考量、梳理与总结。除绪论和结语外,本书共分为六章,题目分别是:“清末民初的音乐新思潮”、“音乐美育思潮”、“西乐思潮”、“国乐改进思潮”、“救亡音乐思潮”,作者将这六章的题目按照音乐思潮发展的横向并列式结构进行分门别类的划分、归纳,这是文中的第一层宏观逻辑关系。进一步观察各个章节的标题,均是作者对上述音乐思潮的源起、发展过程与历史意义作出的解读和评价,这种安排是按照内容的纵向递进式结构进行的逐层深入的挖掘与研究,这是文中的第二层微观逻辑关系。
这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撰写方式,显示出作者清晰有序的逻辑思维,各个章节的分门别类使内容明晰可见,促使作者在撰写过程中不会遗漏音乐史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的各种音乐思潮;小标题方便了作者对音乐思潮逐层深入的挖掘,体现出作者对中国近代各种音乐思潮严密的分析、整合的研究过程。这种清晰有序的综合性结构,有利于作者将研究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深化之,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书中的内容,同时,也方便了研究者对本书内容的翻阅和查找。
二、开放的历史观念
20世纪是中国文化变革最为深刻的时期之一,在这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流变中,无不出现了关于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等基本问题的争论。音乐思潮的产生也可以称为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不同文化激烈碰撞下的一个缩影,体现出当时的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思考和选择。固此,对于音乐思潮的研究也需要我们具有一种开放的历史观念,需要在文化思潮中认定音乐思潮的身份、价值和存在的可能性。
本书作者不仅将着眼点放在音乐史研究的领域,也融合了更为开放的历史观念和学术眼光,将音乐思潮研究这一专题置于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中,书中不仅涉及到音乐思潮的研究,文学思潮、哲学思潮、美育思潮等文化思潮,也常常在文中的字里行间中有所闪现。
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撰写《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的过程中不畏艰难,在历史尘封中翻阅、收集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献,可谓是做足了史料工作。信手翻阅冯长春的这本著作,我们不难发现在每页的注释中都会出现不同种类的书籍名称,笔者仅将这些注释中出现的书目进行粗略统计后发现,单就社会科学类书籍就不下20种,而音乐领域的书籍亦几乎涵盖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理论研究的大部分著作。
譬如:对于绪论部分中“音乐思潮”一词的解释。作者首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一番自下而上的梳理。他将《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和梁启超在其著作《清代学术概论》中关于“思潮”的定义一一列出,随后总结出了“思潮”的三个要素和其特定的思想内容、形成条件及其存在特征,进而显现出作者对“音乐思潮”一词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又如:作者在第一章“清末民初音乐新思潮的兴起”第二节“音乐启民思潮的兴起与新音乐的肇始”中,对学堂乐歌兴起的原因进行考察后,得出了更为准确的结论,他说:
学校音乐教育在中国受到关注进而逐渐普及于全国,并非晚清政府的自觉行为或一时的开明之举,而是在于维新派和新兴知识分子的吁请与鼓吹,尤其是留日学生对日本学校音乐教育的热情介绍,以及在国内开设音乐课的身体力行。因而,学堂乐歌的最初原动力来自民间而非政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1902年后,乐歌课始在各地一些中小学堂中逐渐开设起来。
再如:在第二章“20年代的音乐美育思潮”第一节“美育与音乐美育思潮地形成与发展”中,作者通过考察史料后认为,中国近代出现的最早一批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如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私立上海音乐学校等机构的创办均是在美育思潮影响下成立的结论。此外,作者将音乐美育思潮对黎锦晖创作儿童歌舞音乐的影响,也给予了透彻地分析和解释。
上述音乐思潮的研究均昭示出,作者是在一种开阔的历史观念和学术眼光中反思音乐思潮的璮变,其探索问题的角度之广、之深,值得借鉴。
此外,另人惊喜地是,作者还对很多过去书籍中记载不祥的地方做出了新的注解。比如:《军国民篇》一文的作者“奋翮生”,作者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史料后发现这原来是近代革命家蔡鄂将军。另外,作者还对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些音乐现象或问题的称谓进行了严密地考证和阐释,比如关于“新音乐”、“线性思维”和“国民乐派”等名词的考证之精细、解释之详细,足以证明作者对待史料搜集和研究工作的认真态度可见一斑。
诸如此类的问题,笔者在此暂不一一列举,相信读者在阅读其文时亦会有此发现。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