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的声音训练
来源: 编辑:乐音 2013-05-11 17:26:00
一、合唱训练对演唱者的作用
合唱是一种集体声乐艺术,是用个别成员声音的组合及集体的音响声音发出的总和来表达艺术的形象塑造。古人讲“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由此可见,人的声音所表达的感染力是如此的强烈和丰富。
合唱演唱者要想完美地通过声音来提示作品的内容和含义,传达给听众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就必须熟悉、了解和掌握产生美好的声音及音响的规律和要求,从而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发挥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在音量、音色、音准上能把握自如,将声音的美在瞬间传达给听众。这需要多方位的音乐综合训练过程。
合唱训练包括了和声、复调、音色、音量、音准、气吸、吐字、声音共鸣、强弱的控制、动与静、纵与横、连与跳、松与紧、刚与柔、快与慢、起与收的统一训练。它是一种高度的艺术创造和综合艺术修养培训。因此,合唱队员的声音训练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对独唱演员要求更高。
在训练演唱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中,我们不但能了解和掌握音乐创作的风格,也能从中了解到音乐的文化特点、风土人情及音乐创作的艺术手段。作品所表达的丰富的潜在艺术造型,往往会给人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和潜移默化对音乐修养的提高。对于合唱训练每个指挥都会有他的不同的侧重点,也是因人而异,因队而异。在十几年的对少儿与成人合唱训练过程中,笔者粗浅地总结了几点合唱声音训练的手段。
二、歌唱的状态
歌唱的状态是打开声音通道的第一步。在生活中我们的面部表情和面部肌肉往往处于一种自然状态,而在歌唱中,我们要求是有准备的、积极的、内紧外松的歌唱状态。头腔、胸腔、口腔、鼻腔都呈一种向外膨胀的兴奋和积极的状态。我们把它比作是哭泣的微笑或者是微笑的哭泣。声音仿佛是从眼睛里流淌出来,上唇和脸颊的笑肌都要积极地向上提起,把打哈欠的瞬间状态保持下来。让你的脸与骨骼之间充满“空间”,这就是美声唱法所讲的“面罩”。另外歌唱的兴奋状态直接影响着声音共鸣的位置、音色的明暗与质量。所以在排练过程中每个合唱队员如果都能做到自身腔体的积极与兴奋歌唱状态,也直接影响着合唱队声音的整体发挥和演唱的质量。
三、歌唱时的站立姿势
歌唱时正确的站立姿势说起来很简单,然而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站立,而是在歌唱站立时,它必须要作到一种“对抗”,包括身体上下、前后、左右的对抗,即胸与背的对抗,臂部与小腹的对抗,脊椎的直立,腰胸的直立,声音与气吸的对抗等。这些都是要在一种积极兴奋、内紧外松的自然状态下去完成的。脚要抓着“地”,头要顶着“天”,而内部肌肉的对抗,外表则是给人一种自然的放松。美好的声音和较好的呼吸都来自于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和正确的站立姿势,因为有了对抗才能找到支点和重心。
四、气息的掌握与运用
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命脉,呼吸与起音、触音、音量、音色、音质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每个人的生理器官部位有大小不同的差异,但正确的歌唱方法是能解决共同存在的弊病和调整声音的不统一。离开了呼吸就无从发声,无正确的发声就不会有正确的声音高位置共鸣。
生活中我们的呼吸是一种自然的,无需做任何准备工作的。由于歌唱有了乐句的长短,所以需要的气量相对就要更充足更深,需要一种胸腔肋骨的扩张,后背的腰腹的扩张。歌唱时多用急吸缓呼,我们要想刹那间把气量吸深吸足,一定要学会用状态吸气,不要张嘴大口吸气,吐净前一句,刹那吸进下口气,排气与呼吸是在同一时间里,用歌唱的状态去呼吸,少用嘴多用鼻子,呼吸时鼻梁仿佛长在鼻子外面,所有的发声起音是在状态里同时前后完成,我们可以把吸气分为以下几步:
1.呼吸要在一种前后、上下对抗的状态下去完成。呼吸要随着音乐作用的快慢、力度、强弱而变化调整。
2.呼吸在歌唱的音乐时值里,呼吸时要眉骨向上鼻梁向外鼻尖向下。吸气时喉头放松下沉,就像张开嘴喝水前的动作尽量用鼻子吸气。声带要有阻气作用。
3.吸气时不易过满,即深不是满,足不是撑。声音与气吸同时走动循环,气向下声向上。
4.吐干净前一句,才能更深地吸进下一句,而不至于把气吸得太浅,形成不良的循环。
5.合唱队员要在指挥的统一乐句与气口上呼吸来控制速度的快慢和节奏的轻重缓急。
五、合唱歌唱中的吐字与咬字
完美的合唱总是以清晰、动人的音乐语言作为重要标志来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合唱队每个队员的吐字与咬字标准是以共性为基础的,集体的和声音响是所有个别成员声音的总和。而这个共性的基础是以把握吐字和咬字的统一和语音的音素来决定的。歌唱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是语言的美化与夸张。
中国字的汉语发音单位是:音节、音素——声母与五音——介母、韵母与四呼——归韵、混合韵母与收声。我们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语言发音的规律和特征,才能更准确、更有质量地把握和发挥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感染力。
我们通常把汉字的发音在歌唱中分为三个阶段即:起声、保持、收声。字头是声母为起声,字腹为韵母保持,字尾为收声。声母又分为喉、舌、齿、牙、唇五个部位,这五个部位叫做“五音”,我们要通过“五音”将单字的声母咬成不同的形态,通过“开、齐、撮、合”“四呼”着力,将单字的韵母吐出来,所以,咬字指声母,而吐字指韵母。在歌唱时我们要做到“说声母,唱韵母”,虽然声母不能发出乐音,但在开口发声时我们必须要做到用韵母的发声形态和口腔状态瞬间送出声母来,声母的发音状态保持在韵母中。声母就像一把钳子,韵母就好比一个被钳子夹住的葡萄,既不能把葡萄咬破,又不能让它掉下,所以,我们唱声母要做到准而紧,韵母做到长而润,收声做到齐而清。而归韵时口腔的韵母状态不能关闭。做到瞬间字头,保持字腹,短收字尾。
由于中国的汉字太复杂,在训练时我们把它简化为:
1.宽母音窄唱,如“啊”“花”“妈”“沙”“搭”等。
2.窄母音宽唱,如“依”“七”“哩”“米”“于”等。
3.扁母音圆唱,如“编”“偏”“天”“烟”“尖”等。
4.横母音竖唱,如“山”“俺”“满”“班”“婵”等。
5.后母音前唱,如“喔”“波”“国”“播”“卓”等。
6.前母音后唱,如“擦”“洒”“塞”“思”等。
7.唱低音想眉头。唱高音想脚下(即低音高位置唱,高音低气息唱),无论是前后、横扁宽窄的母音和子音一定要归位在头腔面罩里。
六、合唱发声的触音
触音即起音,就好比弹钢琴的触键,它关系到在瞬间发出声音的深浅、力度、音色和声音的位置。歌唱开口一定是要吸气的,而气息的深浅适度是靠你的意会来控制,我们把这一瞬间比作“穿针引线”,字先想到位,声音才能唱到位,否则就是“穿大麻绳”,声音就会粗制滥造。所以深呼吸和扩张是要有度的,否则会导致声音的僵化。歌唱者在进气的刹那首先是应该把体内的气吸排掉,只有吐干净才能吸深,在呼吸正常有控制的循环下,起音才能在正确的位置。在我们触音的一瞬间,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歌唱的状态,好的吐字咬字和高位置的共鸣都是在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和内紧外松良性的呼吸循环下而产生的。
我们可做哼鸣的练习。哼鸣产生于面罩的高位置,我们不妨把所有的字头都要放在哼鸣的位置上去触音,这样可以让你放松喉头。触音要做到以下几点:
1.音在高位、气在底点。气息“点地”,声音“点天”。
2.笑肌上提、拉起上唇呈一线,字聚焦点。
3.叹气触音、打开牙关。“纳米”点字、气声流动、自如循环。
4.音走上像“风筝”,气走下像牵着“风筝”的“绳线”。
5.咬紧声母,速推韵母。“笑掐”字音,“哭吐”母音。细腻精致,不留痕点。
以上我们所强调的都是一种状态,歌唱是在状态下产生对抗支点的,没有对抗,声音就没有支点,就会发空、发虚、发暗、发白没有根基。生活中对抗的作用很多,如起跳,搬重物等。所以体会对抗的支点对每个合唱队员的发声尤为重要。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