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动态 > 国际情

音乐家们给参加比赛选手的几个建议

来源:舞台与生活   编辑:乐音   2016-01-17 10:11:00   作者:乐音

    2015年,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等国际音乐赛事相继落幕,许多青年音乐家凭借优异表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而2016年,中国上海也将举行“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包括大卫-斯特恩(评委会联合主席)、徐惟聆(评委会联合主席)、鲍里斯-库什尼尔、马克西姆-文格洛夫、王健等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教育家、演奏家将担任评审。头奖十万美金的奖金,与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指挥家、演奏家交流的机会,国际知名经纪公司的垂青,巡演,录制唱片…规格方面已经完全可以和上述知名的国际性赛事相媲美。

    而你,正在学琴,

    却在犹豫是否应该参加比赛?

    想参加音乐比赛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准备?

    我们趁此机会采访了四位曾在国际大赛上获奖的知名音乐家:王之炅、黄蒙拉、宁峰和秦立巍,让他们给你一些建议。

王之炅

    青年小提琴演奏家。自1998 年后,王之炅屡次成为国内外大赛桂冠的赢得者,其中包括1998年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同年,她成为中国小提琴比赛成年组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第一名得主,并同时获得“最佳中国作品演奏奖”;2000年12月荣获第八届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三名。2003年,她又在意大利第22 届里匹策国际小提琴大赛中作为最年轻的决赛者相继囊括了桂冠与三项特别奖。

黄蒙拉

    当代最活跃的小提琴家之一。2002年,黄蒙拉荣获第49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并同时获得了这届比赛中的“帕格尼尼随想曲演奏奖”和“纪念马里奥罗明内里奖”,被誉为“东方的帕格尼尼”。

宁峰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龙四重奏”成员。曾就读于四川音乐学院,随后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深造,并成为该学院首个在毕业独奏上拿到满分的学生。宁峰在国际舞台上频频获奖,在汉诺威国际小提琴比赛、伊丽莎白女皇国际小提琴比赛和耶胡迪-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上都有所斩获,并且在2005年迈克-希尔国际小提琴比赛(新西兰)获得第一名,在2006年获得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

秦立巍

    当今世界乐坛上最为杰出的大提琴演奏家之一。迄今为止,秦立巍已包揽了多个国际大赛的第一名及众多荣誉:他是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被英国BBC广播公司誉为“新一代艺术家”称号等。1998年,秦立巍获得第11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大提琴银奖,是近40年来在比赛中获得最高奖项的中国大提琴家。

    参加国际性赛事对职业生涯有什么影响?

    王之炅:奖项不会改变一个人的演奏,但是获奖能为年轻的音乐家赢得第一次在舞台上被人看见的机会。一般比赛会全面考量一位年轻演奏家对大量曲目的掌握能力以及高压之下的心理素质,这对于自我认识和成长有很大的好处。

    黄蒙拉:比赛获奖带来了巨大的积累和机会,会有更多的机会举办音乐会,更多同一流音乐家合作的机会,对自己的演奏也会更加地自信。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也能从同行身上学到很多,打开视野。

    宁峰:比赛对我来说最大的作用是锻炼了自己,其中的影响包括两方面,首先是曲目量的积累:比赛需要在两个星期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在舞台上演出3-4个完全不同的音乐会。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比赛的经验对我来说也难得可贵。

    一个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一般会经历三个舞台,第一个是考试,台下的老师会找出你的不足,为的是帮助你以后的进步;第二个是音乐会,台下的观众大多是抱着欣赏的态度来的,他们的心态相对来说会比较宽容;第三个是比赛,代表的是绝对的权威,权威人士的职责就在于找到你的不足,然后扣你的分,这对心理上的考验也是很大的。这是比赛在经验上来说给我的帮助。

    当然,比赛如果取得好的成绩,获奖之后也是自己职业生涯的敲门砖。我常常说,比赛是因为我们拉得好才得奖而不是因为我们得奖所以拉得好。但是往往来说,许多观众会冲着表演者的赛名次去听音乐会,也算是音乐会的一个积极作用。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曲目量及经验的积累。

    秦立巍:比赛是一个很好的让世界听到你的音乐的窗口,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过程。在参加比赛的同时,你同时可以结识同龄人中非常优秀的艺术家们,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艺术节。我参加第11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时,有6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提琴演奏家,可以说是行内的佼佼者,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另外,比赛很好的一点是能让一个青年演奏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成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参赛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评委的“审判”,在这种高压环境中的成长,对未来音乐会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压力基础,是一个很好的经历。

    作为前辈,对青年音乐家参加比赛有哪些建议?

    王之炅:准备比赛的过程中,需要精雕细琢,练到细致完美,每个人都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但是,比赛也是一个表演的过程,希望大家能珍惜每一次在舞台上演出的机会,对听众敞开心扉,祝你们好运!

    黄蒙拉:我认为应该多参加比赛,不带有功利心,而是抱着学习和参与的态度。寻找到适合自己当下能力的比赛,勇敢地去拼搏去尝试,让自己的所学找到发挥的舞台。另外,在比赛的同时多交朋友很重要,你的竞争者也可能成为最好的老师和朋友,比赛有很多,精神上的收获才最珍贵。

    宁峰:参加比赛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要清楚自己的目的。我个人认为参加比赛不应该以得奖为目的。希望获奖是人之常情,但奖项不应该是自己参加比赛的原因。通过比赛锻炼自己、检验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可否认,奖项的获得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起到一定的帮助,但只要你把自己的能力准备好,你自然而然也会得到这些“帮助”。所以说,结果不需要强求,参加比赛只是职业生涯的手段而绝不是目的。

    秦立巍:参加比赛需要有一定的计划,不要想着一步登天。有时候可以用一些小型的比赛练手,稍微先锻炼一些曲目。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比赛和音乐会是不一样的,要学会在压力下成长。另外,在曲目的选择上要有一些平衡点。何为平衡点呢?不能选择太新的曲目,这样参加比赛太没有把握;也不要“炒冷饭”选择两三年前的作品,一直在演奏同一套曲目会使自己的影响受到阻碍。另外,心态也是很重要的,比赛应该是学习经历的过程,不需要太过注重得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