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相澎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通讯员 杨梅 烟台报道
夜幕初上,街灯亮起,此时此刻,正是骑手们最忙碌的晚高峰时段:穿行在水泥森林里,连接着店铺商肆与万户千家,牟平城区的地图仿佛掌纹一样被他们默默紧握、了然于胸……无论置身繁华闹市,还是偏居深巷简屋,平凡的日子都绕不开一日三餐、四季茶汤,而这世上的烟火滋味化作一个个大小包裹,被骑手送达流转于方寸餐桌,交织在冷暖人间。
在烟台市牟平区300多名在册骑手中,有32名女性骑手——她们有结实而温热的心房,风雨中甘于啃布满尘土的面包,在路灯霓虹的照射下,轮廓清晰,别样美丽。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她们的故事。
且视疑目如鬼火,我的轻舟是自己
初见林琳,你会被她与众不同的打扮“吸睛”:半扎狼尾武士头、哈伦低裆裤、熹妃回宫宫廷美甲……除了上身明黄色的工装,让人丝毫联想不到她是一名从事人事工作的美团老员工。
林琳在美团牟平站工作七年了。作为一名地道的牟平人,她曾走南闯北:在青岛等一线城市的写字楼里奋斗,在外省的美特斯邦威品牌店晋升为店长,在育娃的路上成为全职妈妈……考虑到儿子上幼儿园的需求,林琳跟丈夫选择回到家乡寻找工作。
2018年,美团入驻牟平不到3年,100多名入职骑手中只有9名女性。林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通过了面试,却以各种理由推迟报到。原来,家人得知她要去“送外卖”极力反对,尤其是思想传统的母亲坚决不同意。林琳拗不过妈妈,先后在佳世客、家家悦工作了一段时间,终究放不下心中的“骑手梦”,顶着家人的不理解来到美团上岗。
有的人,在虚拟世界一片美好,现实生活却一地鸡毛。从小规规矩矩、按部就班的林琳突然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决定不仅要自己做主,更要活得精彩。受过大城市熏陶并有服装穿搭经验的她用积蓄购置电动车、从网上挑选车饰,按照自己的审美把“坐骑”悉心装扮。每一次出门送餐,她都画上美美的妆,就像一道风景,成为引领牟平电车装饰流行风尚的骑手第一人!
送餐的路并不好走,特立独行的装束也曾令她困扰。上岗第二天,林琳就收到职业生涯里首个差评:那天大雪没过膝盖,她推着电车艰难抵达送餐地点。订单超时,顾客前几分钟还在对话框里表示理解,当外卖交到其手中时,林琳明显地感觉自己被对方从头到脚打量一番后,意味深长地沉默转身……虽然地冻天寒,但是这束目光如灼烧般,“烫”得林琳像是被迫接受审判一般很不自在。
尽管心中预感不妙,尽管已提前向组长报备,当看到手机反馈“差评”时,林琳再也绷不住,坐在路边嚎啕大哭。雪花落在她镶着王冠装饰的头盔上,像是不甘心似的覆盖了晶莹的水钻,让人突然想到一句网上的流行语——“别低头,王冠会掉”。
从那以后,林琳在后备箱里会多放几瓶饮料。如果超时,遇到男顾客她就送一瓶可乐、女顾客送一盒牛奶。这个方法果然奏效,她认真负责地完成手头每一份订单,收获了更多好评。当然,她也并没有因为这次受挫而改变自己的着装风格,依旧又酷又飒地努力奔波,并且拿到了良好业绩和理想收入。由于工作突出,林琳被提拔为公司人事,主要负责招聘骑手等事宜。工作之余,她仍然出去跑单送餐,而家人的态度也慢慢发生了转变:在最初的两年里,妈妈不让林琳把电动车停放在小区院里,每次回家她只好放在相邻小区。突然有一天,妈妈看似不经意地对她说:“你这份工作挺稳定的,也能照顾上孩子,好好干吧!”
史铁生说: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林琳喜欢用“中年叛逆”来自我调侃:结束了一天工作,回到家她会喝点小啤酒,压力大的时候还会抽两口烟。但她说:“这并不影响我成为一名好员工、好妈妈、好妻子、好女儿!美团对骑手的包容性很强,该挣钱挣钱,该漂亮漂亮!”
“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转眼回首,林琳也已度过小半生时光。从前,她总想着怎么证明给妈妈看。现在,一切不甘都化为回甘,犹如“轻舟已过万重山”,而岁月似乎对她格外善待,今年42岁的她眼里写满了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不羡慕谁,不嘲笑谁,也不依赖谁,只是悄悄地努力,热气腾腾地奋斗,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成为一叶摆渡自我、持梦筑梦守梦的扁舟。
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怀暖意以谋爱
“人如果充盈着爱,就不会皱巴巴。”这句话用来形容在外辛勤送餐却红光满面的王琳再合适不过。1982年出生的她是美团最老资格的女骑手之一,丈夫是一名中学骨干教师,带毕业班的时候几乎以校为家,照顾双方父母和儿子的责任全部落在王琳身上。2016年冬天,为了“不把孩子撂了”,王琳辞去了销售工作,通过朋友圈招聘入职美团成为第一批女骑手。
送餐近十年,王琳说她从没有委屈地哭过,因为“没有”遇到过特别刁难人的顾客,唯一一次情绪失控是在刚开始送餐不久:由于从业之初没有导航软件和定位工具,所有的路线都要靠骑手自己标识规划。地形不熟的王琳有些迷糊,从一栋家属楼上去,因为两楼之间有过道,却在另一栋相似的楼下来。当看到停在单元门口的电动车“不翼而飞”,她慌张地向送餐组长报备,并在其指导下报了警。
王琳当骑手,她的家人是不同意的,他们觉得女人终究跟男人不一样,或许干不了多久就会打“退堂鼓”。当时美团还没有提供电车租赁服务,这辆电动车是王琳花了2000多元新买的。当丈夫去派出所接她的时候,王琳本以为会挨一顿批评说教,但是丈夫不仅没有责备,反而关心地把她送回家休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王琳不死心,悄悄背着家里又徒步回到小区。令她喜出望外的是:电动车竟然“失而复得”完好无损地停在原地!事后,她细细回想,才发现自己下错了楼。
除去头几年因为送餐超时接到过差评,王琳已经连续六年“清一色”好评。这不仅得益于美团优化申诉程序,王琳的大大咧咧、古道热肠也成为她“零差评”的秘诀。回顾送餐历程,王琳一股脑儿想到的是盛夏酷暑中顾客硬塞的冰棍儿、漫长冬日里站长请大家喝的奶茶、电车没电时工友们“搭把手”拖回家、车机烧坏后组长开着自家面包车帮她送了一整晚订单、今年春节公司为老员工派发的666元惊喜大红包……
当然,王琳也提到过:有次一小区停电,不能乘电梯必须爬30层楼,因为手中还有其他单子时间紧迫,她拨通顾客电话与其商量可否自己往上爬楼的同时,请求对方往下迎一迎以节省时间。遭到对方“我叫了外卖,你就必须负责给我送到家门口”的严词拒绝后,她二话没说直接开爬。最后,顾客可能是“良心发现”也往下走了几层,在20多层的楼梯拐角处顺利交餐。王琳说:“干活儿就是一份工作,不能因为一单顾客‘甩脸子’就影响一天的心情。”
还有一年冬夜,王琳接到一单外卖任务。由于顾客定位不准、路况昏暗,她兜兜转转找了一个多小时,一直保持语音通话,最终才把外卖送达。顾客连声抱歉,王琳却说,谁都有失误的时候,理解一下少挣几单是没关系的。
但是让王琳记忆犹新的都是她送餐路上的小美好:
2019年春,王琳去一小区送餐。眼看要超时,她匆忙跑上楼,等回来时只见一位老大爷背着手在车旁边打量。王琳赶忙问道:“大爷,您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吗?”大爷笑呵呵地回答:“闺女,我给你看着这车,不锁回头再丢咯!”王琳一边道谢一边说:“没事儿,咱们牟平啊民风淳朴!”
2020年秋,一名在济南就读的大学生给姥爷订了一个生日蛋糕。从未接触过网约配送服务的老人开始以为送错了,经过反复确认才双手接过了承载着外孙满满孝心的礼物。王琳至今都记得老人开心极了,一个劲儿地跟她说谢谢。
2023年夏,一名外地顾客下单给妈妈买了些日用品。在跟其儿子通话中,王琳得知老人花眼严重,看不清天然气表盒里的正负极位置。她二话不说热心地帮老人更换了电池,儿子也在电话里连声道谢。
2024年冬,送单中的王琳接到系统的紧急插单任务,备注顾客是一名女性,并点名要求女骑手送餐。取到盒饭后,王琳加急送到,开门的是一名年轻漂亮的女子。听口音是外地人,又看到对方挂满泪痕,王琳忍不住上前询问。女孩抱住她哭诉,原来男友跟她提出分手,人生地不熟的她没有亲人朋友可依,便想找名女骑手吐露心中悲伤。虽然手中仍然有5单要派送,王琳还是坐了下来陪伴安慰女孩,直到她心情好转。
今年春节,大雪封路,王琳送到的时间比预定时间晚了一个小时。开门取餐的顾客是一名温婉有礼的中年女子。王琳连声抱歉,对方反而嘱咐她“没关系,路上注意安全”。离开后,后台显示顾客给她发了66元的小费,这让王琳心里温暖异常。她说:“本来就是我送餐迟到,还额外多给小费,挺不好意思的。咱牟平是个人情味儿很浓的地方,我之所以没有遇到棘手的顾客,不是因为自己运气有多好,而是因为他们有多美好!”
王琳说,“当骑手虽然不是我最想干的职业,但却是我能力范围之内最适合的工作。我没学历、没特长,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又不甘心在厂子里挣得少。每天早、午高峰使劲儿跑单,其他时段不耽误收拾家、照顾孩子,虽比不得其他全天苦干的同事挣得多,但我真的很知足。”
当问到将来有什么愿望时,王琳说:“等俺儿子考上大学,我想去看孙颖莎现场打乒乓球;等俺儿子考上大学,我想带着父母去北京瞧瞧博物馆、瞻仰毛主席纪念堂;等俺儿子考上大学,我想看郭德纲的相声专场……哎,要不最后一个去掉吧,门票太贵了!”
世界喧嚣,人心浮躁,不宽,不能化苦为甘;不淡,不能去躁得安。王琳让我们看到,稀松平常的日子里,即便是普普通通的匆匆过客,也有着让人动容的温暖际会。迷茫中不失去自我,矛盾中不互相伤害,失败中不自暴自弃,惆怅中不抑郁内耗,总有一天,日子会因你的一笔又一画变得栩栩如生。这样,即使到了晚年回忆变得模糊,你依然会记得漫漫长路中,那些细碎美好、乐在其中的骑手时光。
在女骑手中还有许多“英雄”:
她是每月至少2000单的标杆“女单王”,一米五几的个头儿却丝毫不逊色于男骑手的业绩;
她是三个孩子的“宝妈”,丈夫创业失败,她一面照顾全家的生活起居,一面送餐补贴家用;
她是独自抚养自闭症儿子的单亲妈妈,美团牟平站规定所有骑手在送餐期间禁止载人,却对她网开一面,允许她晚上送餐带着孩子,而她婉拒了社会援助,靠自己的力量守护照料虽然缓慢、但正在好转的孩子……
她们不仅是家里的“贤内助”,更是至暗时刻的“顶梁柱”:在丈夫失业、双亲生病、孩子念书的所有时刻,她们扛下所有,从未缺席!
一生所想,不过饱餐和被爱;一生所求,不过温柔与良人;一生所梦,不过幸福和快乐;一生所愿,不过平安和健康!从历史到现实,从时代到个人,女性的能量正在传递、正在汇聚成流,冲刷着一切关于女性的偏见、歧视与刻板印象。没错,在这个时代,女骑手当然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英雄!
肆虐的严寒开始变得胆怯,粼粼春光融化了牟平的碎雪。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是人间。女骑手们,感谢你们将人间至味送到千家万户。也祝愿你们,年复一年,年赴一年,年富一年!
初审编辑:李相澎
责任编辑: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