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医院名科巡礼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科:厚积薄发 与患者呼吸与共

2024-07-29 09:29:3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曲文

  编者按:烟台市北海医院(烟台市呼吸病医院)始建于1902年,是龙口市最早的西医院。百廿芳华,笃行不怠,医院始终秉承着“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院宗旨,与时俱进,勇立潮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烟台市卫健委直属二级甲等现代化综合性医院。近年来,烟台市北海医院制定了“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思路,在学科建设和新技术方面,医院坚持创新驱动,促进均衡发展,突出专科特色,以专促精,增强传统优势学科和特色专科持续发展能力,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即日起,大众网联合烟台市北海医院推出“北海医院名科巡礼”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医院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人才队伍、科室特色等方面的风采,一起感受北海医院各科室在医学领域的探索与突破,以及他们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图片

  走进烟台市北海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忙碌而有序的场景:医生们正在细致讨论病情,解答患者疑问;护士们穿梭于病房之间,梳理护理记录,了解患者情况。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科室墙壁上,布满患者和家属赠送的锦旗,每一面都蕴含着医患之间的深厚情谊。

  “不止墙上的那些锦旗,还有许多没挂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坤笑着说道,自医院建立以来,呼吸内科就一直是医院的重点特色科室,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传承创新,科室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全方位学科,成为医院的“金字招牌”,无数患者慕名而来。

图片

  2017年1月3日,医院正式挂牌烟台市呼吸病医院,成为胶东地区唯一一所经省卫生厅审批成立的呼吸病治疗专科医院。一路走来,汗水与荣誉俱在。2012年呼吸内科被评为烟台市医疗卫生重点专科,一直持续至今;2018年高分通过全国PCCM规范化建设现场评审并获二级医院优秀单位荣誉称号,是烟威区域第一家通过优秀认证的二级单位;2022年经烟台市卫健委批准成立烟台市党员名医工作室;2023年获评全国县域最美科室。

图片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 守护生命永不停歇

  救治更多的患者,让患者能够尽快的康复出院,这是每一位北海人的使命,也是作为呼吸科医生的职责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首要科室,医护人员屡屡请战、奔赴战场,前线支援、核酸检测中均可见到科室人员默默坚守、逆行而上的身影。贾书妍是龙口当地知名的呼吸领域专家,也是一名退休返聘的老教授,作为团队中年龄最大的老同志,不顾大家劝阻,一直坚守在一线岗位,在她的引领下,科室医生里没有一人休过假。“我们的团队,老中青都能冲得上,都能顶得住!”张坤回忆,彼时的他们身躯疲惫但仍然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坚守在一线,解除患者病痛,拼尽全力守护患者的平安健康。

图片

  科室人员精诚团结,更胆大心细。多年前,22岁的小赵因咳嗽发热,CT显示纵隔肿块,北上辗转多家医院求治,均被诊断为“恶性胸腺瘤”,抱着绝望的心情辗转来到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科。

  面对小赵的病例诊断,张坤并没有轻易的确信,而是仔细地望闻问,胸壁塌陷、胸腔积液、午后低热……种种的症状体征都在指引着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论——不是肿瘤而是结核。但是从没有见过这种位置的结核,而且如此巨大,张坤带领团队与退休多年的老主任贾书妍一起,多个昼夜的研究,大胆的做出了“罕见纵膈淋巴结结核”的诊断,而这就意味着要推翻多家三甲大医院的诊断,其中要承担的风险可想而知。

图片

  “一切为了病人”的信念推着科室医护人员,在真诚地与家属协商沟通后,家属最终同意进行诊断性抗痨治疗,3个月后,小赵复诊CT显示胸腔包块明显减少,治疗有效,方向正确。1年后,小赵包块消失了,并且体重增加10公斤。确定痊愈停药的那一天,小赵一家在门诊“堵”住了张坤,以磕头谢恩的方式表达救命之恩。

  在治病救人的同时,科室不忘记深植于基层,用大爱造福更多百姓。通过定期组织下乡送关爱、义诊等活动,向那些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们伸出援手,提供免费的专业咨询和详尽的健康指导。

  人才培养是关键 呼吸队伍不断壮大

图片

  学科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持续不断的努力和长远规划中渐显成效。走在临床技术前沿的同时,科室紧抓科研及教学,在北海医院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科主任王树宪的带领下,科室不仅注重日常的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更定期组织深入学习与讨论会议,针对实际临床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更值得一提的是,科室始终致力于人才发展策略,通过精心选拔派遣优秀人才参与规培及进修项目,不断提升整个团队的专业技能及技术实力,不仅促进了科室成员的专业成长,也为学科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科室已构筑起一支人才济济、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医疗精英力量。12位医师中,硕士研究生3人,国家级专业学会委员2人,省级专业学会主任级委员2人。护理团队则由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以及12名护师及护士组成,团队具备省内领先的护理服务水平,多次荣获“十佳品牌科室”及“优秀天使团队”的殊荣。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团队在持续进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新技术和新方法,致力于为更广泛的患者群体提供高标准、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图片

  与此同时,科室已成功与众多知名医疗机构建立起深厚的合作纽带,包括北京中日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北京胸科医院、山东省胸科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等医院。通过定期邀请合作医院的资深专家来院坐诊和授课,科室在呼吸疾病诊断与治疗领域不断刷新技术高度,保持行业领先水平,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也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医院于2017年6月加入中日医院呼吸医联体;2017年11月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成立了烟台肺结节诊疗分中心、远程会诊及培训协作中心,正式成为全国结核病医联体成员单位;2018年10月成为山东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2019年7月加入上海瑞金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如此强大的医联体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更为科室自身的专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人是可贵因素 硬件设备也与时俱进

图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科开放床位70张,具有独立的内镜中心、肺功能室、变态反应诊室、慢病随访中心,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强大支持。与此同时,设立了呼吸介入、肺血管病、呼吸慢性病、间质性肺疾病、戒烟门诊、肺部感染、呼吸重症等7个特色亚专科门诊,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治疗。

  2018年,呼吸危重症监护室(RICU)成立,为呼吸衰竭、ARDS、重症感染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重症病人提供了全方位、多功能的救治体系,是龙口市第一个拥有独立的呼吸危重症救治能力的科室。

  目前,科室对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肺血管病、肺部肿瘤、肺部感染、肺部结节及呼吸衰竭、ALI、ARDS等呼吸系统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拥有丰富的经验。

  科室拥有国内先进的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睡眠呼吸监测系统、机械振动排痰、体外膈肌起搏器、尚沃呼气一氧化氮检测系统、最新型日本奥林巴斯超声支气管镜、埃尔博电工作站、冷冻治疗仪等多种医疗先进设备。

图片

  在硬件设备完备、领先的基础上,科室紧抓临床医疗质量,紧跟技术前沿,学习先进诊疗技术,熟练开展内科胸腔镜、气管镜下常规诊疗操作,率先开展气道支架置入、气管镜下纵隔淋巴结穿刺、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纵隔淋巴结穿刺、超声小探头、镜下球囊扩张、电凝、电切、冷冻、气管内异物取出等多种呼吸介入诊疗项目。科室联合儿科开展的全麻下儿童支气管镜诊疗,是烟台市第二家开展该项目的医院,据介绍,局麻下气管镜最小患者10岁,全麻下气管镜最小患者6岁。

  一呼一吸间,蕴含着对生命的重托。如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科全体医护人员对生命敬畏之心未减分毫,对患者服务之情更胜往昔。未来,他们将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手段,力求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他们也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医疗第一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奇迹、共绘蓝图。

初审编辑:林晓冬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