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梅雪丽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梅雪丽 烟台报道
近年来,海阳市以改革为舟破浪前行,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治理方式方法,发挥各类资源优势,为有效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提供了解题思路,开启社会治理“和谐专列”。
海阳市级层面成立工作委员会,全市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1+N”工作体系,即建成1个市级、18个镇街级、18个片区级“一站式”矛调中心和168个村(社区)矛调工作站,形成“市级领导、镇级主战、片区兜底、村(社区)前哨”的工作格局。建立“一站式+部门+网格”矛调联动工作机制,打造“一线排查+中心归集+部门化解”处置模式。
多措并举纠纷“专”处理。海阳坚持“党建+网格”模式,整合多个部门业务网格,将22个城市社区和150个建制村划分为993个基础网格、134个专属网格,推动基层治理“一网统管、多网合一”。构建“街道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坚持“畅通渠道、汇集民意、促进参与、共治共享”原则,成立全员参与的“网格善治会”,设立6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实现在网格内“提事、议事、办事、评事”,推动“小事化解在网格、难事办成在网格”。在现有网格微信群基础上,升级打造网格政务微信群,建立线上群众诉求收集、处置和回应机制,实现困难诉求一键上报,急难愁盼及时回应。
统筹资源服务“提”质效。海阳市深入实施“暖蜂行动”,设立“城市移动探头”等创新项目,发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走街串巷、上楼入户优势,开展“随手拍、马上办”活动,推动全市400余名快递员、200余名外卖配送员参与文明城市创建、隐患排查、环境监测等工作。建立“积分超市”激励机制,新就业群体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抓拍违规行为、报送安全隐患等均可获得积分,用积分可兑换生活物品,推动形成“以服务换服务、抓服务促治理”的良性循环。全市建立132支志愿服务队伍,结合志愿者的技能特长,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重点聚焦“一老一幼”,开展“青春社区暖心课堂”“幸福约惠”“夕阳助老”等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
通过这些措施,工作成效不断提升。
基层难题高效攻克。一旦基层遇到难题,迅速统筹协调综治、城管、司法等多方力量,精准“把脉开方”。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婚恋家庭纠纷,工作人员化身情感“调解员”,耐心疏导;处理邻里矛盾时,联合社区民警与网格员现场办公;劳资债务纠纷则协同劳动监察与法律援助团队介入。累计成功调解处理超1000件,调解成功率达99.24%,为基层平稳运行注入强劲动力,彰显党建引领强大凝聚力。
矛盾纠纷妥善化解。精心构筑“三位一体”多元调解体系,人民调解凭借基层调解员的群众基础“柔性化解”;司法调解依托法院专业力量“权威定分”;行政调解借助职能部门资源“依规处置”,三类调解联动配合,让大量纠纷消弭于萌芽。加强10家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吸纳资深律师、行业专家“坐诊”。今年排查调处矛盾纠纷5109件,调处成功率95.25%;诉前调解成果斐然,成功调解5423件,分流率升至49.60%,同比劲增24.31%,极大减轻司法诉讼压力,守护社区和谐稳定。
社区服务全面升级。超600名外卖配送员、快递员化身社区治理“新生力量”,穿梭街巷之余,化身社区治理“流动哨”与“贴心人”融入“以服务换服务、抓服务促治理”的基层治理大格局。打造系列特色志愿服务项目。“青春社区暖心课堂”为孩子课业答疑,“幸福约惠”助居民畅享优惠购物,“夕阳助老”陪老人唠嗑、就医。开办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组织志愿服务、举办各类文化节和体育赛事等,丰富居民精神生活,贴合居民多元需求,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初审编辑:梅雪丽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