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霞
责任编辑:冯炜程
智慧车管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薄晓娜 通讯员 孙立锋 叶晓 烟台报道
今年以来,招远市交警大队在烟台市交警支队大力支持和招远市公安局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精准施策,研发“智慧车驾管综合管理平台”,积极构建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新车管”。
以科技为支撑 开启智慧服务全程
为市民办理业务
招远市交警大队依托科技手段,基于流程规范基础上进行整合、分析、优化,实现智能响应,达到全程智办。
推行“指尖上”的精准导办
打造掌上“阳光警务”。创建车管360度掌上精灵,实现业务精准指导办、模拟办、预约办和就近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通过数据共享应用,实现考场、考务、检测线等信息的掌上公示。
打造掌上“电子警务”。研发“电子委托书”模块,促进“实质审查”落地,实现委托业务流程优化再造,达到业务办理控风险、放心办和便捷办。
推行“窗口上”的全程智办
通过智慧车驾管综合管理平台的“智能叫号+电子档案”功能,打造智慧车管全新窗口。
实现办事效率大提升。由一个扩展屏和软件,替代传统窗口众多物理摆件,促进窗口形象提升;由系统识别、电子表单、电子签名、电子档案,替代传统业务办理的人工操作和纸质传递,提升办事效率;通过流程再造与优化,缩短业务办理时长,减少群众等待时间,有效节约警力。以全市驾管换证业务为例,单笔业务节约一分钟,办事效率提升25%,年节约时间近5000小时。
实现窗口“服务+”。群众在窗口办事前,能够通过扩展屏进行政策、法规等信息的轮播宣传;办事中,有效利用等待时间,温馨提示办事人所属车辆及驾驶证关键信息,精准告知。群众在大厅办事时,可以通过自助专区多渠道完成业务办理。
实现业务新突破。通过电子档案的功能,实现派出所车驾管业务便捷办理和资料免传递;通过警企联动,打造“管家式”服务,实现驾校“体检+业务受理”一站式办结。同时,通过电子档案模块,实现了“免传递、免核对、降风险、远程调档、规范存档”五大功能亮点。
以数据为基础 构建智慧管理全景
实时掌握数据动态
依托大数据赋能,促成车驾管各部门各类资源的高度融合,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智慧管理新车管。
搭建车驾管综合数据中心。通过直观的数据看板,清晰掌握车驾管全景关键数据,实时掌握数据动态,及时发现问题、采取行动,做到运筹帷幄。
规范档案系统管理。运用智慧车驾管综合管理平台的物理档案移交功能,清晰记录物理档案资料轨迹,有效降低档案遗失风险。
优化业务内部审批流程。通过智慧车驾管综合管理平台的审批管理模块,搭建行政审批和业务审批流程,有效提升审批效率,实现审批管理线上化、规范化、电子化和集中化。
实现线下设备线上管。通过自助设备的业务办理数据,决策设备位置调配;通过自助设备在线状态,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发挥自助设备最大效用。
以问题为导向 把脉智慧监管全局
夜查
把车驾管部门打造成实战单位,突破车驾管职责边界,突出事故预防源头管理和车驾管业务监管,探索研发“智慧车驾管综合管理平台”的监管数据中心,更好服务基层、服务实战。
风险前置监管。变“坐等”服务为“主动”出击,主动对接民政、行政审批、户籍等机构数据,联动联办,提前核查,有效弥补了部门职责监管空档,降低了业务办理风险。
全过程闭环监管。通过对车驾管业务进行事前提醒、事中监管、事后分析研判,精准掌握各业务动态,监控业务变动趋势,捕获异常业务,实现对重点车辆和驾驶人等隐患的自动识别、实时预警,及时解决,闭环管控。
全生命周期监管。以“驾驶人”和“车辆”智能画像管理为中心,构建业务研判模型,筑牢安全监管第一道防线。围绕“从驾驶人初学和车辆出厂开始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利用交管“六合一”平台数据与车驾管专网平台、互联网服务平台、科目考试等平台相关联,通过“纵横向分析”对机动车、驾驶人实现全方位监管。
源头阵地监管。升级改造“交通要素管控平台”,针对“人、车、企业、违法、事故”等交通要素建设车管特有的情报模型,实现大数据分析研判和网格化责任落实;通过融合多种交通要素数据有效碰撞监管,实现“进得来、看得见、控得准、管得全”的抗风险、去隐患、降事故、保畅通的目标。
创新“8+N”监管。在加强“八类”重点车辆管理,有效整治“大吨小标”“百吨王”“非法改装”等重点交通违法基础上,将电动车、三轮车、农用车等“小目标”车辆纳入监管视线,单独建立监管模型,全面开展“三见面、一建档”等工作,有效预防交通事故发生。
初审编辑:李霞
责任编辑: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