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孙国栋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烟台市芝罘区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导向,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着力点,强化教育投入,优化学校布局,均衡师资配备,不断提升全区教育质量,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教育宗旨,使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与幸福感持续提升。即日起,烟台市芝罘区教育和体育局联合大众网·海报新闻共同开设“人民满意教育看芝罘”专栏。我们将通过宏观的视角、细腻的笔触、真实的镜头,全面展现芝罘教育在高质量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与宝贵经验。
校园建设
园内科技设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邢晨 通讯员 徐艳 李建波 烟台报道
如果把“办人民满意教育”比作一张民生考卷,那么,学前教育就是第一道考题。想要获得人民认可的高分,就必须从根本上回答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芝罘区,作为烟台老城区,近年来面临着较大的幼儿入园压力,面对困难,芝罘区选择迎难而上,坚持优质普惠导向,通过提升普惠率和公办率、提高保教质量、强化安全监管等措施,推动学前教育由“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迈进,用实际行动向芝罘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保教活动
保教活动
公办民办协同发展 “幼有所育”普惠万家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如何破解新一轮“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成为一项关乎民生的现实问题。对此,芝罘区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从构建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入手,强化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普惠率,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需求。
近年来,芝罘区按照“就近方便入园”要求,科学优化幼儿园布局,大力发展公办园,扶持发展普惠民办园,提升幼儿园布局与幼儿园入园需求匹配度。
此外,芝罘区还按照“集团化”办园为主、校办园为辅的运营模式,通过新建、改扩建、回购回租等方式,扎实推进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积极解决“入公办园难”的问题。
据统计,2021年,芝罘区重点推进20处公办园建设,将新增学位7500个,目前,15处小区配套幼儿园均已主体完工,5处校办幼儿园均已投入使用。
在做好公办园建设的基础上,芝罘区还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优质普惠园。在审批过程中,芝罘区把安全性和普惠性作为审批的重要条件,并修订出台了《芝罘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及管理办法》。
为了提升社会资本的积极性,芝罘区建立了普惠民办园奖补机制,通过以奖代补、教师培训、贫困生资助等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
“芝罘区对我们普惠幼儿园的支持我认为是非常接地气的,非常及时的,非常有建设性的。”芝罘区新天地幼儿园园长季青告诉记者,近年来芝罘区给予普惠园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加,不仅在物质上给予补贴支持,更在教育科研上给予幼儿园强大的发展动力。
“近年来,芝罘区教体局特别重视对我们普惠园课程设置的指导及教师素质的培养,作为普惠园,专家手把手教学让我们受益匪浅。”季青园长坦言,相比资金支持,芝罘区强化对普惠幼儿园的教育科研支持,成为了普惠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据统计,近年来,芝罘区先后审批37处普惠性幼儿园,增加了10000个学位,芝罘区财政累计投入近7000万元,用于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目前,芝罘区普惠性幼儿园120处,普惠率高达99%,越来越多的幼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普惠教育资源。
教师培训
强师资重保教 “幼有所育”保障有力
在全力加快学前教育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幼教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保教质量,满足家长对“幼有所育”的期待是芝罘区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学前教育能不能搞好,关键看教师队伍是否过硬,为此,芝罘区建立了公办幼儿园教师补充机制,每年拿出专门的编制计划公开招聘幼儿教师。据统计,近年来,芝罘区共招聘新幼儿教师81名。
在做好公办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芝罘区还积极落实民办园幼儿教师待遇政策,监督民办幼儿园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将全区2300余名民办幼儿教师纳入社保体系,足额足项为教师购买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多渠道稳定民办园师资队伍。
在做好教师队伍保障工作的基础上,为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芝罘区建立了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机制,坚持师德师能并举,深入开展“师德建设年”“塑师德、正师风”“三爱演讲”等系列活动,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修养。
“在芝罘区教体局的统领下,我们幼儿园形成了系统性的教师培训体系,从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到平时每周的教研活动再到课题研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培训,让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了坚实的保障。”芝罘区区直机关幼儿园园长李红告诉记者,芝罘区优质的教师培训体系,从业务及师德两个方面给予了教师强大的学习平台,对提升教师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培训中,芝罘区坚持“公办民办一视同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集中培训、园本培训、教师自主研修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先后开展幼儿园自主游戏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等专题培训20场次,累计培训园长教师3000余人次。
在此基础上,芝罘区还建立了规范办园推进机制,坚持保教并重,注重幼小衔接,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芝罘区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针,按照“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用书”提出的目标开展教学,将教育融入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做到学中玩、玩中学。
坚决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禁幼儿园超纲教育,不得提前教授小学的知识、布置小学教育内容的作业或组织与小学教育有关的考试、测验。出台《芝罘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遴选了23处试点园(校),发挥试点园(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与辖区内小学建立联合教研制度,扎实开展游戏研究,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
校园安全培训
校园安保
管理严格安全至上 “幼有所育”惠及民生
安全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根本,也是“幼有所育”的基础。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芝罘区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让幼儿安全入园、幸福回家成为了芝罘区教育工作者向广大幼儿及家长的郑重承诺。
安全管理,重在源头监管。芝罘区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管理责任,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幼儿园安全稳定工作。芝罘区教体局成立了19个安全领导小组,定期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全区幼儿园的校园安保、饮食卫生安全、消防安全等涉及的62项重点安全工作进行排查整治。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逐项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今年以来,共开展安全检查6批次、700余校次。
此外,芝罘区还在强化安全内功上下功夫,持续加大人、物、技防力度,提高安全防范等级。近年来,全区幼儿园共安装监控探头近6200个,储存时间均为90天,实现“全覆盖,无死角”。配足配齐安保人员和器械,所有保安均持证上岗,全区幼儿园均配备入离园护学岗。
不仅如此,芝罘区还对幼儿园进行常态化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通过家长微信群,QQ群以及“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等方式对师生、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做到安全教育家园共育。
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芝罘区持续加强幼儿园食堂管理,狠抓食品安全,推进大宗物品集中采购,落实园长陪餐制度,不断提升幼儿饮食饮水安全。
“我们严格采取园长陪餐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直观地了解我们的饭菜质量,发现问题直接对接相关工作人员。”芝罘区实验幼儿园园长晏卿告诉记者,为了给孩子提供营养、可口的饭菜,幼儿园的保健教师还会根据季节的不同,提前制定营养食谱,确保学生就餐安全、营养。
“幼有所育”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更是人民大众实实在在的民生需求。芝罘区通过优质供给,实现了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的迈进。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孙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