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站群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孙建峰 烟台报道
孝!自古以来流传千古的中华美德,在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反复冲刷下,仍能焕发耀眼夺目的光芒。
“爸爸,我给你买了一件衣服,你来试试大小合适不?你喜欢不?”爽快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当我们走进姜家村王芳家的时候,王芳正在把新买的冲锋衣从袋子拿出来,旁边的公公脸上洋溢着笑容,嘴里说着,有什么穿,怎么又给我买衣服。家里的衣服都快没地方放了,天天给我花钱。
永安路街道海庙姜家村,民风淳朴、孝德之风遍拂乡村,涌现出一大批好媳妇典型。今年45岁的王芳就是大家公认的一名“好媳妇”,她不辞辛劳,照顾长辈,毫无怨言,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苦日子不服输 小两口创业致富
2002年,王芳和姜林林相识,当时婆婆家的条件非常差,家里只有四间很旧的民房,可是王芳毅然选择嫁到了姜家。提起当年创业前的那段经历,王芳感触颇深,她说,和老公结婚以后,一边是家庭的重担,一边是病重的母亲,生活的压力让小两口喘不上气。结婚一年后,婆婆生病了,医院确诊为恶性脑瘤,三年时间做了两次开颅手术,婆婆这一病让本来贫困的家庭变得负债累累,每次手术后都是王芳在病床前一天24小时衣不解带,悉心照顾,从来不喊苦喊累。“就这样我和老公还是没有放弃对婆婆的治疗,先后借了十几万元给婆婆治病。当时的十几万元对这个普通的家庭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可是为了给婆婆治病,什么都顾不上了。可是事与愿违,婆婆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还继续恶化,在生病的第四年婆婆去世了。女儿也在这个时候出生了。家里欠了这么多债,光靠老公上班一个月一千多块钱,家里还要花销,这十几万的外债要还到什么时候?”那段日子里,家里一片唉声叹气,老公也无所适从,整日闭门不出,害怕遇见熟人,和家人朋友也没少别扭。总之好像生活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天天浑浑噩噩过日子,而我的脑子里一直想的就是怎么挣钱、还债,早日摆脱贫困。
王芳是个要强的媳妇,也有股不服输的劲。2008年,她一直坚信女人能顶半边天,不蒸馒头争口气,为自己,为家庭必须要谋一条生存的路,找回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首先是劝老公把厂子的工作辞了,我们一起去广场干烧烤。老公性格很内向不太会说话,毕业以后就在厂子上班,也不怎么跟生人打交道,果然老公摇头说不行不行,干买卖我不行,我不喜欢跟生人说话,碰见熟人也不知道怎么说。再说孩子太小了,烧烤这么累,咱们也从来没有干过,没有经验,啥都不懂,我们干不了。王芳就觉得现在还年轻不是享福的时候,何况家里还有这么多债,面子值几个钱,再说了我们是凭自己的能力出去赚钱有什么好丢人的?在她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老公终于同意了。
就这样白天去市场采购新鲜食材回家自己串好,晚上和老公一起出摊。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做的时候也觉得不好意思,也不敢招呼客人,见了客人不知道说什么,客人也少得可怜,可是为了还债那还顾得了这么多。王芳做生意有个原则,要诚信经营,所有的食材保证每天都新鲜、价格也合理,从开始的人丁稀少,慢慢地有了回头客,再到后来的生意兴隆,就这样,他们的烧烤事业做得红红火火。每天深夜回到家数钱的时候是她最开心的时候,虽然有时累得连话都不想多说,但是想着每天离自己的目标接近再接近心里就会很高兴,自己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三年的时间,自己一边带孩子,一边做烧烤,小两口把所有外债都还清了,其中的艰辛只有他们知道。后来因为生了二胎,由于生孩子没时间经营烧烤摊了,所以王芳就在南关市场开了一个海鲜店,经营海鲜。
家庭和睦事事顺 微商创业通新路
百善孝为先,王芳对公公姜国胜特别孝顺。家里条件好了王芳就经常跟老公说,爸爸年纪大了,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该让他享享清福了,别老是待在家里,趁着爸爸现在腿脚还利索,多出去转转,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
当我们走进王芳家时,家里新装修的新房子宽敞明亮,家里的沙发上还摆放了两件王芳刚买给公公的棉衣、毛衣。王芳正细心地给公公试穿,公公姜国胜开心得合不拢嘴,他告诉记者:“这个儿媳妇对我好得没话说,比亲闺女还亲呢,我上辈子也不知道在哪烧的香,让我找到这么一个好儿媳妇。每到换季的季节就给我买新衣服。我都觉得我一个老头子了,买这么多衣服干啥,有穿的就行,每年还给我买票,让我出去旅游,短短几年时间先后去过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威海、蓬莱等好多城市。”
每年正月初三、正月十六,都是闺女回娘家吃饭的日子,王芳为了不让自己的公公感到孤单,回娘家的时候,王芳都是一起带着公公回娘家。父亲节、老人节、公公生日都会选礼物,一家人去饭店吃饭。
公公爱好音乐,会拉二胡,有时会在家自己拉一会儿,王芳看到了,就经常主动把爱好音乐的、公公的好友请到家里,并且腾出家里地方,给大家烧上一壶热水,让他们在一起娱乐,娱乐,谈谈心,拉拉呱。现在公公活得很开心,用他的话说活得很滋润。周围的邻居都说,有这么个儿媳妇,老姜活得很开心,天天乐呵呵的,什么烦心事也没有。
这几年,两口子通过网络让全国各地的人都知道我们莱州湾的特产梭子蟹。现在,吃过我们蟹子的顾客都会夸我们的蟹子肥美鲜嫩。王芳告诉记者,这么多年做生意我们一直本着一个原则,诚信经营,物美价廉,不欺骗顾客,把最好的服务给大家,因此,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自己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王芳也一直把“老人身体好、心情好,是我们做小辈最大的福气”这个想法永远记在心里,把家里的日子过得一片红火。王芳照顾公婆的事迹在村里广为流传,也成为很多人学习的榜样。一提起她来,村里很多人都竖起大拇指,很多年轻人以她为榜样,公公也是逢人就夸。但王芳一直觉得自己做的都是一个儿媳妇应做的本分,公公年龄大了,身体不好,我们做儿女的就应该照顾他,能一直照顾他,让他健康、快乐地活着,是她最大的福气。
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王芳这样持之以恒,多年如一日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值得发扬光大,值得我们学习。“孝”不光是停留在字里行间的美妙文字,也不仅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里的一句口号,它更在为父母端茶倒水的每一个细节里,在每一个温暖的问候里,在陪伴父母的每个日出日落里,在每一件看似平常父母却十分需要的小事里。
初审编辑:魏站群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