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寺院头:千亩樱桃园“喝”上自来水
来源:烟台大众网 编辑: 2013-04-27 09:59:00
大众网烟台4月27日讯 (通讯员 李庆盛 孙峻蛟 记者 王宁) “今天上午8点开始放水浇樱桃,谁家需要浇提前到园里做好准备。再广播一遍……”昨日清晨,莱阳市沐浴店镇寺院头村的大喇叭里传来了村委主任孙国堂的声音。广播结束后,孙国堂便背着工具包从村委大院里走了出来。与以往一下地就穿上破旧的工作服不同,这次他穿着笔挺的西服,嘴里还利益地哼着小曲,像个孩子一样欢快地走向樱桃园。
“孙主任,你这西装革履地哪像是去下地干活啊。”眼前这个人的出现,把正在一路哼小曲的孙国堂吓了一大跳。“姚书记,你可真是稀客呀,今天怎么有时间到我们村里来了?”原来来人是沐浴店镇大姚格庄村支部书记姚洪国。“我们大姚格庄村也准备建扬水站,今天是专门到你这里来取经了。”说明来意后,姚洪国便迫不及待地拉着孙国堂的手:“快走,带我去看看你们的设备。”
路上,孙国堂得意地跟姚洪国交谈起来。“我们村里人现在浇地都不用特意穿工作服,现在到了地头把阀门打开就有水,也不用机器抽,更不用像过去一样每次浇地都得盘好几百米的管子,现在耍着就把活干了,干完活身上一点儿泥水也沾不上。”虽然这些话让姚洪国脸上充满了羡慕的表情,但他嘴上却一点儿也不服气,“下半年水利局驻村工作队帮我们村把扬水站就建好了,那个时候你就没有什么资本馋我了。”
两个人一路上说笑着,很快来到村北的水站。“村里地灌的总阀门就在这里,我们村里自来水的阀门也在这里,虽然用的是两套管道,但用的都是沐浴水库的水,村里浇地用的水一点儿也不比自来水水质差。”孙国堂一边开阀门,一边向旁边的姚洪国介绍。第一道程序完成,两人又一起走向樱桃园。
樱桃园里,果农们已经在“整装”等候。简单地清理了一下地头水渠阀门上的杂草后,孙国堂两三下便打开了阀门,一股清澈的水流奔涌而出,按“程序”从水渠里流向樱桃园里正在等候它们的主人们。“现在用这种地灌浇地能比这去省不少事吧?”姚洪国问道。“嗯,过去都是靠天吃饭,从村西的河里抽水,要经过三四台机器同时加压才能把水抽到地里,光水管加起来就有七八千米。长时间不下雨,河里的水也会很快被抽干,而且水质也不如沐浴水库里的水。”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从村里的樱桃树“喝”上自来水之后,品质提升,身价倍增。“你看这一片樱桃,去年就卖了5万多,以也就能卖个4万5左右,这还不算节省下来的浇水的费用。”孙国堂指着眼前一块约有5亩左右正盛开着花的樱桃园对姚洪国说道。姚洪国不停地点头表示认可,还算了一笔帐:一亩地增收2000元左右,村南这一片地一年增收近百万,这么光说增收这一部分村里就可以很快地收回安装地灌的费用了吧?
“啥?安装费用?”孙国堂笑着说道:“俺们村里这两千多米的地灌设施都是市里水利局驻村工作队帮助我们安装的,前后投入25万村里一分钱都没花。”这时,孙国堂又把目光转向村北的一大片山地,用手指着对姚洪国说:“村北的这2000多亩樱桃浇水是个老大难,市水利局驻村工作队下个月就要开始动工建设扬水站,所需20万左右的资金也都是工作队帮扶我们,等建好后,全村2500多亩樱桃树都能‘喝’上自来水了,果农们的收入又能增加不少。”
听到孙国堂说下个月扬水站就要开始建设,姚洪国有点着急了。“今天没白来,我得赶快回去帮驻村工作队把前期工作做好,争取比你们早日完工,让俺们村的土地早日‘喝’上自来水。”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