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蓬莱区:广阔农村天地 巾帼大有可为!

2021-12-13 09:07: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朱静

高素质农民经营管理培训会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朱静 通讯员 李颜玲 烟台报道

  近年来,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开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新农人,他们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辐射带动了一大批农户走上致富路,成了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而这其中,不乏巾帼不让须眉的优秀女学员。

  “弃文从武”女大学生

  李俊南,乍一听名字,妥妥的男儿身,其实是一名法律专业毕业的女大学生。毕业后的李俊南在上海从事法务工作,后来开店,干得风生水起。前几年回乡,看到父母和村子里种田人岁数越来越大,苹果也卖不出好价钱,又了解到国家的惠农政策逐渐增多,未来农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再三思量,李俊南毅然决然辞职回家,扛起了“锄头”。这几年,李俊南成立了自家的苗木种植销售农场,给父老乡亲引进了许多新品种,自己家种植的二十亩果园,每年也带来了很可观的收益。李俊南说,这个“锄头”扛得值!

学员间讨论学习

  敢于创新女强人

  说起范玉萃家的美早大樱桃,那是羡煞了周围的父老乡亲。因为近两年受天气影响,美早樱桃裂口重,影响了果品质量,更是直接影响到销售价格。而范玉萃家的美早,头顶防雨棚,不受恶劣天气影响,每年都能卖上好价钱。四年前,自从范玉萃参加了农民培训,外出参观,看人家的大樱桃上了防雨棚,她就一下子打开了视野,回来就开始捣鼓防雨棚。当时一亩地的防雨棚造价在两万元左右,老公不支持、邻居们质疑都没打消她坚持为樱桃披上“雨衣”。 现在,在范玉萃的带动下,周围好多农户也跟着上了防雨棚。而她,又开始琢磨研究苹果新品种了。

  风风火火农场主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家庭农场,广大农民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越来越高,其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能一定程度上应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趋势。学员黄丽艳、高景梅,纷纷注册了家庭农场。二人去年参加了省里的农业经理人的培训,感受到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回来后更是干劲十足。黄丽艳田间地头开直播,快手粉丝三万多。高景梅今年又流转了十几亩土地,“现在我们家已经有六十几亩的土地了,累并充满着希望和盼头。”高景梅笑着说。

  现如今,农民培训使得广大女学员能够在广阔天地书写自己的辉煌,丰收的成果让更多的农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些是乡村振兴最真实的写照。乡村振兴是力量、梦想、担当,是千千万万质朴能干的农民,与年复一年奔波在田间地头的农业科技人员,共同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宣言: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兴!

初审编辑:李大鹏

责任编辑:孙国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