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董波 通讯员 高雅 烟台报道
烟台黄渤海新区经发科创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以工代赈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以工代赈政策作用,在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和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扎实高效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凝心聚力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推动以工代赈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年以来,全区列入省、市、县三级以工代赈项目5个,总投资10.39亿元,带动务工群众500多人,预计发放劳动报酬1200万元,确保“以工代赈”项目“赈”暖民心。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体系。加强部门组织领导,完善各种制度体系,为以工代赈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建立黄渤海新区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工作部门协调机制,出台《关于建立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工作部门协调机制的通知》,由区11个部门和单位组成,区经发科创局分管领导任召集人,处室负责人任副召集人,其他单位和部门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为联络员,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推动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出台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动以工代赈工作,出台《关于转发<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要求,区内11个部门结合职能分工,提前谋划年度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清单,充分发挥以工代赈政策作用,对应方案中部门职责分工,认真抓好方案的贯彻落实。三是制定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工作规范流程和模板。出台《关于印发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工作规范流程和模板的通知》,根据以工代赈工作清单,3个市级以工代赈项目,2个区级以工代赈项目,结合项目实际,制定规范流程和模板,推动以工代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精心培育项目,创新服务模式。为保证以工代赈项目稳步推进,保质保量发展,黄渤海新区经发科创局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到项目现场精心指导项目单位做好宣传引导、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组织动员、日常培训和劳务报酬发放等工作,强化日常服务管理,在工作中积累了大量以工代赈工作经验。一是精心筛选项目纳入“以工代赈”大盘子。筛选黄渤海新区平畅河拦蓄工程、A-21安置小区二期、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工代赈项目、烟台黄渤海新区乡村产业融合及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玉兰路(法桐大街—银杏路)一、二标段等五个项目列入省、市、县三级项目清单,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积极推行“能用尽用”原则。积极参照国家和省明确的重点项目(主要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重点工程项目)中能够实施以工代赈的建设任务和用工环节指导目录,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符合进度要求等前提下,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积极推行以农民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贫困群众参与为重点的以工代赈模式,同时,结合当地群众务工需求,充分挖掘工程建设方面用工潜力,提供工程现场钢筋绑扎、物料搬运、施工场地维护等专业技术要求不高的用工岗位,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是多措并举管理方式。专题学习以工代赈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确定拟带动就业人数,发放金额和培训人数等,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培训会上,对以工代赈内涵、根本要求、重要意义、主要目的、受益主要对象及监督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针对签订劳务合同、用工酬劳、领取方式和时限等内容进行了宣传培训。项目单位专业技术员在开工前围绕施工技术、项目实施流程和标准、工程安全防范等相关技能知识进行了培训技术指导,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劳动、学习实用技术。通过项目实施,既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又为地方政府增加了财政收入,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多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的以工代赈工作格局。
广泛宣传引导,强化示范效应。以工代赈工作是一项量大面广、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衔接配合。在进一步巩固和发扬已有成绩基础上,黄渤海新区经发科创局广泛宣传引导,不断创新示范效应。一是进一步加大以工代赈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定期开展以工代赈培训活动,开展更加灵活的政策宣传解读,提高政策知名度,多渠道宣传以工代赈政策内容和实施效果,鼓励更多的贫困人口参与以工代赈项目,提高群众和企业的认知。同时,加大参与以工代赈项目的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劳动效率。加强与培训机构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确保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二是进一步强化学习研究,创新思路方法。深刻领会政策文件内容,通过学习其他地市好的经验做法,重点围绕务工组织、用工、劳务报酬发放、务工人员培训台账等工作,创新工作思路,提高以工代赈工作成效。
下一步,烟台黄渤海新区经发科创局锚定既定目标不放松,切实抓好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把以工代赈项目真正办成让群众满意、被社会认可的民心工程,确保以工代赈工作“赈”暖民心。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