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个体防护装备创新发展交流会在烟台黄渤海新区圆满召开

2024-06-24 08:30: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董波

交流会现场

  大众网记者 董波 通讯员 石飞杰 王俊达 烟台报道

  今年6月是全国第23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充分营造“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安全氛围,筑牢保护职工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意识,6月20—21日,2024个体防护装备创新发展交流会在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行业协会主办,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江苏省纺织品经销行业协会、浙江省安全健康防护用品行业协会协办,烟台市应急管理局、烟台市应急管理局黄渤海新区分局、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力协助。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原副司长邬燕云等领导出席了大会,来自个体防护装备领域的研发、检测、认证、生产、经销、使用等全产业链的近千名代表和嘉宾参加了会议。

交流会现场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原副司长邬燕云,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西全发表了致辞,共同见证了这一行业盛事的开启。陈湘生在致辞中强调了技术交流与创新协作的重要性,并肯定了交流会平台在推动行业进步中的作用。邬燕云在致辞中强调了交流会对于帮助生产经营单位理解和掌握个体防护相关国家强制标准的重要性。宋西全从企业的角度表示交流会作为烟台“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烟台的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了学习法规标准、防护经验的平台,有效提升了烟台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中建集团分享经验

  交流会期间,国家电网、中建集团、华润集团等大型央企以及烟台本土优秀企业,如泰和新材、万润集团、冰轮能源等分享了他们如何依据国家强制标准GB 3980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为员工配备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有效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经验。

  夏季来临,易燃易爆作业场所、有限空间作业场所成为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本次交流会特设针对这两大危险源的圆桌会议,邀请了国内外个体防护领域的专家,覆盖法规标准解读,从头到脚的防护装备配备方案,智能产品如何赋能安全生产的实景演示等。参会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负责人纷纷表示,此类的圆桌会议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他们工作中的难题,希望以后继续举办。

  据悉,烟台黄渤海新区作为全国首批设立的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首批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提升专家指导服务重点城市,持续两天的交流会,近20场高级别的个体防护创新发展交流授课,为进一步提升新区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标准化水平、推动个体防护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市、区两级应急部门共组织370余家本地企业代表参与交流研讨活动,学习先进经验,帮助企业学习掌握当前国内个体防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推动个体防护装备使用单位按需购买、按标准配备、按工种佩戴,全力筑牢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

与会嘉宾观摩个体防护成果展示区

  除交流授课外,现场还设置了个体防护成果展示区,展示了3M、泰和新材、优普泰、宜禾、星宇手套、永霏防护等几十家企业的创新产品,这些产品在确保安全防护的基础上,兼顾了舒适性、轻便性和智能化,如智能安全帽,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千里以外的工人的工作情况;新一代安全鞋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安全鞋笨重、不透气的问题;智能耳罩,在过滤噪音的同时,不影响正常的语音交流以及夏天凉感阻燃防静电服、冬天抗高寒加热服、不易沾灰的防坠网、创新的阻燃防护材料等,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与会嘉宾观摩个体防护成果展示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的个体防护装备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简单模仿到适应需求,从遵从世界标准到达到甚至部分领域引领世界标准,都离不开创新驱动。本次交流会不仅是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是全行业共同学习、进步的舞台。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产品的创新升级,个体防护装备行业正朝着更加智能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当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新质生产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4个体防护装备创新发展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可以促进技术的传播和产品的创新,还将有助于提升全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利用创新发展之手为劳动者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