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瑜
责任编辑:张其天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相萍 通讯员 宋林峰 烟台报道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实干是安全的基石。烟台开发区应急分局始终坚持理念创新,着力加强过程控制、要素控制,不断探索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以摸石过河的勇气探索安全监管工作经验,以扎实的工作全力推动全区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
“干”字为先,创新作为增强监管有效性。做安全生产工作,不能抱侥幸心理,更不能凭运气,要永远相信天道酬勤。烟台开发区应急分局结合区内实际,摸索创新工作方法,逐步形成监管职责明晰化、监管内容具体化、监管行为规范化、监管要求标准化、监管体系科学化、监管成效最大化的监管模式,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在内部更新蝶变的同时,进一步明确街道安全生产属地监管职责,补充加强监管力量,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教育培训、执法检查、举报查处等方面,强化过程控制、盯紧关键要素,时刻刺激企业绷紧安全生产神经。以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作为重要技术支撑,聘请中国化学品协会对全区危化品生产、使用和储存企业、涉氨制冷企业、医药企业等进行安全诊断评估,通过指导性检查,加快区内企业提档升级,提高安全系数,增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主动性。
“实”字贯穿,监管采用“过程控制”工作法。生产过程中影响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可谓是点多面广,应急分局在日常监管过程中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将“关口前移”、“夯实基础”两个核心理念贯穿安全生产监管全过程,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进行管控。加强宣教工作,抓好事前控制,将安全生产“人、机、环”三要素中人的行为作为关键要素,通过创办“聚焦应急”栏目、丰富微信公众号安全内容、开展安全生产月、开展“大警示、大培训、大考试”活动、进厂观摩授课等多种方式,做好安全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的提升;排查、整改、消除安全隐患,抓好事中控制,对区内企业进行分级分类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实施差异化执法,增强安全检查的质量和效果。依托安全中介服务机构,推行“执法+服务”模式,结合“三个一批”,督促引导企业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严肃查处事故,开展警示教育,抓好事后控制,严格落实“四不放过”原则,依法查处事故,在五年内发生过亡人事故企业的厂区主干道,竖立警示教育牌,促使企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高频次开展实操演练,以演促学,有效提升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准”字引导,盯紧关键要素重点管控。对容易导致事故的关键要素实施有效管控,就能最大限度地消除隐患、预防和控制重特大事故。要把“重点企业”作为关键要素控制,根据企业规模、危险程度进行差异化监管,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检查频次,与此同时树立“标杆企业”,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现场观摩学习,通过对比,营造安全生产“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形成“职工生命安全为先”的价值取向;把“重点部位”作为关键要素控制,深刻剖析近年来全市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类型,对有限空间、动火、高处等高危作业进行重点监管,重拳打击违规作业。要求企业进一步明确重点防控部位及其危害形式、监管责任人和管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隐患;把“重点领域”作为关键要素控制,将规模不大、管理粗放、员工素质较低、安全投入不足、设施设备老旧、生产工艺落后的中小型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聘请专家组按照“三个一批”标准进行诊断评估,诊断结果分为整改提升、停产整顿、建议退出三个类别,目前有1家企业处于停产整顿,1家企业退出市场并已完成危化品生产许可证注销。
下一步,烟台开发区应急分局将继续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以分级分类差异化、精细化监管方式,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加快推进科技减员,提高企业智能化作业水平,实现企业“本质安全”。
初审编辑:王瑜
责任编辑:张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