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牟平区委书记刘启明:激活牟平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

2019-01-17 17:54:00 来源: 大众网烟台·海报新闻 作者:

牟平区委书记 刘启明

  2018年以来,牟平区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根本,扎实推进“汇智圆梦·聚才兴牟计划”,突出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育、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人才服务优化等重点环节,为推进牟平乡村人才振兴、支撑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过去的一年,我们着力打造重才聚才的政策“强磁场”。设立“人才兴牟”建设专项战略资金1000万元,围绕人才支持、平台支持、引才支持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人才新政35条,以突破性的优惠政策,广聚天下英才,年内引进各类人才640多名,其中新引进“两院院士”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国内知名红色文化专家3名。配套评审管理细则,开展2次人才集中评审,成功将7名高层次人才纳入管理,实现人才分类奖补,助推人才创新创业。

  过去的一年,我们着力构建引才用才的平台“硬支撑”。挖掘利用海内外人才资源,在全国18个省份和4个直辖市成功设立省外引才工作站24个,同步开展专题引才活动38场,达成人才及项目引进合作意向70余项。提升人才载体支撑水平,新成功申报获批院士工作站1处,省级创新平台载体3家,市级创新平台和服务基地6家,强化了人才科研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对接海内外优秀企业和人才,开展高层次人才来牟交流对接活动,分领域分专题举办专场交流对接活动6场,泰山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牟平行活动5场,共达成各类人才及项目合作意向20多项。

  过去的一年,我们着力完善爱才敬才的服务“新环境”。着力提升高层次人才自主申报力度,全年新增入选市“双百计划”2人,齐鲁和谐使者1人,齐鲁首席技师和市首席技师各1人。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全年累计培训企业家、高管人才300多人次。加快推进实施“牟平工匠孵化工程”,全年新增各类技能人才700人以上。重视乡土人才培育,成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00人。建立牟平区企业家和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绿色服务制度,抓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用贴心服务增强人才归属感。加强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育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2019年是牟平区人才工作优化升级、全面提升的关键一年,我们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产业集聚人才”与“人才引领产业”互动的新趋势,加快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通过优化政策体系、升级发展环境,努力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上下功夫,推动人才工作融入牟平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筑牢牟平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

  一是全面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有效吸引各类人才。落实人才工作领导责任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对现有政策进行全面梳理、集成、完善,着力解决人才政策碎片化问题,探索构建符合牟平实际的人才发展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汇聚圆梦?聚才兴牟计划”,完善配套文件,落实配套政策,提高政策的操作性和实效性。聚焦制造业强区、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开展大摸底大调研大排查工作,摸清企业引才需求,制定出台针对牟平区乡土人才和技能英才等实用人才的配套政策,持续释放人才政策红利,为打造人才高地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是全面优化人才工作方式,促进人才作用发挥。要积极畅通引才用才渠道,搭建干事创业舞台,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潜能。积极搭桥“精准引才”。坚持紧扣产业链、建强人才链,立足区内产业布局和企业需求,分领域分类别编制全区人才需求目录,建立“人才需求库”。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平台,宣传人才政策,发布企业人才需求,架起人才与企业快速联系沟通的桥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充分借力24个省外人才工作站,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题交流对接活动,并分领域举办高层次人才牟平行活动,以活动引人才,以人才落项目。统筹载体“精准育才”。与科研院所、高校广泛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通过共建产业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形式,提升人才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定期举办“企业专家论坛”“人才交流对接会”,按行业分领域加强人才和技术交流对接。加快推进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积极协助各类专家进行国家省市级人才工程评选,加快推进各类人才自主申报,提升本地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量才适用“精准用才”。

  三是全面优化人才服务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大对人才政策落地见效和各类人才优秀事迹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引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发挥政治引领吸纳作用,推荐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等职务,提高人才的“政治待遇”,让专家既有为又有位。打造爱才敬才的制度环境。深化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配齐高层次专家联系服务专员,搭建党委与专家沟通交流“直通车,畅通人才建言献策渠道。建立专家志愿服务制度,加强技术合作,打通实验室与生产一线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创造爱才敬才的服务环境。开展“送政策送温情到企业”服务活动,将人才政策“明白纸”“说明书”和党的温情关怀送到企业,让企业及人才对政策“心如明镜”,进一步调动用人主体的内生动力,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充分整合区内各方资源,围绕户籍办理、配偶就业、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方面,为人才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零担忧”服务。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张其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