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刀尖的艺术,雕刻着烟台人的文化传承!

2021-12-25 10:51: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韩旸 张仁姣

  烟台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孕育出胶东大鼓、烟台剪纸、海阳大秧歌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烟台故事,传播烟台声音,烟台市委宣传部、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摄制《守艺·传承——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纪录片,带您走进“仙境海岸 鲜美烟台”,领略烟台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感受这座城市别样的魅力风采。

  栖霞葫芦雕刻

  一瓢藏造化,

  天地一壶中。

  在中国的文化中,

  葫芦向来寓意吉祥。所谓葫芦者,福禄也。

  葫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其除了食用、药用,干老成熟之后,还可以作为盛器,舀水挖面,盛药装酒,是极普通的生活用品。为了美观,在葫芦外面雕刻上各种图案,这就是葫芦雕刻艺术的原始功能,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工艺品。

  用刻刀将葫芦的壳镂空,以精致线条勾勒出图案,典雅的造型与写实的雕刻手法相结合,栖霞葫芦雕刻刻工纯熟,用料考究,线条流畅,图案丰富,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84岁的柳光铎,是葫芦雕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雕刻江湖行走几十年,对刀法的掌握,早已运用的炉火纯青。对于怎样雕刻出葫芦的灵动丰盈之感,柳光铎有自己的秘诀。

  从选材、打磨,到绘图、雕刻,柳光铎洞悉每一步的制作技巧。

  屏息凝神,与手中的刻刀倾心交谈。

  雕刻形态巧妙与否,全在这一刻心至慧生的构思中。

  在柳光铎的手下,万物皆可雕刻。刻刀、火笔的精心配合,精美的图案逐渐浮出水面,这样的雕刻的工艺,蕴含着柳光铎阅历的积累,和对于葫芦雕刻的热爱。

  雕刻后的葫芦被赋予了另一种生命,成为拥有着独特灵魂的个体。

  如今,柳光铎的儿子柳伯牧也从父亲手里逐渐接起葫芦雕刻的大旗,跟随父亲的脚步,在传统烙烫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这不仅是对文化的推进,更是对祖先智慧最好的继承。

  人类的智慧在岁月的传承中发展,递延着传统民族的人文精神与思想脉搏,展现着中国人独特的工具智慧和审美意识。轻重有别、层次分明,传承几百年的古老工艺全凭传承人的手感和经验精准控制。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的风格和对技术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

  这就是葫芦雕刻,一种游走在刀尖上的非遗传承。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韩旸 张仁姣 烟台报道

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李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