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蔡云飞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王艳 烟台报道
商业活则经济活。商务工作联通国内国外,贯通城乡市场,关系千家万户。近年来,烟台商务事业继往开来,不断取得新发展、新提高、新突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450亿美元,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贸易关系,全市年进出口规模达到了4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稳居全省前三。
为更好展现烟台商务“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精神风貌,由烟台市委宣传部指导、烟台市商务局主办、大众网烟台承办的“‘参’入烟台 拥‘鲍’大海”2023烟台商务媒体行正式启动。两天时间里,近20家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深入烟台商务发展一线,近距离感受烟台经济发展脉动,探寻高质量发展商务路径。
新业态丰富!烟台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今年以来,烟台市消费复苏和经济增长前景可喜,人头涌动中蕴藏的是被重新激发的消费活力,大街小巷的腾腾烟火气,有力拉动经济回升向好。
“今年市场上的年轻人明显比以前多了不少,这一直都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只有有人气,买卖才能继续干下去。”烟台三站市场主干道兴业路沿路商户谈道。已有28年历史的烟台三站批发交易市场专注走好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持续丰富市场业态,满足新生代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反复对比、详细规划和充分论证,烟台三站市场新区项目——吾悦广场商业综合体在2021年正式摘牌。综合体的加入有效补充了烟台三站市场的商业业态,吸引来更多新生代消费力量。今年8月25日,烟台三站市场吾悦广场正式开业,首日吸引总客流超二十万人次。为释放消费活力的红利,三站市场还重点升级了美食步行街、品牌数码街、零假货化妆品街三个街区,更舒适的购物环境、更高的品牌入驻标准和更广泛的产品涉猎,让老商业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随着经济复苏,文旅消费市场表现出了巨大的爆发力。烟台市专注打造的朝阳、所城历史文化街区,便以百年老街蝶变新生,历史与文化交织的鲜明特色,打造独特的芝罘韵味,成为城市地标。朝阳街—烟台山特色文化街区上榜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被评为省级示范步行街。修缮后的所城里街区以烟台城市由来、海防抗倭历史、胶东传统民俗文化为主题,打造烟台文化寻根之地。
当前,朝阳街、所城里已经成为烟台市具有标志意义和鲜明特色的文旅新高地、旅游新地标,人气越来越旺。抓住人气风口,芝罘区以芝罘仙境烟台山—朝阳街、所城里文化街区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迅速,成为服务业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的主阵地,也是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质”“量”齐升!烟台商贸领域持续繁荣
注重打造消费载体,烟台市不断促进消费提档升级,商贸领域持续繁荣。在栖霞市,倾力打造的锦礼城市购物中心于2022年10月成立,成为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文化、手工DIY等于一体的栖霞首家全景体验式购物中心。作为栖霞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划分有大数据展示区、电商孵化区、电商培训区、产品展示区等多个功能专区,具备形象宣传、展览展示、培训孵化、运营管理等功能。
中心创新发展新途径,展开全新商业模式,支持、引导、带动栖霞电子商务事业蓬勃发展。2022年至今,共举办20多场直播带货和助农推介活动,2022年全市实现网零额8.9亿元,同比增长361.5%,增幅位列全省第一。2023年1-11月,累计完成网零额11.6亿元,同比增长50.3%。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商贸流通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烟台市商贸流通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各项试点成效显著,获批全国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省级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山东省现代流通强县。
作为山东省唯一一个果品类“独角兽”企业,齐鲁泉源供应链有限公司的发展便乘上了商贸物流全面起势的东风。为打通苹果销售网络,齐鲁泉源公司先后建设栖霞北服务区“烟台苹果体验店”,与山东高速路网无缝衔接,并且在服务区内规划建设2万平大型仓储物流中心及展销中心,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快速助推,线上线下相结合,织就一张销售“密网”,打造“产供销、仓配运”六位一体的“天下果仓”绿色供应链生态系统。企业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入选“中国驰名商标”,成为栖霞苹果产业一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
发展新高地!烟台特色产业园区不断崛起
特色产业园是产业发展新高地,产城融合新地标,将发挥产业引导作用。近年来,烟台市持续深化经济园区建设,注重特色化发展、集约化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引导园区发展方向。
黄渤海新区松山产业园是栖霞市与黄渤海新区以“类飞地”模式合作共建的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2.1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3.32平方公里。“类飞地”模式作为区域发展及合作的一种新思路,顺应了资金、技术等要素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为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开辟了新领域、拓展了新空间。黄渤海新区产业溢出与松山空间承载构成双重联动,进一步扩展产业链发展,让好产业持续在本地落户扎根。
依托栖霞发展的鲜明底色和黄渤海新区的工业优势,园区聚集高端装备制造和非化工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深化食品产业升级,重点攻坚项目招引,大力培育“四新”经济,力争成为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自贸联动创新先导区和区域合作共建新样板。
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黄石湾海洋经济区总部基地,则形成了总部基地、创新孵化园、黄石湾海洋经济区“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加速建设“山东省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目前,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山东海洋“蓝鲲号”项目团队、中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中科海洋新兴产业研究院、明石创新(烟台)微纳传感技术研究院等20余个重点项目相继入驻总部基地。未来,将继续筑梦深蓝,着力将黄石湾海洋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首家以蓝色种业为特色、以海洋科创为引擎、以海洋新兴产业为方向的高能级现代海洋科创湾区。
向深向新!烟台当好对外开放“排头兵”
烟台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对外开放一直是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优势。目前,外商投资烟台的活力和质量不断提升,外资企业对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烟台首钢电装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2月,是株式会社电装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合资企业,也是首家落户黄渤海新区的日本世界500强企业。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烟台首钢电装有限公司顺应时代发展,积极进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化改造,致力于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并与华为(烟台)智创中心合作,加速企业数字化发展,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不断丰富产品种类,进一步开拓新市场、抢占新赛道。
深化对外开放,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外贸政策“试验田”中的“样板区”,烟台综保区西区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叠加优势,以发展需求为基础,强化制度创新,促进企业由“两头在外”,逐步向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
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如今,综保区西区已然形成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正高标准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封测产业园、跨境电商和保税物流产业园、葡萄酒保税加工和咖啡交易中心,“两园两中心”建设,以筑就开放型经济高能级平台为抓手,打造成为连接自贸烟台与世界的重要窗口。
创新驱动!烟台新能源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向海图强,逐梦深蓝。近年来,烟台市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加速隆起新能源产业板块,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位于海阳市南侧海域的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2021年12月16日全容量并网发电,是山东首批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国家电投在山东首个海上风电项目。项目在陆上集控中心屋面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配套建设30兆瓦/60兆瓦时储能装置、高效地源热泵系统,满足陆上集控中心所有区域采暖制冷需求,打造风光储互补、发供电一体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
数据显示,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每年节约标煤约24.1万吨,年收益额约5亿元,年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为2594.4h。截至2023年12月13日,半岛南3号项目安全运行740天,累计发电量完成14.22亿kWh。
走进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产业园,烟台航空航天产业的飞速发展一览无余。产业园主要建设卫星数据智算中心、卫星智能AIT中心、综合运维楼,孵化办公楼、院士工坊等,是集数据存储、灾备、超算、交易、科研服务、科技孵化为一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综合产业基地。随着建设的推进,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应用中心项目将利用海阳市清洁能源优势,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卫星数据应用科创孵化器,实现从星箭制造、发射、数据存储、处理、交易延伸至空天信息服务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闭环,助力海阳航空航天产业发展。
活力商务繁荣了一座城。行走在烟台经济工作一线,烟台商务在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成绩可清晰感知。站在新起点上,全市商务系统将始终牢记使命嘱托,以融入国内大循环、对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目标,持续转动能、稳存量、拓增量、优结构、提品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商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烟台篇章贡献力量。
初审编辑:蔡云飞
责任编辑:李波